导航菜单

五年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许芝龙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本课题采用问卷形式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五年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史知识不足、人文素养薄弱、文化底蕴浅薄、社会责任意识消退等现象。为此,必须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同步提升其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素质在职业生涯中的突出作用,为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文素质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70—02

收稿日期:2013—08—04

作者简介:许芝龙(1981—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根据企业毕业生反馈调查,企业普遍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总体评价较高。该类学生可塑性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再学习能力较强,称其“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强”,适合企业一线工作需求,但在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均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上。五年制高职教育过分注重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轻视非智力教育。而教师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技能教育中,客观上造成了高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欠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偏向于学习“有用的”的知识,放弃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思想不足,缺乏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方法短缺,只注重科学方法的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而忽视特定文化条件下的定性与体验性;缺失人文精神,漠视自我人格的完善,对他人与社会没有责任感,整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淡漠;注重现实,缺乏超越现实的奋斗力量与意志;人文素质教育淡薄,工具理性主义浓重。而企业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要求人才在既掌握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全方位的综合素质。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原因分析

当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滞后、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思想道德水平下滑,理想信念世俗化、功利化,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道路的顺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迫于就业压力,学校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和现代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和传统文化教育,造成学生普遍人文知识欠缺、人文能力不足、人文精神匮乏的状况。

其次,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存在误区。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积极申报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过分注重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强调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排名,从而削弱了人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只强调人文知识的理论性,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实践性,急功近利,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片面地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衡量学生相应职业能力的标准,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

最后,高职生源具有特殊性。五年制高职生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文化知识少,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普遍存在矛盾心理,多表现为自命不凡,内心脆弱,感情易冲动,自卑,逆反心理严重。

三、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科学组织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美化教学环境。树立全面、可持续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过程观,注重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课程体系

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片面地理解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没有切实落实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中的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将高等职业教育蜕变为一种有计划的长期职业培训,这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极为不利。完整无缺的教育应是“做人”与“做事”的完整结合,从根本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校应针对具体情况,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提高人文课程比例,使专业与人文课程平衡发展。优化人文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为“通识教育”,机械地增加人文课时,从根本上解决人文课程内容不灵活、重理论而轻实践、人文课程内容重复过时、实用性不强的现象,以突出人文内涵为目的,构建有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并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双向整合与渗透。

(二)注重师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特长,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积极推进讨论法、交流法、体验法、辩证法、反思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形成综合思维。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建设,注重社会实践

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形的教育资源。学校应紧紧围绕国民素质和现代企业员工人文素质的要求和标准,积极开展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社团的正能量。通过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丰富其人文知识,从而能主动自我学习、自我净化、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启迪、感化、升华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外化为行为,使其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重视社会企业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兼顾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独立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确定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引向深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期间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已十分迫切。只有通过社会、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2).

[2]洪山.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状况的对策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3]刘兴亚.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

[4]莫军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

[5]贾芳云,王大为.试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J].价值工程,2011(17).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