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析广东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途径

郑景文,姚佩玲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精细化职业指导“精”研工作,重视职业指导,“细”化指导,重在服务。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职业指导,有助于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笔者从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广东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课程设置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4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98—02

收稿日期:2014—12—21

作者简介:郑景文(1986— ),男,广东湛江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姚佩玲(1988— ),女,广东阳江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各高职院校逐步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由粗放型的职业指导逐步向精细化职业指导过渡,力图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广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广东某高职院校13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235份,在调查中发现,广东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于毕业生,在其职业指导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认为职业指导即就业指导,简单地理解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高职院校过分追求高就业率,导致职业指导的畸形发展——指导缺乏全程化、科学化。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应与学生大学期间的全程培育相结合,在大学期间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整体性设计,而局限于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枯燥,学生上课兴趣较低。

2.职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狭隘。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为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时会邀请一些企业老总开设专场讲座,诠释企业文化,传授面试技巧,但这不是职业指导的全部,职业指导不可能仅用几次课堂教学或讲座来完成。而且这种方式内容过于简单,重点讲授政策指导、信息采集和求职技巧等,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认知、择业等内容。调查发现,不少于85%的学生表示在职业指导课课堂上从不听课而是“忙自己的事”。笔者在与一些学生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渴望学习一些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但不希望是纯理论的学习,而希望是实践性学习。这对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职业指导缺乏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均以大班授课形式进行,缺乏个性化指导。据调查,现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上课人数一般在100人左右,甚至有超过120人的,而课时数也仅有8学时/学期。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指导的范围,节省了指导的时间,但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很难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当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做好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

一、构建精细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理论体系,进行规范化指导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工程,高职院校应该将职业指导作为一个课程体系加以建设,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场所,吸纳辅导员及行政人员共同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用以指导职业实践活动。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基点,对职业发展素养、职业选择、职业技能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阶段、全程化、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指导,真正做到职业指导,而非就业指导。

二、建立一支政治硬、业务精的精英职业指导队伍

我国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瓶颈,建立一支专业化、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队伍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队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专门负责职业指导理论研究、讲授职业指导课、组织职业指导实践活动、进行职业测评及职业咨询等项目;二是加强兼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兼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在事务性工作及教学活动之余参与职业咨询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三是借助社会力量,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和用人单位的HR及优秀从业人员担任校外职业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向学生传递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及聘用人才的共性标准,贴合社会实际需求,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优化职业指导课程,加强实践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名引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在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当打破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的授课模式,例如:采用模型法、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头脑风暴、创意辩论法、拆组分享法等形式进行职业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此外,“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实践中接收的职业指导知识比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更加直接、更加快速。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一种职业指导模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如团体辅导可以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了解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架构,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模拟面试可以让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不断适应社会的职业需求,实现更好就业。

四、开展精细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何谓精细化、个性化职业指导?“精”在于重视职业指导,提升职业指导内涵,尤其是增加实践教学;“细”在“精”的基础上将学生职业发展的各环节融入教学,尤其是服务学生成才,职业指导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实施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设立专属于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服务,与学生进行深度谈话,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

五、实施全程细化职业指导

全程化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爱好,在实践中加强和锻炼职业能力,进而提高职业能力。笔者认为,要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全程化职业指导,就要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帮助其树立职业意识,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指导课程应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涵盖的内容从自我认知到职业认知,从职业目标的确定到职业计划的实施,从职业探索到行业分析,从创业准备到创业实务,等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就业、择业的关键。高职院校在实施精细化职业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使其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而且能够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竞争力和水平,为学生顺利就业、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保驾护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林云.职业指导助推“精细化”就业服务[J].职业,2013(3).

[3]高月兰.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职业,2014(9).

[4]赵玉苏.对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5]邵新芳.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7).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