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万众创新的教育学理性探索

黄光荣,邹红霆

(湖南女子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南长沙,410008;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广东广州,510623)

[摘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应选择的教育学理性为:一元教育理性、生命教育理性、大众教育理性、人学教育理性、心力教育理性、社会教育理性、哲学教育理性,大学创新理性。各理性的相应个性为:元动力性、必然性、普遍性、可行性、完备性、协调性、天然性、创新理念。各理性的共同本质属性为:创新理性,他是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战术精髓,是铸就中华民族举世著称持久生命力所显示的不朽光芒——中华之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将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和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和战术深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理性;一元教育;生命教育;大众教育;人学教育;心力教育;社会教育;哲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07?05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将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和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和战术深度。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如何由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是理论研究难题。创新本就艰难,万众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要使难上加难的事,变为比较容易的事;要使只有“少数人”敢为的难事,变为“大众”能做的事,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因为如果人们“打心眼里”认为不可能、不敢为,就无从谈创新,更无从谈万众创新。所以,首先要解决深层次的理性认识问题。或者是说依靠什么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问题,即“元动力”问题。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是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理性、教育观念问题。

一、万众创新教育元动力性:一元教育理性

社会学、哲学、教育学、人力学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发展靠“二维一元”, “一元”是教育,“二维”是管理与科技。教育家张楚廷指出“如果说进步的社会变革只在某些时候以特定的形式发生,那么教育的作用是持久的,永久的。”[1]

教育是什么,哲学家康德说“人生来具有许多未发现的胚芽”,教育“便是使这些胚芽生长,均衡地发展他的各种自然禀赋,无过无不及,使之实现其究竟”,“这使我们可以展望未来将有较为幸福的人类”[2]。通俗点说,教育是使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而且生活得更好的事业。教育以对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为基础。教育使有巨大潜能的人因为教育而发展;管理是什么,管理的实质是建设和改善人文(有利于人力发挥的)环境。管理是人对人、财、物及其要素实行的,而首先是对人实行的。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尺度,在于人的积极性是否充分激发,即人力开发是否充分。因此,管理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的教育培养问题;科技无疑是最能显示人的力量所在的,科技的掌握使人变得更有力量。然而,不但科技的掌握要靠教育,掌握了科技的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也靠教育。因此,科技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所以,从人的发展原理上分析,唯有教育才是社会发展的元动力,唯有教育才是万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元动力。

二、万众创新教育必然性:生命教育理性

教育是基于人的,则亦是基于生命的,也是基于生命活动的。何谓生命活动?文献解释:生命活动是指建立在生存活动基础之上的、超越谋生手段的自由自觉的本体性创新活动。生命活动是指人可能进行的所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感悟、体验及其客观意义。由此看来,生命活动本质上是创新活动。如果说生命活动自有史以来,起初只是为了生存,谈不上创新的话,那么随着人类进化,生命活动则是一个由原始到现代,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其过程的延续不断,基于人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丰富多彩,基于人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体验和超越谋生手段之自由自觉的本体创新。

“生命就是抗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这是人们对生命活动的深切感悟。何谓“忧患”,忧患是人在追求美好生活时碰到的困难。人如果没有对生活美好前景的追求和向往,就不会有“忧患”和“不如意”。所以,生命活动不是因为碰到困难而止步,而是因为克服困难而发展。“我忧故我难”与“存在决定本质”的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信条同理,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同理。生命活动以碰到困难为发展起点,以克服困难为存在之理由。生命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战胜困难为真实体现。生命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发展创新,以战胜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困难为真实写照。对生命活动的深刻认知,以战胜困难的亲身体验为内涵。从这种意义来认识的生命活动,称为“问题生命活动”,更形象地称为“创新生命活动”。

在灿烂的人类历史发展旅程中,人们之所以为生活在创新生命活动中倍感欣喜,群情激奋,是因为生命之树的灿烂鲜花,因人们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显得鲜艳夺目,是因为生命之树的累累硕果,因人们越过艰难险阻的丰富经验积累和深刻体验而倍增甘甜。人们因此而情愿“苦中作乐”,感到“苦中有乐”“以苦为乐”“苦尽甘来”。这是自有人类生命以来,生命活动的洪流总能克服千难万险,永无停息地滔滔不绝向前发展的理由。

于是我们相信,没有困难,不需要揭示矛盾和战胜困难的生命活动是虚无的,了无情趣的,索然无味的,甚至是不存在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循环地感受困难——克服困难——再碰到困难的波浪形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灿烂夺目的、新奇而充满惊喜的过程。生命活动是否真实、是否有价值、是否发展了,以是否有创新为评价标准。所以,创新是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创新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生命教育实质上就是创新教育。生命教育是万众创新教育理性的必然选择。

三、万众创新教育普遍性:大众教育理性

教育理论中有关大众教育的文字很少,是否因为有了基础教育、普及教育、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等,就不必讨论大众教育了。其实不然。就概念外延而言,它们都包含在大众教育之中。就概念内涵而论,基础、普通界定了难度,普及界定了范围,义务界定了责任和权利。而大众教育含义广泛,甚至本身就没有界定,包括范围、难度、权利、义务,都应是适合大众的。没有界定其实就是最严格的界定,那就是:必须是大众都感兴趣的、大众都能掌握的、对大众都有用的、能使大众都有所发展,甚至是大众都由此有所创新的教育。

认识了大众教育的含义,就不难认识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的普遍适应意义。首先,如果没有能适应各个层次、各个范围的大众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智力发展、人力开发、教育动力支持就无从大众化。创业创新惠及大众的普及性目的就难得实现。其次,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与核心是创新。由此说明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教育大众化之重要。第三,大众创业,不是人人都创办企业,甚至是大企业,不是人人都当“老板”“富翁”。万众创新,不是人人必当“专家”“教授”。这是对创业创新的片面理解。敬业奉献,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是创业。逆境求生是创业。失职而不失业是创业;善于恶中求和,与人和睦相处是创新。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是创新。高科技发明是创新,生活小技巧发现也是创新。这是大众意义下的创业创新含义,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面理解。是对“大众”与“创业、创新”辩证关系的准确认识。如此才能让创新理念变成创新信心,让创业思想深入人心,让创新创业硕果结满神州大地。

四、万众创新教育可行性:人学教育理性

人的地位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自文革期间那种对人的误解、怠慢、侮辱、陷害到现在对人的理解、尊重、关心、爱护,自然是令人欣慰的。但是,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激烈竞争,使得在尊重人的时候又提到了尊重人才。这虽然是意味深长的,但着实不难理解。因为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激烈竞争,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的人(而不是文盲)的力量的竞争和人力潜能开发的竞争。“知识就是力量”,潜力就是动力。科学地挖掘人力潜能就成为了国际竞争战术的必然选择。由此,关于人的潜能的学问“人力学”诞生。关于如何开发人的潜能,如何认识人的创新能力,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学问“人学教育”诞生。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甚至于,人究竟有没有潜能,有没有创新潜能,这是创新教育必须认识清楚的。人如果原本就没有创新潜能,“万众创新”就成了伪命题。只有认识到人的潜能的存在,才有可能有必要去开发。结论当然是肯定的,人不但有创新潜能,而且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人类史证明,人们通过不断追求显示自己的力量,凸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创造出无数奇迹。这是人类史上一条令人兴奋的创新能力开发主线,沿着这条线索,人们倍感兴趣并且兴奋不已。

“上天揽月,下洋捉鳖”“鸡毛上天”“嫦娥登月”早已不是神话。这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的体现。我们从人力学的微观方面分析。

体现人的体能的基本指标是高度和速度。1912年乔?霍林跳过2 米,1937 年梅?沃尔克跳过2.09米(年增约3.6 毫米),1960 年托马斯跳过2.17 米(年增约3.5 毫米),1970 年倪志钦跳过2.29 米(年增12 毫米),1984 年朱建华跳过2.39 米(年增约7毫米),1993 年古巴人索托马约尔跳过2.45 米(年增约6.7 毫米)。这是人类能跳过的极限高度吗,年增12 毫米是极限增速吗,显然不得而知。人们曾预想10 秒内跑完100 米,1991 年刘易斯9.86 秒,1994 年米切尔9.85 秒,2008 加特林9.72 秒,2009年博尔特9.58 秒。这是人类极速吗,同样无法回答。还有身高与跳过高度之比的极限,体长与跳远距离之比的极限,体重与举重之比的极限等等。

使人真正精明的是大脑。研究表明,人脑大约有1×1010~1.5×1010(100 亿~150 亿)个神经元,可存储信息量1014~1015(100 万亿~1000 万亿)位。人脑的信息储存量相当于50 亿部书的知识量,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知识量的50 倍。前苏联学者预计,若人能用一半脑功能,可学会40 种语言,除熟记苏联大百科全书外还能学会数十所大学课程。于是,人们惊叹人的潜能之巨大,甚至要问“人的潜能无限吗”。

然而,人脑开发利用了多少哩,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说明,人的脑能一般只用了10%,马格丽特?米德认为只用了6%,70 年代末奥托认为只用了4%。无论如何,利用率超低。虽然人脑功能借助电脑大大增强,如《数学原理》中350 条定理,人借助电脑9 分钟证完。但是人类若要研发电脑模拟人脑至少要经历300 年,其体积将有帝国大厦那么大。若人脑功能全部利用记为100%,已利用部分为x%,那么还有(100-x)%未开发,至少90%以上。由此看来,如《最强大脑》和《一站到底》电视节目所展示的“超常记忆”,其实并未超常。“神童”“天才”亦非神乎其神,天外来客,只是较好地利用了人之本能而已,见之人力巨大潜能是微不足道的。

以上只是人的巨大潜能海量数据的微小部分,可谓仓海一粟。人力学理论将人力分为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综合智力),心力(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和体力(耐力、爆发力、揉合力)。当这些力得以充分开发利用时,就综合成巨大创新能力。

当认识到人的潜能之巨大时,“创新”不过是人的“本能”而已。本能人人都能发挥,人人都应发挥。认识清楚了,心理障碍解除了,创新勇气就增加了,由此使得创新由“难”变“易”,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由只有“少数人”敢做的事变为“万众”能做的事。创新之路“天堑变通途”。所以,人学教育理性是万众创新教育理性的“可行性”体现。

五、万众创新教育完备性:心力教育理性

心理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做好任何事情的重要原因,却很少提到心力。心理因素分认知部分和非认知部分,前者又称为智力,后者称为心力。以往讲到心理因素和心理能力时实际是指认知部分,没有涉及非认知部分。即只说到智力,没有涉及心力。界定了心力概念,就明白了智力、心力和体力作为人力的三个基本方面。

人的巨大体力一般易表现出来,但决非只是生理方面的作用,尤其体现在与智力和心力的配合上。整个人力开发更体现在三力综合协调效应上,心力之神奇为其中之最。人力之巨大,人的创新能力之巨大离不开心力。

自古至今,人们已找到了许多作为体力的辅助工具甚至是替代工具,且数量之多、质量之好、效力之高、技巧之精,堪称神奇(如千斤顶、吊车、挖掘机);从古代的算盘到现代的电脑,不但代替了人的智力无法进行的超大量计算,而且开始部分代替人的逻辑思维。某些人的智力无法进行的大量命题推理工作已由电脑代替。图形识别、设计、绘制、作曲等许多智力活动,已借助高科技辅助工具来完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心力却至今无法替代,甚至连辅助工具都未找到。这并非人们懈怠,而是实践证明模拟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困难,更难说替代了。心力的独立地位和巨大作用,心力的模拟和替代之难,使心力研究和心力教育更显重要。

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已基本上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就教育内部而言,要说还有缺陷,其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的教育过程,主要是心理教育过程,即心理素质培养过程。按人力学说是心力培养过程。素质教育的特征是认知及其能力提高,但其中主要还是非认知心理素质培养,即心力培养。以政治教育代替人的教育基本上已成过去,但认为心理学(人力学)附属于教育学的观念,忽视人学教育,特别是忽视心力教育的现实却普遍存在。说得严重点,心力教育尚未启蒙。这正是当我们提到创新教育时,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口舌来说明人学教育的原因。人学教育若成为创新教育被遗忘的角落,心力教育若成为创新教育的盲区,万众创新的教育理性将不得完备。

六、万众创新教育协调性:社会教育理性

社会教育观认为,从宏观上看,教育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必须以社会进步为依托,而社会进步又必须以崇高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发扬为基础。因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基础在人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是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目的和促进经济发展目的的逻辑起点。

社会教育基点的确认,反过来启发人们思考教育培养的人如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既不能附属于经济和社会,又应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忽视人的发展完善。人的发展完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和谐、协调发展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诸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使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势必相伴而行[3]。

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随着我国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发展轨道,“政治统帅”“红专对立”的错误观念被抛弃,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成为共识。“知识传授”成了当时的主导教育理念;接着是为了适应知识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而开展的知识与能力关系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人们深感“字典型”“高分低能型”教育的严重缺陷和不相适应,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被普遍接受;时至20 世纪90 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结构巨变,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如何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修养,既能办事,又会做人的学生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此“素质教育”适期而至;进入21 世纪,当我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事业空前繁荣时,来自国际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敌对势力的多方打压和围攻,警醒我们必须顶住经济发展速度下行和高科技、强军事竞争的巨大压力,最终“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于是创新教育理性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教育的最强音。创新理念成为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这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的协调效应所在。所以,社会教育理性是万众创新教育理性的“协调性”体现。

七、万众创新教育天然性:哲学教育理性

中国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观念和人生思想境界的根本问题的最高智慧隽永深澈,韵味无穷。其中“造化宇宙与创新人生”是其精髓所在。原始儒家的精神,其主旨是创造性生命精神,强调人对宇宙的根源感。《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是说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之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弘扬天性,是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来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视变化为创新。人依此而得到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从而能穷通变易开拓创新,发扬创新生命精神;佛教禅宗主张以创造性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途径来揭示人生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从而极大地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实践中赢得菩提(智慧),在生活中得到涅磐(自由);道家哲学《老子》的“道”既是终极实在的概念,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虚似体,其强调的是流转变迁,既具否定性又有潜在性的过程[4]。

如上所述之哲学创新理念,实质是人对宇宙变化流衍的信念,笃信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人们的真理。是指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下,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信念。于个人而言,相信能弘扬自强进取精神。于国家民族而言,笃信人类能够日新其德,日新其业,开物成务,创造日新之盛德大业和美好世界。

这种对宇宙(天、地、人)之信念,是对创新教育的原理性思考,即对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源,以人之效法天地(适应社会和自然)为本源,这种“天、地、人、和”之“天然情景”,是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昭示作用所至。这不仅是一种“应然”,而且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天然”。

八、万众创新教育本质属性:创新理性

弗莱克斯纳说“人类的智慧至今尚未设计出任何可与大学相比的机构”[5],现代教育哲学称“大学是社会的头脑”,说明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之重要无与伦比,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之重要无与伦比。作为最接近就业市场承担着就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功能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大学理念”(形象点说“大学灵魂”),由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至关重要。

关于“大学灵魂”的说法有:学生是大学的灵魂(你们就是大学),教授是大学的灵魂(谓大师之谓也),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如蔡元培,梅贻琦)等等。怎样理解?灵魂本来是对人而言的,那么学生、教授、校长的灵魂可以传递为学校的灵魂吗。如果他们没有较好的素质,甚至没有信仰,更有甚者没有灵魂哩(不妨假设)。若是有,还得看他们是否信念相同。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学都有大师。蔡元培、梅贻琦在中国大学校长群中也只是凤毛麟角。灵魂是指意识、思想、精神形态的东西,不是有形之物。如果说大学灵魂之说成立,能被认可,是指与大学(有形之物)相对的信念、思想、追求之形而上的东西(无形物)。

亚里士多德相信“求知是人的天性”,毕达哥拉斯相信“万物皆数”,伽利略相信“宇宙是用数写成的一本书”,黑格尔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培根信仰“知识就是力量”,毛泽东相信“实践出真知”,邓小平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信念哩?

关于大学信念的论述诸多,在那里人们相信:大学以发展学术为已任,学术自由是大学繁荣的保证;大学要满足社会需求,却不能迎合时髦,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是实现人类超越的最有力的机构;在大学科学技术会获得巨大发展;幻想和思辨是大学最感兴趣的;在大学我们用超结构的眼光理解人的心灵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等。

学术自由、独立品格、批判精神、人类超越的机构、科学技术发展、幻想和思辨、超结构眼光等。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附着在大学机体上的灵魂”——创新。

但是,当创新被认为只是一种行为,只是完成了一项事,如发现一个真理,发明一项技术时,这是对创新的片面理解,不宜言及为理性、灵魂。只有当创新行为与创新理念融合,才能成为创新理性。只有当创新思想深入人心脑海,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成为大学(校长、教师、学生、员工)的共识,整合成校园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时,创新才会成为一种精神——大学创新理性。

中国大学的创新精神如何?钱学森“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之大声疾呼,高校缺乏创新精神“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之真情告诫[6],已经充分说明我国大学创新理性之缺乏。由此激发了我们对大学创新理性形成的紧迫感和创新精神文化建设的忧患意识。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