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阎会宾

(洛阳月谈杂志社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高校突发事件,不仅严重影响着校园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同时也给师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如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应对,有效地预防,合理地处置以及恢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27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事前难以预测,正在或者即将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乃至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事件。高校作为开放型的文化组织和知识分子集中之地,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任务。

1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

1.1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从近年来的校园突发事件的性质来看,校园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

1.2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1)危害程度大。高校学生数量大,人群集中度高,突发事件易造成群体性心理危机,这往往更甚于突发事件本身,甚至引发次生危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田向阳在接受接着采访时曾介绍,心理危机是在遭受意外事件时的心理应激反应,这个时候心理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认知障碍,对事情失去正确的判断,如认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一切都完了,甚至失去理智;二是情感障碍,如紧张、焦虑、沮丧、抑郁,这个发生的情况比较多;三是行为错乱,比如说逃跑、抢购、自杀、伤人。这些群体性心理危机事件会引发社会动荡,比危机本身的危害还要大,加之在高校人群密集环境下,心理危机具有较强的暗示和传染作用,会加速危机信息的传播,造成更大的危害。

(2)涉及类型多。既有如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心理健康等社会其他组织单位都会面临的共性的危机事件,还有校园所独有的危机类事件,比如招生考试类、校园信息网络安全类、师德师风类等等,而且社会其他组织单位“共有”的危机事件与高校的关联度也非常大,比如集体食物中毒、踩踏、心理疾病、溺水、群体性事件等在高校的发生概率更大一些。

(3)复杂程度高。高校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危害面广、易转化升级,再加上高校就像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师生们的科研、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多而复杂,综合起来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2.1公共化

以往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一般依靠上级主管部门、高校自身的力量,而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公开、透明,网民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网民通过舆论压力、献计献策等方式影响着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而高校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转化为公共话题。网民成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体之一。由于网民个体的学历、地位、年龄、所属群体等各不相同,他们关注的角度也不相同,这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也带来一定的挑战,高校如果不主动迎接网络媒体所带来的改变,必将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被动。

2.2即时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不需要事先排版、印刷、录制或者剪辑的制作过程,这无疑加快了信息提供速度,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且网络信息是以实时刷新,不受出版周期、播出时段限制,可提供最新动态信息。很多高校的突发事件信息曝光于网络,并不是出于高校的主动和自愿,而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网民成为信息的主要创建者和传播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源的不确定性,信息传播的不完整性,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以及传播速度快捷都不同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的复杂性。

2.3高透明

网络信息传播不仅可以传递大量文字信息,而且可以传递音频信息、视频信号等多媒体信息。在网络环境下,事情一发生就会被及时准确详尽地发布到网上(不排除有故意扩大事实或恶意编造的可能,但也并非都空穴来风)。面对这样快速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高校一定要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信息的真实度和透明度,真诚面对事件的真相,主动接受公众的质疑,积极处理发生的事情,及时准确地发布处理的进度和结果,这也是树立高校形象,维护其良好声誉的需要。

3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3.1将网络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控纳入预警体系

信息预警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步骤,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总有一些征兆、信号预示危机的即将到来,如果能在事件爆发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给高校的预防和应对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被动应对,往往是因为缺乏预警机制,在事件爆发萌芽阶段,没有及时进行防控,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潜在的不正常的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造成的破坏力更强,因此,高校加强对突发事件预警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地,高校应对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层级的信息监测网络,发现不正常信号就层层上报;还有一些高校将学生党员、学生社团组织、教师、辅导员等都纳入到信息预警体系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力争搜集信息的全面和完整。一旦学校发现危险预兆,管理小组立即启动信息预警,并向更高级别领导报告,动员全体部门进入应对工作状态。

3.2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1)制作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小游戏。网络游戏以其丰富的声音、画面、游戏场景吸引不少的年轻群体,教育者和家长在声讨学生们被网络游戏毒害,沉溺其中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热爱,发挥网游的正面作用。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知识融会于网络游戏中,设置一些真实的事件场景,例如火灾、地震等,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游戏中,扮演角色,自行探索,这样自然而然的认识突发事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方法。

(2)开发网络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视频教程。这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视频教程缺失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是在大学生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找到正确的指导方法。另外,在大学生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将培训教程纳入教学体系。网络视频教程除了教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将历年各大高校的经典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及处置措施制作出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件,产生共鸣,引以为戒。

(3)利用网络普及救援常识。普及救援常识,学习基本的自救和互救知识,掌握简单、实用的救援技能,能够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在救援人员达到现场之前,开展救援,能够最大限度挽救生命,减少伤害。法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同等伤情的重伤员,在30min内获救,其生存率为80%;在60min内获救,其生存率降至40%;如果在90min内获救,其生存率为10%以下。普及救援常识,是高校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师生群体掌握的救援常识少之有少,在当今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环境下,掌握一定的救援常识就显得特别迫切。

3.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开展教育管理

校园网络媒体在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高校可以利用舆情监控系统将本校最为活跃的BBS论坛设置为舆情采集的重要来源之一,因为BBS是很多学生进行情感宣泄的网络虚拟场所,这里反映的是他们最想说的话语和最真实的感受,这里是舆情侦测的最前沿。其次,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过程中,由于学校掌握着校园网的后台数据,其信息发布受学校监控,因此,信息传播中常见的谣言、流言、混淆视听的言论,学校可以直接屏蔽,同时发布一些正面信息,引导舆论。在事件爆发后的恢复阶段,BBS同样可以发挥校园“稳定器”的作用。事件发生后,给师生群体带来的影响将继续持续,通过在论坛中的交流、总结和反思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可以释放恐慌、紧张的情绪,有助于学校、师生群体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在此,笔者也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提一些建议:首先转变管理理念。对突发事件的监控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教育的发展,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制定系列的法制法规,明确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责任、权利和地位,高校也应制定详细的监管预案和操作指南,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预防和监控突发事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其次,树立全程监控突发事件的管理理念。我们通常将突发事件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但是在我国高校存在着重视突发事件的事中管理而轻视事前预防和事后的评估恢复。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高校应加强变为突发事件前的预防,将爆发化解在萌芽状态对高校而言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倘若等事件就要爆发时再制定应对预案,就只能草草应对,限于被动。课题研究中提到过建议高校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发挥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预防中的作用。例如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对不正常的信息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另外,在和网媒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网媒的信息传播规律,学会利用网络;还可以通过网络公关,转危为机,通过发布积极正面的信息,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黎开谊.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2郭晓来.美国危机管理系统的发展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1)

3冯润民.中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及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4许龙君.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金首红.高校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沟通机制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

(责任编辑高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