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昕盈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榜样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和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榜样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榜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用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3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79—02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冯昕盈(1984— ),女,广东阳西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榜样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作用就是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和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榜样教育发挥着净化心灵、弘扬正气、凝聚民心的作用。在新时期,榜样教育要发挥出更为高效的作用,就要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榜样人物,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一、榜样教育的作用
(一)价值引导作用
榜样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价值引导。针对受教育者思想境界的不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甄选先进的榜样先锋人物,进行模仿、学习、践行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在自我反省之后构建思想道德内在品质的新模式,根据时代要求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鞭策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益求精。[1]
(二)心理激励作用
当前,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情感敏感、丰富,独立自主,但是,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缺乏常常导致其在判断正误的时候出现迟疑和偏差,更有甚者走向了极端。榜样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大学生,使其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行为示范作用
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其行为示范价值,这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挑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进行宣讲,让大学生通过自省发现不足,使其向着榜样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将榜样的事迹转化为自我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飞跃。[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榜样形象选择缺乏时代性、公信力
时代需要榜样,这也就决定了它的价值。实践证明,想要榜样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就要使其具有时代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内涵,从而放大示范和激励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运用的榜样过分夸大了其地位和成就,显得不切实际,没有真实的生活气息,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赢得大学生的认同感,这些高大上的榜样只能被仰望,却无法触及或是超越,过于理想化的状态脱离了现实,远离了生活,甚至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抵触心理。[3]
(二)榜样类型选择单一,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
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年龄、专业、性格的差异导致其现有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这些个体差异也会对其在榜样的选择上造成影响。因此,榜样教育的选择类型要多样,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求,让拥有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都能选取到适合自己的榜样。[4]但是,高校在选取榜样的时候,大多只选择了英雄式、模范式、先锋式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太过于高大,难以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在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对于榜样的评判标准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没有清晰的评判标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大大减弱。
(三)榜样教育方法枯燥,宣传手段单一
部分高校在实行所谓的榜样教育时只是走过场,并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通常来说,高校在宣传榜样的时候会采取思想理论课堂教学、宣讲会、报告、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但都存在着应景式和突击式的弊端,虽然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形式上,过于肤浅,而没有实质上的内涵,榜样教育基本上没有获得大学生较多的认同感和共鸣,效果不够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榜样教育也应该寻求新的途径和模式,但高校在对榜样的宣传上没有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法上,榜样教育形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注重榜样的时代性、真实性与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每个年代都会出现各行各业的榜样。榜样崇拜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所有榜样崇拜中的情感也是具有时代烙印的,所以,要开展良好的榜样教育,必须在选择的过程中带着时代的眼光去审视。每个时代由于其不同的发展特色,都会出现一批具备着时代特征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我们在选择榜样的时候不能让榜样脱离时代背景,因为只有在具有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榜样才能产生更为深刻、久远的影响。同时,榜样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人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为了榜样教育的目的而凭空捏造榜样人物和榜样事迹,唯有真实的榜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模仿欲望。最后,在选择榜样时还要重视榜样的层次性。由于大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对榜样会有不同的需求与认同,可以接受的榜样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等特点进行榜样的选择。
(二)注重宣传方法的多样性、层次性与实效性
对榜样进行宣传,首先要注意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宣传手段要不断推陈出新,多渠道相结合,不能一种宣传方式针对所有的榜样人物。在运用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栏、报告会、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的基础上,还需要灵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体系,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其次,宣传过程要循序渐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榜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一步步引导和深入。榜样教育所依靠的并不是“捧”和“压”,更重要的是“疏”和“导”,思想工作本身就应该潜移默化,而不是疾风骤雨般流于过场。最后,要意识到宣传的实效性。通常来说,人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周围的人身上,也容易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倾向,受教育者最熟悉的对象应该是身边的同学,他们的事迹也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虽然这些事迹往往不是很伟大,但却充满生活气息,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
(三)注重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性、影响力与感召力
教育者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榜样作用的产生是通过教育者作为媒介的,只有教育者从心底对这个榜样认同并钦佩,才能使受教育者对其产生认同感和崇拜感。否则,连教育者自己都不敬、不信、不学这些榜样,怎么能够让受教育者敬之、信之、学之。另一方面,教育者也要起到榜样作用,为人师表,自我约束,这也是提高榜样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要正人,先正己,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而言是最直接的榜样教育,他们的言行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这一切都由教育者的素质决定。同时,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只是呼吁学生向榜样学习,自己却没有优良的品质,不仅会严重降低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还会严重破坏榜样教育的实施效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教育者必须通过对自己言行的约束,发挥榜样教育的独特作用,大大增加榜样对大学生的感染作用,使其在熏陶中不断成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纪乃旺,张玉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2]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全国8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3]李基礼.榜样教育法内在机制及实践反思——以北京大学实践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2(9).
[4]李湘君,刘利才.当代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
[5]李志军.浅谈图书馆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