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迪迪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虽然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但是在同一种传统“礼”文化的影响下,礼物及其相应的随礼现象可以说已经遍及全国。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社会行动,也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得到了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广大学者们的持久关注。本文将通过国外与国内两个视角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希望可以帮助社会个体更好地对参与随礼行为进行认识与反思,以达到提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由选择程度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礼文化;随礼现象;研究现状
礼物及相应的随礼馈赠行为中渗透着各种社会关系,并成为人们维系和加强亲属、朋友、邻里及同事之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全面深入的探讨随礼关系中隐含的内容并对其理性的分析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礼物交换的研究传统
1.西方礼物研究的萌芽
人类学家摩尔根是最早激发西方礼物研究萌芽的学者,他的著作《古代社会》(1877),从理论上解释了先前的两本著作《易洛魁的联盟》(1851)和《血亲与姻亲制度》(1871)中的人类学资料,另外,还呈现了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礼物及随礼行为的相关资料,这就是西方礼物研究的萌芽。
2.莫斯的“礼物之灵”
关于礼物交换这个主题,是西方人类学界一直在研究的经典命题之一。在这方面主要源自于马歇尔·莫斯的著作《礼物》,该书曾提出过一个核心问题“: 在原始社会或者古代类型的社会中,是什么样的规则使受礼者必须报偿?所送的东西中有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要做出回报?”莫斯在一种存在于森林中或某个人送给另一个人的贵重物品中的神秘力量——“豪”的观念中找到了答案。“豪”希望回到原先的位置,而这必须通过另一个物品为中介与原先的礼物交换来实现。如果不回礼会引起严重的麻烦,甚至于导致受礼者的死亡。莫斯断言,就是礼物中的“豪”迫使受礼者做出回报,他把这称之为“礼物之灵”。
3.互惠原则
在莫斯之前,马林诺夫斯基就已经出版了他有关美兰尼桑社会中交换的人类学笔记,通过对土著居民馈赠行为的田野调查,归纳出了互惠原则:“一个人‘给’是因为期待着‘回’,一个人必须‘回’是因为否则的话,对方会终止‘给’,所有的权利和义务被组织进一个十分平衡的互惠链条中,且这种互惠互利的公平交换有利于维持部落氏族的和平友好往来。”马林诺夫斯基一直坚守互惠原则,相比莫斯“礼物之灵”带有神秘性及宗教色彩的解释,他较为理性地解释了馈赠行为尤其是随礼回礼动机的心理机制,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4.一种新的视角,礼物的不可让渡性
在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开始出现,她们强调物品对其主人的不可让渡性。这些观念主要起源于对太平洋地区库拉圈交换的研究,其中学者戴门认为礼物是属于个人所有,凝结着个体的劳动,是不可让渡的一部分。葛里高利在一个对礼物—债务关系与商品—债务关系间差异的分析中进一步指出,“商品交换确立了交易物品之间客观的定量关系,而礼物交换确立了交易主体间个人化的定性关系。”C.A.乔格瑞则认为,礼物交换是一次不可让渡的物品在相互依靠的人们之间的交换,而商品交换却是可让渡的物品在相对独立的人们之间的交换。这种理论在人类学上被称为“礼物的不可让渡性”理论。
5.礼物背后的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礼物交换行为提供理论解释,他强调面对面的互动,主要关注个体之间有限而直接的交换,认为个体的行为创造并维持了社会结构。他还进一步探讨了群体凝聚力、社会地位和交换权力等社会问题,提出了“利益最小原则”“稀有资源原则”和六个基本交换原理的命题,成为对社会交换活动基本内容的理论概括。
二、国内对于随礼现象的相关研究
礼物相关的理论研究最早始于西方,从摩尔根到莫斯,再到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施特劳斯等,经历了从萌芽——系统——分化的演变过程,他们主要是从关系、互惠与交换的视角来考察其在社会网络建构中的意义,为礼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基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实际情况,国内学者多通过田野调查,从人情、网络、经济理性等视角出发,针对一个或多个村庄或社区进行礼物及相应的随礼现象的研究。
1.中国传统“礼”文化
《礼记·曲礼上》言:“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礼文化”对人们的随礼行为影响颇大。“礼”之所以在人们的社会道德情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键因素是孔子以“仁”释“礼”并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强调人际、人情、社会结构的关系规范和心理准则。人们日常生活的随礼实践的所思所想深受这种传统主流文化所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及情感原则所调配和控制,并且形成的这种传统情感能力十分强大,在随礼场域中人们围绕这一行为所进行的思考和算计等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它影响的痕迹。
2.人情、网络与经济理性的独特视角
中国是一个注重人情、关系和面子的社会,“人情”在中国人的社会交换体系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对于国内农村生活中以礼物交换系统为中心的各种关系,研究最为全面和重要的是著名学者闫云翔,他在对一个北方村庄的实地研究基础上回应了西方关于礼物的经典理论,展现了中国农村独有的礼物流动逻辑。他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写道:“中国人的礼物是在关系和人情这种文化基础上构建的;礼物关系的意义发端于地方道德世界中更为广阔的关系和人情背景”。费孝通对此也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把我们的人际关系格局定义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情圈,它深深藏在礼金往来的背后,礼金的往来塑造了人情网络,人们通过这种行为来强化熟人关系,增强彼此情感。
针对礼金交换的关系网络研究,闫云翔把村庄的礼物流动看作是一种总体的社会制度,并认为人们进行礼物交换是构建关系网络的主要社会互动形式。他把关系网界定为: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村庄社区、村庄以外,这是村民在馈赠场合中审核关系网络的结构布局。陈建功在他论文《礼帐与林区居民的社会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的理论、方法解释了农村社会中随礼行为的结构建构和关系组织,分析了社会网络在随礼中的显现和作用。还有一篇文章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它就是尚会鹏的《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其中指出有两类“随礼”网络及其遵循的原则,分别是亲属集团内部的网络,遵循依据血缘关系远近确定礼的金额、不公开、迂回等价的原则。另一种是非亲属者的随礼网,遵循依交往关系密切程度确定礼的数额、公开和直接等价的原则。
此外,礼物(礼金)交换背后所蕴含的各种经济层面上的意义及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例如陈建功在《礼帐与林区居民的社会网络》中就已经意识到随礼中面临的经济问题,但他只是笼统的从“等价”和“平衡”方面进行了解释。黄玉琴的《礼物、生命礼仪与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就深入探讨了农民是怎样陷入人情圈的经济负担,以及礼金的收支比例情况。
3.城乡和国内外比较分析视角
国内大部分学者多是研究农村村民的随礼现象,很少针对城市居民进行研究,而进行城乡及国内外对比分析的就更少。学者盛飞是选取了婚礼馈赠现象作了一个专门的横向探讨分析,又对城乡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比较与探讨,这些在他的文章《城乡婚礼馈赠现象比较分析》中作了着重介绍。学者张援则在《礼金背后的社会交换模式探讨》中从馈赠场合与礼物形式、收礼与答谢方式、受礼者与送礼者地位关系的角度说明了国外与我国礼物交换模式的不同。除此之外,他还深入讨论了礼金背后的权力,包括礼金流动的不平衡性、礼金交换过程中的权力运作。
三、“纯粹礼物”引发的思考
“Pure Gift ”最初是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在礼物中代表的是人们最质朴的关怀和最真挚的情谊。但是从原先的“礼轻情意重”发展到现如今的“钱越多人情越重”,无疑情谊越来越多地被金钱所取代,礼金的往来不再仅是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经济交换,成为人们构建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最隐秘的人际网络——疯狂的礼品》一文曾作为一篇杂志的封面文章刊登出来,文章以生动形象的实例揭示了奢侈品作为礼物,在中国大行其道,引发了礼品经济的“中国式疯狂”。而当前礼物作为拓展个人能力和获取利益的媒介,加上权力阶层对其的滥用,都成为了新形势下礼物的异化形态,更体现了礼品在中国的现实价值。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使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淡出交换场域,带着人们真诚淳朴情感的“纯粹礼物”重新回归,值得让人深思,至少在当前的社会仍然任重而道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57-76.
[2]闫云翔著.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0-198.
[3][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29.
[4]陈云,顾海英,史清华.礼金成重负:农村人情礼往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05(6).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