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静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托马斯哈代(1840 -1928)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6部性格和环境小说之一。该作品描写的是英国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小农经济破产,农民走向贫困,以及这一背景下农家女苔丝的悲剧命运。哈代从小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熟读圣经,深谙教义,在神学方而有较深的底蕴。古希腊经典作品尤其是圣经对他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中总能在许多方面体现原型。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也不乏有诸多的原型。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圣经人物形象、场景、和典故等的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准确的了解哈代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思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圣经:人物原型
中图分类号:1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 0184- 03
一、引言
《圣经》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形式,是西方文化的中心,也是文学意象和象征的一个重要源泉。威尔弗雷德·古尔灵说:“没有一部文学经典作品仅仅是由于它巧妙”或写得不错而流芳百世的。它必须有几分普遍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可能含有原型的成分。”原型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荣格(CG Jung)认为,原始意象,即原型,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宇宙各种形象,它们作为心理沉淀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在神话、传说、童话等民间作品中,并对作家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欧美当代文学批评巨擎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认为,原型是文学中可交际的意义单位,“它或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个叙事定势,或是一种可以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的思想”。这一解释把“原型”从心理学概念,转变为文学概念,使之成为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构成因素。他还认为《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熟读《圣经》是深入了解西方文学的必要前提。美国学者莱肯(L Ryken)甚至断言:“圣经文学包含了所有的文学原型模式”。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南部偏僻落后的多塞特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从小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熟读圣经,深谙教义,在神学方而有较深的底蕴。哈代从小学习拉丁文,熟读《圣经》与古典文学,希望将来成为传教布道的牧师。青年时候的哈代已经对基督教情有独钟,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决定将毕生倾注于神学工作于研究。后期,尽管他的宗教思想发生了变化,持着对宗教的怀疑态度进行创作,但他的基督教思想与文化根深蒂固,影射于他的作品中。哈代的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克说:“哈代既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象征主义者,这就是说,因为追求强烈而又富于想象的现实感,他超越了现实主义,发现了原型形式、永恒的范畴,这些形式和范畴隐藏在一个大的语境中。而这个大的语境则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群,从而表达了更大的意义”。在哈代的小《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中,哈代使用了大量的原型意象。
二、原型人物分析
苔丝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其原型主要是耶稣。细看苔丝的坎坷经历,我们会发现她与耶稣基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根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基督曾是上帝之子,他为了拯救人类而甘愿牺牲自己。耶稣亲和友善,总是愿去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而苔丝的身上也赋予了同样的美好品质:善良纯洁、吃苦耐劳,对于爱情忠贞不渝。苔丝的人生际遇与耶稣的光荣一生也颇为相似。耶稣为了救赎人类,四处传教,却最终被犹大出卖,钉上十字架。苔丝对安吉尔就犹如耶稣对上帝一样无私纯洁,心甘情愿为爱承受折磨。苔丝虽被安吉尔抛弃,可是心中的挚爱之火却从未熄灭。绝望之中,苔丝将艾力克刺死,只求能与安吉尔破镜重圆。哈代对于耶稣基督这一圣经原型人物的借用,旨在刻画苔丝纯洁善良的本性以及好人却未有好报”的惋惜。耶稣为了拯救人类,牺牲自我,可谓虽死犹荣,但是苔丝对于爱情执着的追求,终其一生却未获得任何怜悯。这种巨大的反差,形象地刻画了哈代对于苔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小说中还有多处将苔丝比作耶稣,如在第三十三章?苔丝向上帝祈祷,但似乎是向她的丈夫祈祷,但她对这个男人的崇拜,使她害怕这是一个坏兆头。”在苔丝的眼中,她的丈夫安吉尔即是她的上帝,她对他充满着爱的崇拜,而这种信仰式的崇拜也导致了其最终的悲惨命运。苔丝是在巨石阵”处被捕的,而这也颇具象征意义,使人容易将苔丝与耶稣联系起来。竖立在旷野上的一个个高大的门槛”正与《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登山训众时所提及的宽门”和窄门”意象相互辉映。在小说的结局,苔丝在杀死艾力克后与安吉尔出逃,来到了一片空旷平原上的巨石阵处。苔丝穿过大门”,随即躺到祭坛”上,等候命运的安排。“巨石阵”这一场景的设置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使我们想起耶稣为拯救人类,牺牲自我被钉上十字架的圣经典故。而祭坛”这一场景的选择,也颇具意味。祭坛是人类向上帝奉献供品并祭祀祈祷的地方,而祭祀的用品,如小孩和羔羊,则是纯洁的象征。哈代安排这样的结尾,说明他认为苔丝本质上是纯洁的,苔丝的悲剧或多或少也是命运的安排,从这点上也能看出哈代宿命主义的悲观色彩。综观全文,苔丝与耶稣基督两者都敢于牺牲自我以期完成使命,只是不同处在于,上帝牺牲自己的儿子耶稣以拯救人类,而苔丝牺牲自我为的却是炙热的爱情。哈代借助耶稣祭献牺牲的悲剧形象,勾勒出一个敢于追求真爱、敢于牺牲自我的女性形象。尽管苔丝受尽凌辱,被人玷污,可是其内在散发出的坚毅而又执着的品质值得颂扬。借助耶稣基督的这一广为人知的圣经形象,苔丝的悲惨境遇得以强调,而哈代也更能因此描绘出女性在当时社会所易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安吉尔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原型主要是天使。《圣经》载,天使是上帝的使者,与耶稣交往甚密。其好的一面是本性善良,传送福音,保护、安慰、拯救世人,其坏的一面是降灾降难。安吉尔之名,意即天使angel。他与天使有着相似之处。首先,安吉尔有着天使般的智慧,正如苔丝所说,他是智力的化身。其次,安吉尔虽出身上层社会,却不恪守社会习俗礼节,也不把自己的地位、财富这类物质方面的优越放在眼里(第18章)。他放弃了娶一个有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女人为妻的机会,而视农家女苔丝为最理想的选择。虽然安吉尔选择苔丝,是希望苔丝日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使他自己成为财源茂盛、家道兴旺的牛奶厂老板、地主、农业家和畜牧家,做美国或澳洲的亚伯拉罕,像一个国王一样,管理他的牛群和羊群、他的斑牛和纹羊、他的男仆和女仆(第19章),因而有自私的一面。但安吉尔一方面不拘礼数,不慕他人荣华富贵,另一方面置父母兄长之言于不顾,放弃当牧师这种令人尊敬的职业,而选择终生务农。这些描述无可争辩地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敢于与传统观念分庭抗礼,且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他所出身的阶级。他在苔丝正经受肉体、物质与精神的三重磨难时,出现在苔丝身边,关心她,爱护她,深深地爱她,像天使一般给苔丝忧郁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安慰,使她得以重新振作起来。安吉尔的到来,犹如传送福音的天使。然而,正如天使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一样,安吉尔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他有像天使一样不谙世道的一面,而且在他让苔丝饱受痛苦与磨难之后,终究回心转意,重返她身边,表现了理解、宽容的悲天悯人的品质,证明他有着天使般善良的本性,但当他得知苔丝失身后,他对苔丝态度的骤然恶变,则无疑也暴露了他冷酷、残忍、不近人情的一面。他给予苔丝的打击是精神上的,比起亚历克对苔丝身体上的摧残来,也许更深、更致命。从苔丝整个悲剧的根源和结局看,安吉尔抛弃苔丝而最终导致悲剧,与创世纪中天使毁灭所多玛城以及撒姆耳记中天使因大卫王违命核计民数而降以瘟灾完全相同,有着天使破坏性的一面。
亚历克是作者贬斥的人物,其原型主要是撒旦。在《圣经》中,撒旦通指魔鬼,是真善美的破坏者和假恶丑的维护者。作品中的亚历克,总的看来是魔鬼的化身。首先他的身份是冒牌的,这本身就使人想起托身蛇体的撒旦。亚历克的外表也带有几分魔鬼的形象:滴溜溜转的眼睛,带着粗野的神气(第5章)。亚历克自认识苔丝起便动机不纯,一开始便盯住苔丝那发育丰满的身体(第5章),和她那副小红樱嘴唇儿(第8章)。无怪乎在他领着苔丝参观完自家园子后,忽然大笑起来,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并自言自语道: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多肉头的个大妞儿!(第5章)并想方设法在感情上缩短他同苔丝之间的距离,为实现其险恶用心做准备。在他家的园子里他劝诱苔丝吃草莓,往她胸前和篮子里塞玫瑰,使苔丝像在梦中一般,一切由着他摆布(第5章)。这一情景,又一次使人想起伊甸园里撒旦变成蛇引诱夏娃吃禁果的情形来。撒旦的引诱,使夏娃丧失乐园,从此遭受分娩之痛,亚当承受劳作之苦,撒旦自己亦受惩治,而亚历克则以撒旦引诱夏娃的方式与苔丝套近乎,企图与之建立稳固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苔丝的最后被毁,安吉尔之失去苔丝,亚历克自己也因罪有应得而遭苔丝手刃,也开始于这一源头。由此看来,亚历克与撒旦何等相似。
三、原型场景分析
首先是伊甸园场景《旧约》记载,伊甸园里,有悦人耳目的花草树木,有滋润万物的河流,有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还有始而享受天伦之乐的亚当和夏娃,后来又出现了魔鬼的化身的蛇。从安吉尔和苔丝在塔尔波特斯奶厂相识相亲相爱最后分离,亚历克心怀恶意,引诱苔丝堕落,终致悲剧发生来说,这个奶厂又无异于伊甸园。作者让名叫天使的安吉尔在园子里弹奏竖琴,又让苔丝/像着迷的小鸟一般,聚精会神于那又尖又细的琴声(第19章),俨然一幅年轻女子被弹奏竖琴的天使深深吸引的图画。这似乎是作者有意点破这一象征。况且,园子里杂草丛生,土地潮湿,有开着花的高高的野草,还有苹果树,颜色或红或黄或紫的花儿构成一幅彩图,与伊甸园相似至极。
再次是祭祀场景。作者让小说的主人公苔丝躺在巨石阵这个异教徒的古祭坛上与其心目中的上帝安吉尔最后告别,并最终被捕,成为传统道德和野蛮的司法制度的牺牲品,其含义是既深刻而又显而易见的。祭坛是教徒用来给上帝或其他神献祭贡品并向神祈祷的地方。《旧约》中说,该隐和亚伯均在祭坛给上帝献贡物。又说上帝欲试亚伯拉罕的诚心,命其将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正当其拿刀时,上帝的天使阻止了他。随后亚伯拉罕见一羔羊,遂代以为祭品。祭坛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放在上面的东西都必须是纯洁的,比如羔羊、小孩。作者精心安排这个场景似乎要表明:苔丝相信自己是纯洁无辜的。
四、圣经典故分析
“生命之河”的典故。失身以后,苔丝回到故乡“潜修静养”了两三年。然后第二次离家到英仑谷的塔尔波特斯奶场当挤奶女工。作者描写英仑谷与布蕾谷的区别:
布蕾谷……一和现在这个地方比起来,有根本的不同。滋养这片草地和这些著名奶场牛群的这条河流,也和布蕾谷的河流不一样……芙仑河却和那位福音教徒看见的生命之河一样地清漱,和天上的浮云的阴影一样地飘忽,它里面铺着石头子的浅滩,还一天到晚,汁着青天喋喋不休。
《新约·启示录》记载,上帝的使者圣约翰所见的生命之河明亮如水晶……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以后再也没有诅咒,不再有黑夜。这个典故虽引自《新约》,却和伊甸园故事直接相关。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暗示着苔丝在蒙受了巨大的精神痛楚以后,来到了一个崭新、美丽、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得到了新生。然而,根据《新约·启示录》记载,任何不贞不洁和令人厌恶的东西,都不能进入这条流经天国的生命之河。这里作者有两方面的暗示:一是虽然失去了贞操,苔丝相信自己依然是贞洁的,因此她毅然跨进这条“生命之河”:三是苔丝将经不起那些自以为清白的人的检验。芙仑河“和天上浮去的阴影一样地飘忽”,当苔丝下到谷底时,发现芙仑河已“精力耗尽、年龄老大、身量缩小了”呻!这些细节也似乎向读者暗示,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芙仑谷里等待首丝的仍是痛苦和不幸。
伊甸园的典故。哈代在描写塔尔波特斯奶场时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景致的描写。《旧约·创川:纪》记载,伊甸园里,有悦人耳川内花草树木,有滋润万物的河流,有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还有亚当、夏娃及撒旦的化身一蛇。而哈代笔下的奶场既有茂盛的牧草、遍地的奶牛、不绝于耳的挤奶搅乳之声,又有孕育万物的富饶的自然环境。同时奶场的园子里也是杂草丛生,土地潮湿,有开着花的高高的野草”,还有苹果树。这些景致都与伊甸园颇为相似。而且作者还让名叫天使”的安矶(Angle在英语中与天使”同音)在园中弹奏竖琴,又让苔丝像着迷的小鸟一般”,聚精会神于那又尖又细的琴声”。这既为静寂的伊甸园平添了几分音乐的流动之美,也暗指着《圣经》中天使是在云端里弹奏竖琴的仙灵这一典故。
五、结语
《圣经》一直以来就有书中之书”的美誉。《圣经》的思想和哲理影响了许多文学家。哈代把圣经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巧妙地揉进小谜苔丝》的创作中,充分显示了哈代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圣经原型意象,充分体现了哈代以圣经人物作为悲剧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哈代借助于某些圣经人物故事作为小说的重要叙事语言,意在通过对古老传统的神话故事的借用与改装,塑造一位有着全新面貌的、具有现代社会思想意识而有无法摆脱悲剧名誉的女性形象。哈代所选用的《圣经》原型,多具有悲剧色彩,这无疑增强了其作品的悲剧氛围,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含义。读者若从《圣经》原型的角度来分析哈代的作品,定能洞见一片新的天地。本文通过对小说与圣经故事进行对比,通过对苔丝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同命运顽强抗争及毁灭过程的描写,加深读者对苔丝的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