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农村留守人口对土地撂荒现象的对策研究

刘家语

摘要: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引起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并直接制约着农村农业生产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提高留守人口的劳动技能、教育水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反哺家乡一系列举措,使得农业生产发展不会受到牵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留守问题与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土地撂荒;农业生产;对策

从上世纪80-90年代,城市涌现出大批来自农村的劳动人口,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成为务工人员首选的劳动力聚集地。走向城市务工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选择的就业渠道,寻找更有力的致富契机,成为年轻一代的首选,无论是通过提升学历方式走向城市,还是通过出门务工等方式。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到,事物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出门务工人员,若能在城市寻求立足,很少会选择回归家乡;另一方面农村留守人口会逐渐增加,随着一线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户籍制度至今在主要的大城市仍加以限制,务工人员取得本地户籍的人员较少,随迁的家属较少,这会造成农村留守人口递增。从这两方面关系可以得出,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不容忽视,据调查,每年农村地区闲置的荒地逐年递增,本地收入迟迟落后,农村农业发展、现代化建设缺少一批富有生机活力的主力军。

农村留守家庭的人口结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村留守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把妇女和老人推向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位置,从农业生产数量上讲,降低了农作物生产能力,从当地经济建设而言,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当地农业发展活力都是弊大于利,家庭成员的生产劳动能力决定和影响农业生产的经营状况和变化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出务工所得收入逐渐成为家庭主要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远大于农田耕作与家禽养殖等日常劳动所得等变化而言,这会产生城市劳动力过剩,农村主要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1.劳动力人口在城乡之间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

从劳动力所需人口结构而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一组最新数据调查,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667万人,同比增长2.6%;上半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00元,同比增长14.9%。目前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科技影响还较弱的地区,畜牧和耕作仍占较大比例,如果加之当地的主要劳动力外流,就会加重留守老人和妇女的负担。据调查得知在这一部分留守家庭中收入来源多数是依靠外出务工收入填补家用,由此可见,家中劳动力缺乏和农业经济发展不合理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2.粮食保产受到冲击

农业生产发展制约着粮食安全,家庭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必然会导致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活动难以进行,耕地一年所得收入远比不上外出务工所得,这也是大多数务工人员选择弃农务工的根源之一。随着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地区耕地种植面积、土地肥力供养不足,土地撂荒成面积蔓延。据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大约撂荒比例在10%至15%,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有高达30%至40%土地撂荒,这对我国粮食安全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截止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局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粮食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总体上看我国受自然条件约束、土壤肥力不足、荒地闲置尚未充分利用,使得我国人均粮食供给还处于不充足的地位。

3.劳动力质量下滑

从人口性别分析,留守人口以女性居多,由于受到传统的家庭分工以及男女劳动力体能上的性别差异,这部分人口选择耕地的较少。从人口素质上看,留守人口中大部分人口素质不高,大多数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选择通过高考选拔进入大城市继续深造,反哺家乡人才稀缺。留守当地人口对农业推广新技术掌握不够,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率普遍偏低等上述因素制约使得当地劳动力质量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使得至今仍受到城乡二元化趋势的制约,农业发展失衡。

解决对策及其建议

当地农村农业发展不足,主要劳动力缺失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突出且明显的。随着城乡差距日趋扩大,要解决农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矛盾,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这一内驱力。同时,我们看到留守人口与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矛盾的同时,还要通过各地区切合实际的政策为导向,把劳动力短缺及相关问题纳入农业建设的全局去考量。因此,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从外在来看,需要深化农村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整合农业资源以及区分土壤肥力加以利用;当地政府应规范相关土地政策法规,依据土地利用率区分耕地、可利用地、荒地的具体利用政策,以及相关的土地流转政策,注重加大当地优势资源的推广的同时不能忽视当地基础农产业的基本供给和需求。据调查分析,我国外出打工的年均收入约为务农收入的7倍左右,务农收入纯收益与外出打工纯收益相比会更低。这就需要我们挖掘当地优势特色资源的利用和推广,努力为当地塑造特色品牌优势,使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得到有效提升,将已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强,将尚未发展起来的企业,以优势企业盘活小企业发展。

从内部来看,需要国家给予人才培养,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利用,培养一批懂技术、重推广的优秀人才到当地推广经验,强化科技知识、农业技能培训到家到户,整合优势资源,创办相关技能培训学习,组织开展与先进农业地区或国家的技术交流,使得当地农户树立信心,学习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为城市务工的优秀人才提供回归反哺搭建桥梁,逐步从内在改变农村人口素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供一批帮扶政策推动下的反哺人才。

2.加快农村福利改革,留守人口给予帮扶教育,提高再就业能力

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典型的老龄化、妇女化特点,留守在家多数选择的是简单的农业生产作业,且留守劳动力由于年龄呈现两极差,总体年龄上不适于繁重的农业劳作。还有一部分留守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难,技术设备推广、运用难。整体而言,农业生产率上不去,农业生产进程总体减慢,需要解决人口、机械化落后、的不良循环,不仅需要我们广大的农村居民改变就业观念,还需要政府重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和福利保障不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其次,相关部门应努力做好就业规划宣导和家乡建设宣传,创办乡镇文化交流信息平台,为广大村民提供新技术新经验,提供致富路径,加快致富步伐。

3.当地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进入农村

一方面, 要通过一系列可行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懂技术、知识广博的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到农村农业建设;修建硬件优秀设施,网络覆盖面,文化交流站,流动图书馆,促进优秀文化知识传播;深化软件设施改革,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支书、村干部;鼓励优秀人才的知识反哺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当地人才作为农业发展进程的带头人,努力吸引这部分在外打拼,有着良好经营理念,有着实干精神的专研人才回归家乡,帮扶家乡人民一同就业,通过表彰,鼓励人才反哺,宣传农业生产收益大户的先进事迹,引领、推动当地人民就业热情。

另一方面,要注重基层干部培养,特别是村干部的培养。面对农村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县乡如何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这就需要使我们的村干部真正了解当地现实情况及当地根本需求的干部培养,不仅要掌握当地实际情形,还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执政能力建设,要加强处理危机问题的应对能力。同时还需要一批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好干部,在农村的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和进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责任重大,地方基层政府应组织送科学、送技术、送服务于农,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杨善华.城乡家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

[3]张继红.关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 2006 ( 1) : 6- 9.

[4]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