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满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病的关系。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研究组,按疾病分类成两亚组,急性脑梗死52例为研A组,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32例为研B组,同期选自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分析三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及程度不同急性脑梗死两项指标情况。结果 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17.6±2.7)umol/L、(11.4±2.1)umol/L和(12.4±3.6)mg/L、(10.9±3.4)mg/L,均比对照组(6.6±1.3)umol/L和(2.8±2.3)umol/L高;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级两项指标含量比对照组高;且中度两项指标(17.1±3.2)umol/L和(14.2±4.1)mg/L均比轻度(14.9±2.4)umol/L和(8.6±3.3)mg/L高;同时重度两项指标比轻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血管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和预后具有相关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44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91-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我国脑血管病发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比较高,造成患者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重视并加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脑血病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开始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脑血管的早期诊断中,效果良好。为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病的关系。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84例脑血管病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该院诊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研究组,按照疾病的分类分成两亚组,急性脑梗死52例为研A组,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32例为研B组。研A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9.52)岁;研B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9±9.83)岁。同期选自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7±8.93)岁。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急性脑梗死的分级
研A组患者依据我国《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TOAST卒中的缺损神经功能程度分型分成3级,其中轻度(≤15分)24例,中度(>15分且≤30分)20例,重度(>30分)8例[1]。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死、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的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标准相符合,且均经过CT、MRI等辅助检查的确诊[1]。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组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的首次发病者;均了解并同意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者;对照组为健康者。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者;卵巢病变者;外伤或外科手术病史;风湿性的心脏病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
1.5 方法
1.5.1 仪器和试剂选择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仪器为美国的雅培公司生产化学的AXSYM荧光的免疫发光分析仪,其中测定试剂均属于该公司进行提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仪器为Hi7170型自动生化的分析仪,测定中选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酶联的免疫试剂盒等均经Beckman公司进行提供。
1.5.2 实验方法 患者均早上进行空腹状态的静脉血4 mL的抽取,立刻进行患者的血清分离后,并放置于-20 ℃环境中进行保存等待检测。患者的实验血液检测分为3组,选择化学发光方法分别进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应用免疫的透射比浊方法行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2]。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3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化学发光方法和免疫的透射比浊方法测定)情况,以及不同病情分级的急性脑梗死者和对照组的两项指标含量变化情况。
1.7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
2 结果
2.1 3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情况
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17.6±2.7)umol/L、(11.4±2.1)umol/L和(12.4±3.6)mg/L、(10.9±3.4)mg/L,均比对照组(6.6±1.3)umol/L和(2.8±2.3)umol/L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并且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程度不同急性脑梗死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
各病情分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患者两项指标(17.1±3.2)umol/L和(14.2±4.1)mg/L均比轻度(14.9±2.4)umol/L和(8.6±3.3)mg/L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患者两项指标比轻度高,差异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机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属于含硫基类氨基酸,是蛋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依据大量临床研究实践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造成机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尤其对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可经过各类机制造成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脑梗死和脑血病。机制包括促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产生,进而导致血管反映下降;且可产生血管的平滑肌增殖刺激,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同时可促进TXB2的合成上升,血小板及血管收缩的聚集,继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导致血栓和脑血病的形成[3]。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的反应蛋白,是组织损伤和炎症检测的非特异性的标志指标,其中对于过度的炎症负荷意义比较大,但是对于轻微炎症反应效果不明显。该研究中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文献结果相符合[4]。依据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化发展预测中具有重要检测价值[5]。因此,予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脑血病早期诊断和发现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明显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脑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5]。
目前,临床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相关性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杨淼等[6]研究中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能够有效检测和诊断急性脑梗死疾病,并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有效检测病情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该研究中对不同分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得出各分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表明上述两项指标能够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诊断依据。同时该研究发现中度患者两项指标明显均比轻度高,且重度患者两项指标明显比轻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曹传伟等[7]研究文献的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检测意义。关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检测,与脑血病诊断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诊断的相关性和深入价值,需要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8]。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有效进行患者疾病和病情发展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2.
[2] 浦岩柏,宋本华,张聪睿,等.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24(3):174-177.
[3] 周俊山,徐梦怡,陆敏.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5(2):531-533.
[4] 徐丽丽,柳达,文静,等.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2(16):457-459.
[5] 刘晓红,夏菁,周维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24(6):325-328.
[6] 杨淼,汪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TC/HDL-C比值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27(1):547-549.
[7] 曹传伟,禤彩霞,黄载文,等.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后价值评价[J].广西医学,2012,32(7):564-567.
[8] 李艳志,胡定波,任利群,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0,21(3):467-469.
(收稿日期: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