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凤华
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 目的 比较运用针刺与利多卡因阻滞治疗颈背部肌筋膜扳机点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12月MPS患者100例,通过PEMS3.1软件按照1:1的比例获取随机数字,随机将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结果 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次以及治疗后3次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次以及治疗后3次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PPDT与PPT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次后以及治疗3次后PPDT与PPTO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扳机点可降低VAS和NDI,提高患者的压痛阈和耐痛阈,临床效果明显,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颈背部MPS的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疗法;百劳穴;利多卡因
[中图分类号] R2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081-02
[作者简介] 尹凤华(1963.9-),女,山东菏泽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病人麻醉的研究。
为比较运用针刺与利多卡因阻滞治疗颈背部肌筋膜扳机点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收集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12月MP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12月MPS患者100例,通过PEMS3.1软件按照1∶1的比例获取随机数字,随机将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的患者了解该项研究,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针刺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8~64岁,平均(35±9)岁,病史4~16个月,平均(8.1±3.7)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1~67岁,平均(37±11)岁,病史3.4~13个月,平均(7.8±4.1)个月。
1.2方法
1.2.1针刺组嘱患者充分暴露最明显的疼痛部位,由同一受过训练的高年医生一手拇指触摸检查按压查找肌肉的紧张性条索带,按压找出条索带上最明显的压痛点。对扳机点行定量估计:应用压痛阈测量仪,头端为表面积1 cm2的接触头,置于最大的压痛区域上,测量其痛觉阈值。选择测量值比正常对侧点低3 kg/cm2即可认为是异常扳机点。确定后,用龙胆紫标记定位,操作者左手按压已经确认的扳机点不移动,用碘伏常规消毒术野皮肤,右手持针沿手指所压方向进针,当刺入TrPs后,表现为可以观察到LTR,而且此时患者主观感觉有痒痛并会不自觉的说出“有感觉了”,“就是这儿”等字样,后退至浅层,向肌紧张带或条索带结构两侧斜刺。百劳穴直刺15~20 mm,留针30 min。3 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1次和3次后对效果进行评价。
1.2.2对照组确定扳机点,用龙胆紫标记定位,用利多卡因行局部阻滞,每次阻滞不超过3个点,运用0.5%的利多卡因2 mL,每3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次和3次后对效果进行评价。
1.3疗效观察
1.3.1观察指标①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VAS是国际上通用的疼痛评定指标,旨在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②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3]:NDI量表用来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包括疼痛强度、自我照顾、直立、阅读、头痛、注意力、工作、驾驶、睡眠和娱乐共10项,每项6个问题,分值从0(无残疾)到5分(完全残疾),总分50分,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天以及治疗后7、14、21、30 d的NDI评分。
③压痛阈测定:用压力测痛仪进行测量。测定压力疼痛感觉 阈(PPDT)、压力疼痛耐受阈(PPTO)。PPDT是受试者由压觉转为痛觉时的压力大小。PPTO是受试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压力。共测定5次,每次间隔10~15 s,取其平均值作为痛阈。
④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皮下出血,心悸,头晕等症状。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对于服从正态性分布着,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
从表1可以看出,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次以及治疗后3次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和利多卡因均能改善颈背部MPS的VAS评分,其疗效相当。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
从表2可看出,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次以及治疗后3次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和利多卡因均能改善颈背部MPS的NDI评分,且其疗效相当。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
从表3可看出,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PPDT与PPT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次后以及治疗3次后PPDT与PPTO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次和3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和利多卡因均能提高颈背部MPS的PPDT与PPTO,且其疗效相当。
2.4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MPS的特点为受累的整条肌束痉挛甚至粘连,导致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在中医看来都市由于外感风寒所或者是外伤、劳损所引起的气血瘀滞,经络阻滞不畅,不通则痛,长此以往易形成挛缩的肌肉紧张带。
目前对MPS的治疗多是采用去除产生MPS的潜在病因[4] ,或是在MTrP上做一些治疗程序,包括MTrP放松术,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等,减少或者是解除挛缩的肌肉和扳机点形成的环路,对于经筋病的治疗,《灵枢·经筋》提出“以痛为输”的治疗方法,“以痛为输”,即取阿是穴行治疗的方法。Cummings和White[5]对所有用针刺MTrP引起的疼痛缓解作用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回顾,发现在所有用针刺疗法治疗MPS其治疗都可到达缓解疼痛的效果,但是王晶等[6]人认为,MPS表现为整条肌束的病变,单纯的的采用痛点直刺的方法往往很难奏效。
该研究中,针刺通过反复的穿刺来破坏扳机点处,引起强烈的脊髓反射,灭活其感觉神经元,放松紧张带的致痛作用[7, 8],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在针刺之后可以对肌肉产生部分的松解作用[9],目前局部注射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有研究表明, MTrP处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后会引起部分或者是完全的疼痛脱敏作用[10],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抗炎症作用,以广泛的用于MPS的治疗当中。但Hong CZ和Zink W等人研究表明在局部麻醉剂重复肌内注射后,会引起肌毒性及其他问题[11-12],这也是目前临床规定每年最多只能行5次利多卡因注射的主要原因。
研究采用公认的VAS和NDI来进行疗效的评定,并采用压力疼痛测量仪来测定患者的痛阈,客观的评价肌肉的疼痛程度和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该组结果表明,针刺扳机点可降低VAS和NDI,提高患者的压痛阈和耐痛阈,临床效果明显,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颈背部MPS的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Volz MS, Medeiros LF, Tarrago M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pain catastrophizing in myofascial pain[J].J Pain, 2013,14(10): 1140-1147.
[2]Rickards LD.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invasive treatments for activ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2006.
[3]Feise RJ, Michael MJ. Functional rating index: a new valid and reliable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magnitude of clinical change in spinal conditions[J].Spine (Phila Pa 1976),2001,26(1): 78-86; discussion 87.
[4]Hong CZ.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J].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2006.
[5]Cummings TM, White AR. Needling therap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1,82(7): 986-992.
[6]王晶. 傍针刺加电法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11):53-54.
[7]Hong CZ. Persistence of local twitch response with loss of conduction to and from the spinal cord[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4,75(1): 12-16.
[8]Chu J, Schwartz I. The muscle twitch in myofascial pain relief: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other needling methods[J].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2002,42(5): 307-311.
[9]Pringle K.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1999. VoI 1,upper haIf of body. 2nd ed[J].BaItimore,WiIIiams&Wikins,USA, 11-235.
[10]Freeman MD, Nystrom A, Centeno C. Chronic whiplash and central sensitization; an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a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pain modulation[J].J Brachial Plex Peripher Nerve Inj,2009,4: 2.
[11]Zink W, Graf BM. Local anesthetic myotoxicity[J].Reg Anesth Pain Med, 2004,29(4): 333-340.
[12]Amaniti E, Drampa F, Kouzi-Koliakos K, et al. Ropivacaine myotoxicity after sing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 rats[J].Eur J Anaesthesiol, 2006,23(2): 130-135.
(收稿日期: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