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嘉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一科,广东梅州 514031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各计25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再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 结果 对照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0.00%,研究组25例患者中,2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0%,研究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可早期控制胆道炎症,降低胆道压力,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030-02
为进一步研究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以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间所收治的50例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患者年龄在52~75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62.5±3.1)岁。患者发病时间在1~7 d范围之内,平均发病时间为(2.8±0.3) d。患者临床指征为:患者右上腹痛、呕吐;温度>38.0 ℃,有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白细胞计数>15.0×109/L。入院后即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各计25例。研究组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1.8±2.7)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5±0.2) d;对照组中男性共计10例,女性共计15例,平均年龄为(63.7±2.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9±0.4) d。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应用三孔或四孔法操作。根据患者手术情况,7例患者因有胆漏风险术中放置引流管引流。
1.2.2 研究组 患者急诊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术前使用浓度为1.0%利多卡因麻醉药给予局部麻醉处理,以18G穿刺针,经皮穿入胆囊,置入导丝并扩张针道,后将引流管置入胆囊内,超声监测状态下辅助对引流管长度调整,抽取胆汁,接无菌引流袋引流。术后3~4 h后患者腹痛明显缓解,对患者进行动态B超监测,48 h后复查B超显示胆囊水肿均减退,结石出现松动现象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应用三孔或四孔法操作。术中可见炎性水肿程度比对照组减轻,根据患者手术情况,2例患者因有胆漏风险术中放置引流管引流。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0.00%,另有5例患者因腹腔镜下术野炎症水肿严重,结构不清,改为中转开腹后仍难以完整切除胆囊,予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研究组25例患者中,2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0%,研究组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0.7)d,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6±7.2)mL,研究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2±3.9)mL,研究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25),术中留置引流管者予术后48 h后拔除。对照组出现胆漏,为12.00%(3/2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胆漏在术后12~24 h后出现,量约6~10 mL/d,经术中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引出体外,患者未出现全身腹膜炎表现,均经保持腹腔管引流通畅及加强静脉营养支持4~5 d后胆漏停止,胆漏停止后再观察48 h未见异常后拔除引流管。对照组胆漏病例其中2例为中转开腹手术,另1例为腹腔镜下手术,胆漏原因考虑为胆囊残端炎性水肿,结扎线孔胆漏。以上数据对比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
3 讨论
对于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而言,由于炎症严重,往往导致患者胆囊以及肝门部位并发极为严重的黏连以及水肿问题[1-3],此时无论是以腹腔镜方式还是以开腹方式行胆囊切除,都潜在大量的危险性因素[4]。因此,争取时间控制胆道炎症、胆道压力,避免病情的发展[5]。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被证实具有良好的胆道减压效果。该分析过程当中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而言,给予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能够避免急诊腹腔镜切除术潜在的安全性隐患,结合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能够使患者胆囊部位的炎症症状得到及时的控制,将无法耐受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转变为适应症患者[6];其次,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无需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即可。患者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次研究中,研究组25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对降低并发症的确切效果。但需要特别注意在穿刺过程当中,所选择的穿刺点能够避开肝内血管;最后,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炎症尚未完全消除,因而导致术中对于Calot三角的解剖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避免过分游离并显露肝外胆管。同时,离断胆囊管也需要在对颈部以及胆囊管连接变细位置加以确认的基础之上实施,以确保患者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7-8],在特别关注对以上措施实施条件下,确保了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该次研究中数据显示:研究组25例患者中,2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而认为在手术实施中,针对出现Calot三角解剖高难度的患者,遵循以上操作方法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确切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可早期控制胆道炎症,降低胆道压力,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金生,任俊华,李宝,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00例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2):111-113.
[2] 严浩,林刚.54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两种手术方法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204-205.
[3] 曾春辉,王道勤,赵豹,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J].安徽医学,2011(9):1268-1269.
[4] 吴宁,周群,张波,等.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8):849-851.
[5] 赵登秋,张喜成,陈一尘,等.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4):293-294.
[6] 王殿臣,董永红,陈智,等.三结构确认胆囊管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6):406-408.
[7] 张福林,张冠勋,王斌,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16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91-192.
[8] 尹卫民,孙喜太.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2010,38(6):600-602.
(收稿日期: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