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边强
临沧市镇康县人民医院,云南镇康 67770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26例)与手术治疗组(46例),其中手术治疗组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时间、肠坏死率及病死率。结果 保守组与手术组的治愈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肠坏死率、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根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11-02
急性肠梗阻由于发病急且病症变化快,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肠梗阻是肠道内的内容物在通过肠道时受到阻碍造成,造成内容物运行受到阻碍的原因主要有肠壁、腔内机械等因素,血液的运输受到阻碍以及肠道内脏神经的功能失调等因素[1]。现选择我院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保守治疗组26例,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6±4.1)岁;其中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3例肠肿瘤,5例腹外疝,8例肠粘连,3例肠套叠,1例肠管发育畸形,2例肠扭转,4例肠坏死。手术治疗组46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又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23例,手术时机为发病后7 d以内,其中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为(44.2±3.9)岁;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5例肠肿瘤,4例肠粘连,2例腹外疝,5例肠扭转,5例肠坏死,2例肠管发育畸形。对照组23例,手术时机为发病后大于7 d,其中7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45.4±4.7)岁;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7例肠肿瘤,2例肠粘连,1例腹外疝,4例肠扭转,5例肠坏死,4例肠扭转。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临床诊断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70例腹痛、56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66例恶心呕吐、39例腹胀等;患者的体征:68例肠鸣音亢进,5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7例腹肌紧张,19例腹部包块等;
1.3治疗方法
1.3.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针对无肠套叠和绞窄嵌顿疝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肠胃减压、禁食、营养支持、补充循环血量等,可使用中药汤胃管注入合并温肥皂水灌肠的方式恢复肠道的通畅,解除梗阻[2]。另外,抗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可调整电解质、水的紊乱以及酸碱度失衡等现象。在保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变化,若发现患者的体征加重,则立即转为手术治疗。
1.3.2手术治疗 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短期的准备,以补充血容量。根据造成肠梗阻的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若为粘连性的肠梗阻患者,则给予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或肠粘连松解术;若为嵌顿疝患者,则给予疝修补术;若为肠扭转患者,则采取肠扭转复位术;若为结肠肿瘤的患者则采取肿瘤根治手术;
1.4疗效判定方法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有明显缓解,辅助检查显示患者身体各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显示身体各指标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更加严重或有病死情况。辅助检查身体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软件统计,组间的计数资料以及疗效对比使用χ2进行检验。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P<0.05表示差距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26例保守治疗中,总有效率为88.5%,病死率为7.7%,手术治疗组46例中,总有效率为89.1%,病死率为6.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差距均不大,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时间对比
在手术治疗组中,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10.6±3.5)d,出现肠坏死的的概率为8.7%,死亡率为4.3%;对照组中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17.1±4.8)d,出现肠坏死的概率为21.7%。死亡率为8.7%。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坏死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2。
3讨论
急性肠梗阻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体征多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部包块、腹肌紧张等。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较为复杂,且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上常使用腹部平片检查患者肠根阻。一些医院也使用B超检查肠梗阻,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易受肠道内容物的干扰作用而使诊断出现失误。CT诊断又较B超的检查准确率高,除了能诊断出肠腔外积液情况和实性包块外,还能查出造成梗阻的原因,并准确找到梗阻的部位,以便为进行手术提供有效信息。对于患有绞窄性肠梗阻,建议临床给予多种方法诊断,以减少诊断误差。
造成肠梗阻的病因多而复杂,但大多为肠粘连导致。为防止二次手术产生新的粘连,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果或病情加重则考虑使用手术治疗。本研究中,保守治疗于手术治疗在临床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导致梗阻的粘连多种多样,如粘连束带、小肠成团粘连等,一部分患者亦可由于粘连而造成肠扭转、内疝等症状。因此,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非常关键。在本研究中,选择急性肠梗阻起病7天内进行手术在发生肠坏死概率、病死率方面均比7天后进行手术的患者低,且手术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肠梗阻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若患者的梗阻情况较轻时,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但若存在肠绞窄时则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另外,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是治疗的关键,医生应根据患者患有肠梗阻的类型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启峰.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3):11-12.
[2] 刘菊炎,田启维,刘俊,等.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537-538.
(收稿日期: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