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结核57例临床观察

张志文 徐笃明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东营 257300

[摘要]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骨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以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14例骨结核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展开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骨结核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结核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骨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骨结核;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39-02

骨结核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被称为骨痨或流痰,属于阴证的一种,由于该病的发病速度缓慢,症状表现非常隐蔽,在病情出现的早期阶段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表现, 病情通常情况下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多数患者会有寒性脓肿和可穿破皮肤出现,进而形成窦道,对骨关节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1]。本次研究对骨结核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骨结核疾病的患者,抽取其中的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后,各含有57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包括男32例,女25例;年龄18~74岁,平均(43.9±1.4)岁;病程17个月,平均(6.3±1.2)个月;脊椎部位发病患者28例,髋关节部位发病患者11例,肋骨部位发病患者8例,膝关节部位发病患者6例,其他部位发病患者4例;治疗组中包括有男31例,女26例;年龄19~76岁,平均(43.7±1.3)岁;病程1~19个月,平均(6.5±1.1)个月;脊椎部位发病患者29例,髋关节部位发病患者12例,肋骨部位发病患者9例,膝关节部位发病患者4例,其他部位发病患者3例。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 经诊断病情确为骨结核;② 患者年龄18~80岁之间;③ 骨结核患病时间在两年以内;④ 患者选择接受药物治疗;⑤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骨科疾病或结核类疾病的可能;⑥ 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异常;⑦ 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 经诊断病情没有被确诊为骨结核;② 患者年龄不足18岁,或已经超过80岁;③ 骨结核患病时间超过两年;④ 患者没有选择接受单纯药物治疗;⑤ 合并患有其他骨科疾病或结核类疾病;⑥ 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异常;⑦ 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2HRZE/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1次/d,计划治疗一年;治疗组:采用2HRZE/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每天一次,同时口服中药制剂,基本方剂组成为:虎杖、金银花、川牛膝、当归、蜈蚣、天龙、三七粉、红花、炮甲、地鳌虫、制乳没,根据情况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计划治疗一年[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骨结核症状表现消失时间、骨结核疾病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全身情况表现良好,体温水平恢复正常,食欲状况良好,血沉指标正常,局部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没有脓肿或窦道出现,X线检查结果显示脓肿已经完全消失或钙化,没有死骨或已经被彻底吸收、替代,骨质疏松现象有明显的好转;有效:治疗后患者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水平基本正常,食欲状况良好,局部症状表现有显著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脓肿范围明显缩小,部分死骨被吸收或替代;无效:治疗期间病灶静止后又趋活动状态发展,血沉速度明显加快,X线检查结果显示脓肿及死骨量没有减少迹象甚至进一步增大发展[3]。

1.7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年龄、病程、治疗时间等相关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在对比中则采取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结核疾病治疗效果

详见表1。

2.2 骨结核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单纯西药治疗后(18.62±3.29)d骨结核疾病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药物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7.44±3.15)d;治疗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14.07±2.38)d骨结核疾病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药物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2.49±2.53)d。该组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患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显然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3 讨论

骨结核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被称为骨痨或流痰,属于阴证的一种,由于该病的发病速度缓慢,症状表现非常隐蔽,在病情出现的早期阶段不易被发现[4]。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中药方剂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功能,且该方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随证加减用药。临床研究后认为,骨痨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患者久病必然会出现气血凝滞,毒邪深伏等症状,故久病必须将治淤作为基本治疗原则。方剂中的三七、红花、地鳌虫等,主要具有祛癖血、补血、活血、调理气血的治疗功能,蜈蚣、天龙、炮甲、制没药主要可以搜剔病邪,进而导致解毒定痛,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可使患者的血沉速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服用西药进行治疗,而导致产生耐药性或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的患者, 改用该方剂进行治疗,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5]。中药不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任何损伤,不但具有明显的抗痨作用,而且具有扶正,使体质显著增强的功能,这一点是临床上所西药都不具备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骨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中西医优势互补,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对骨结核疾病进行治疗一个最佳选择[6]。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5%,而仅接受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只有70.1%,这一数字能够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在该病治疗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范岚民,樊德明,李金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结核12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10(6):175-176.

[2] 赵小英,曹烨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结核概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197-198.

[3] 刘德久.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结核38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19(7):221-222.

[4] 谭志新,罗欣,王中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结核瘘孔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11,14(4):169-170.

[5] 杨树亮.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结核25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3(8):152-153.

[6] 徐福宁.以抗痨丹为主治疗骨与关节结核332例观察[J].中医杂志,2010,17(6):190-191.

(收稿日期:2014-03-1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