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牟 勇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61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45例PTE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 结果 两组在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PTE栓塞形态、部位、分期及间接征象,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血栓栓塞

[中图分类号] R81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003-02

[作者简介] 牟勇(1976.2-),男,四川富顺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放射诊断。

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临床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症病情凶险,致死率高达30%,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施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1]。随着CT技术和后处理软件技术的发展,使肺血管成像成为可能,为此现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45例PTE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肺通气/灌注(V/Q)显像作为对比,以评估CT检查对明确PTE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拾的4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8~72岁,平均(53.8±2.5)岁;病因:妊娠生产所致6例,不同程度下肢静脉曲张14例,近期有胸腹部手术史11例,原因不明者14例;临床表现为突发胸闷37例,气短25例,呼吸困难14例,咳嗽22例,咯血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VQ显像,其中将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作为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影像学检查前先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呼吸困难者指导其平静呼吸。采用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检查,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一次屏气状态下从足侧向头侧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肌水平,层厚2.5~3.75 mm。扫描参数:电压120~140 kV,电流250 mA,准直0.5 mm×16~1 mm×16,螺距1.5,机架旋转时间0.5s。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对比剂,剂量为1.5~2.0 mL/kg,于肘静脉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入碘海醇,剂量为100 mL,注射速率3.0~3.5 mL/s,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5~25 s后开始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进行1.25 mm薄层轴面重建处理,重建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以得到完整肺动脉期图像。

将采用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作为对照组,具体操作如下:仪器为GE 7100A双探头SPECT仪,配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肺灌注显像操作时,在双下肢推注99TCm-聚合白蛋白120~185 MBq,10 min后将对双肺取前后位、左右侧位、左右前斜位、左右后斜位及后前位行肺灌注显像;隔日行肺通气显像时,采用99TCm-DTPA1.11~1.295 GBq经超声雾化为气溶胶以吸入患者肺中,吸入后取仰卧于大视野γ相机探头下,图像采集及体位与肺灌注显像相同。

1.3 图像分析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若发生充盈缺损、血管闭塞等征象,则判断为PTE[2];参照《肺栓塞诊断前瞻性研究》(PIOPEDⅢ)的诊断标准,将分级为高度可能行判定为PTE[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两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

两组在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2.2.1 累及范围 4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共累及218处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右侧155支(71.1%);左侧63支(28.9%);上肺动脉及分支84支(38.5%),下肺动脉及分支134支(61.5%);主肺动脉8支(3.7%),左肺动脉25支(11.5%),右肺动脉40支(18.3%),叶及段动脉145支(66.5%)。

2.2.2 直接征象 中心性充盈缺损49支(22.5%),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86支(39.4%),附壁性充盈缺损44支(20.2%),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39支(17.9%)。

2.2.3 间接征象 4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间接征象表现为:①栓塞处肺窗显示局部肺纹理稀疏20例;②肺叶和胸膜下区肺梗死灶34个,其中多发12例,单发8例;③胸腔积液18例,多为少量积液;④中央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扩张7例。

3 讨论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使CT图像分辨率得以明显提高,对肺动脉各级分支能细化显示,可判断病变范围、程度及病程长短,并可显示管腔狭窄程度或是否闭塞,及肺动脉壁的形态变化,进而对肺动脉血栓栓塞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4-5]。目前临床常以肺动脉造影作为PTE的诊断金标准,但临床创伤性较大,患者耐受性较差,且具有一定风险性,临床不能广泛应用,因而临床常采用非创伤性检查[6]。据于红研究结果显示[7],放射性核素一般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临床检出率较低;而CT增强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及临床检出率均较高。该文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4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经CT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为84.4%(38/45),灵敏度为89.2%,特异性为74.3%;V/Q显像检出率为57.8%(26/45),灵敏度为71.2%,特异性为61.1%。该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均提示,CT增强扫描可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能准确检出PTE。另该研究显示:PTE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以多支、多级动脉受累的部分充盈缺损,栓塞范围以右侧居多,占71.1%;下肺动脉及分支居多,占61.5%;分布于肺叶及段动脉居多,占66.5%,分析是与右肺动脉较长,且位置较低,栓子随血流易进入右肺动脉和下肺动脉,且周围外周肺动脉管径相对窄小,栓子易于滞留。结果表明,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出PTE累及的部位及范围、栓子的形态和栓塞程度。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与该文研究均提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和临床检出率较高,分析是由于因PTE本身大小及形态迥异,肺动脉腔内密度不均匀,在肺动脉分支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而通过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可直接显示PTE的直接征象,如栓塞的部位,栓塞的大小、形状,有无钙化、血管内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及管壁增厚、血管狭窄等[8~9];另外,由于肺动脉内栓子与周围血液密度相近,部分病灶难以直接显示,但肺动脉血栓栓塞可造成肺组织和心脏发生继发性改变,为此可经多层螺旋CT于肺窗和纵膈窗增强扫描,通过观察PTE的一些间接征象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检出率、敏感性较及特异性[10-12]。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PTE栓塞形态、部位、分期及间接征象,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监测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宗辉,郭明.1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诊治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2, 17(5):340-341.

[2] 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等.介入治疗巨块型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 : 1343-1345.

[3] 张岚,吕磊,吴华伟,等.宝石CT对肺动脉栓塞后患者肺实质血流灌注的定量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01-3204.

[4] 唐彩华,贾晓娟,姜萍.肺通气/灌注显像联合增强CT诊断肺血栓栓塞症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2):159-161.

[5] 马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36) : 103-104.

[6] 韩秀华.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26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 :45.

[7] 于红.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8-59.

[8] Schoepf UJ,Costello P.CT Angi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state of the art[J].Radiology,2004,230(2):329.

[9] 袁梅,刘许慧,俞同福,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对肺栓塞治疗效果的定量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4):504-507.

[10] Patel S,kazerooni EA,Cascade PN.Pulmonary embolism:optimization of small pulmonary artery visualization at multi-detectorrow CT[J].Radioology,2003,227(5):455.

[11] 郭莉莉,赵凯军,郑美娜.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78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273-274.

[12] 江明宏,郭海乎,黄雄,等.肺栓塞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1):37-39.

(收稿日期:2015-01-2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