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高等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瘾问题探究

滕昱(浙江科技学院)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5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数的71.8%,其中19-24岁青少年网民占45.5%,大学生网民周上网时长为25.1小时。而根据统计,健康上网的总平均时间为每周9.30±0.62个小时。田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网瘾少年从2004年的400余万到2009年已增长至2400多万,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络成瘾比例高达14.1%。D1目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业中断(包括休学、退学)80%以上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网络成瘾现象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日趋严重的问题。

一 网络成瘾及其对大学生的危害

网络成瘾(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或网络过度使用f Intemet Overuse)。按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网络成瘾(IAD)是指:由于过度使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带来的快感会一直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由美国精神病专家伊凡·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最早提出的网络成瘾定义(因为网络过度使用而造成沮丧,或是身体、心理、人际、婚姻、经济或社会功能的损害可以看出,长时间不合理使用网络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根据Caplan、Davis、Young.雷雳、牛更枫、贺金波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网络成瘾的神经科学、冲动控制、大脑、成瘾结构等的研究,认为网络成瘾与认知加工功能、感觉功能、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短时记忆能力以及决策能力下降相关,且会导致功能脑区出现异常。

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特点,笔者认为,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对身体功能的损害;认知发展受阻;情感障碍;学业荒废;人际关系受阻。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

由于网络成瘾的群体不同,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过程(知情意)特点及心理需求特点,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

大学生由于心理过程、社会环境、生理发展的特点不同致使其网瘾发展的心理轨迹不同,总体上经历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网瘾萌芽时期,猎奇网络行为发生,认知偏差形成:网瘾维持时期,失范网络行为发生,情绪情感迷茫;网瘾成型阶段,恶性网络行为发生,意志品质弱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严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大学生亦是如此,而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又恰好提供了满足上述需要的可能。笔者根据需求对象导致的致瘾对象不同,把成瘾类型分为以下四种: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信息成瘾。

三网络成瘾心理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是网络使用者个人特质与网络时空交互作用的结果。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是低准入、无制约、无限扩张的空间,各种思想都可以在此交汇。正因为它的虚拟性,网络使用者可以隐藏自身的真实信息,从而避免面对面交流的陌生和焦虑感,获得安全的需要,同时每个网民在这个空间中相对平等,可以即时交流,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同时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高涨的特点,他们渴求了解自己,希望被认同、支持和关注但同时又有对自我的怀疑,对父母权威的怀疑,自控力偏低,难以有效建立自我监管和调节模式,辩证思维还未成形,看问题容易片面、极端化,对自我评价标准单一,往往以成绩论英雄,缺乏包容自己不完美一面的能力。

由于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不能被满足,网络自然成为补偿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可以在其中寻找信息、化解不良情绪,获得社会支持等,上网心理链的原始驱力形成。随后,实现了情绪释放和种种快乐体验,他会在以后需要时本能寻求网络,其行为不断被强化,反复强化的结果是使个人心理开始出现变化,产生耐受性,即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重新获得情绪兴奋。但持续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是使个人的实际生活受到影响,个人尝试矫正网络行为的同时出现戒断综合性反应,欣悦感的情景记忆被暂时抑制,神经系统和心理功能部分失调,产生一系列负面的身体和精神反应,面对此种情况,如若个人采用“退避一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会更加困惑和茫然,至此又回到网络空间。网瘾的心理链就此形成,并不断在行为强化中巩固。

四高等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瘾的协同治理

1 加强大学生网瘾干预管理

高校应该宣扬健康成功观,改变学校教育中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单维评价体系。此外,高校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看待和理解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而导致消极情绪。教师应协助学生制定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指导和反馈,直至目标实现。

2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从统计结果来看,网瘾测验总分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成正比。会支持较低的学生期望通过网络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因而更多地通过网络与陌生人展开互动来获得社会支持,而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角色包括父母、老师、同学。

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的家庭亲密度能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父子依恋中的父子信任和母子依恋中的母子疏离可以分别负向和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国内网瘾者家庭的矛盾冲突较大,支持力量不足;国外的家庭对网瘾的子女持更包容的态度,家庭教育更具弹性。国内有些家长不了解互联网而一味对孩子的上网活动严加监管,使得亲子矛盾更加激亿,进一步加深双方的隔阂,从而导致青少年对互联网更大程度的依赖。此时,父母不仅应该适当地增补互联网知识,学会得体监控孩子上网行为,而且更应该转变消极的养育方式,创造平等、尊重、温暖的家庭关系,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避免沉迷网络的治本之策。国内的家长往往缺乏这类教育知识及技巧。另外,研究也从另一方面表明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的家长更关注教育的价值,更愿意为孩子提供学习方面的建议和帮助,这样使得大学生在成熟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业目标做更理智的决定。

3建立高校网瘾人群预警机制

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格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基础因素。GJ. Meerkerk等人在分析网络依赖和冲动性时发现:有冲动性特质的人,在使用网络时更难自控,是网络依赖的易感人群,AndrewJ.Mottram等人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网络成瘾的因素,结果显示冲动性是预测网络成瘾的因素之一。黎、包祖晓、平凡、周宗奎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孤独感很可能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的易感性人格因素。学者倪晓莉等人认为内向、孤僻、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网络依赖。Loytsker与Aiello认为,社交焦虑度高的人更容易沉迷网络。此外寻找刺激、变化、复杂体验的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

总体来说,具有孤独感、冲动性、内向性、抑郁性、社会焦虑等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网络成瘾。高校应该密切关注这类人群,有效建立网瘾人群预警机制。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