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反思——基于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

李欣忆,徐晋波,凌翔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结构包括认知自我、认知工作世界、权衡决策三个方面。认知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和重点,涵括了对自我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的探索。当前多数探索工具和方式都源自于西方的职业规划理论体系,直接应用于自我认知时,易得出表层的特质结果。根据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自我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概念存在差异,且根源性的自我概念会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众多方面。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自我概念对职业生涯规划中兴趣、价值观、决策产生的影响,反思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的本土化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概念;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1-0052-02

[收稿日期]2014-11-06;[修回日期]2014-12-12

[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2055)

[作者简介]李欣忆(1983-),女,山西大同人,兰州交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个性、智力、能力、兴趣以及环境等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综合整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与权衡,以便确定职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从而较好地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的过程[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五六十年代时,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和生涯发展理论。后来多位学者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在综合了人职匹配理论、发展理论及决策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后,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局面,而是形成了一种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不同的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而东方和西方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自我概念也是有别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概念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和核心在于自我认知,作为根源性的自我概念的不同会造成自我认知的差异,进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过程。因此,如何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本土化、更能为中国环境中的学生所接受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而自我概念,因为其根源性质,更可能成为本土化路径中的一个开拓点。

一、“自我”概念的文化相异性

在文化心理学领域中,将文化模式大致区分为两个类型: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的典型是西欧和北美等国家,其特征在于强调个体的独特性、独立性、自我选择性以及个体与他人、群体的不同等;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则为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强调群体的存在,群体中所有人的和睦关系、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注个人为集体利益所做的牺牲、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义务等[2]。

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群体内“自我”概念的深刻同化,导致“自我”成为极具文化相异性的核心概念。“自我”在心理学里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认识、情感及由此产生的意向[3]。

在个体主义文化中,“西方人”的自我概念以自我独立和自主为特征,人们被潜移默化的要求成为独立的自我,并确立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质;而在以东方国家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条件下,个人的“自我”并非独立的,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不是那么截然分开的,自我同他人相互依赖,在自我的概念中,“我”的疆界富有弹性,一般都会将“我”扩大到与“我”有特别关系的“他人”,共同构成了一个群体(如家庭),这种“自我”是群体和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是一种包容式或依赖式的自我,并非一个独立的、有着固定疆界的精神实体。因此,杨国枢提出的自我四元论认为,华人与其生活环境的互动方式主要是社会取向为主[3]。这些“自我”的特征目前已有了充分的神经脑科学证据,表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我”激活的脑区存在差别,例如个人主义组的VMPFC激活在进行一般性自我描述时显著高于情境化自我描述,集体主义组的激活则在情境化自我描述时更强[4]。

二、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循环流程包括认知自我、认知工作世界、权衡决策三个方面。认知自我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和重点,涵括了对自我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等的探索,而这些关于自我的特质,都是源于根源性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会对兴趣、性格、价值观等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兴趣探索——社会型比例高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自我探索部分中,兴趣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兴趣探索的课程中,最常使用的评价量表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该测试工具是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做出的,将职业兴趣类型按人格特质分为六种: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5]。

根据课堂开展情况及测试情况发现,我国的大多数大学生得出的霍兰德代码中,以S(社会型)作为首要兴趣或者代码中包含S(社会型)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集中类型。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解释,S(社会型)代表的兴趣是喜欢与他人合作,热情关注他人的幸福,愿意为他人提供服务,喜欢从事教师、护士等社会性助人互助协同性职业。

根据前述的中国文化下自我概念的特征可知,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依赖性和社会趋向性居多的。那么霍兰德的这种S(社会型)是否真的代表了大学生真的具有社会型取向的职业兴趣,还是仅仅因为文化的影响而具备更多的社会取向?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二)价值观探索——价值内涵的差异

价值观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到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价值观体系来自于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五个层次(后来又划分为七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工作与生活中所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它们就会在生活中反映为我们的价值观。

前文已述,集体主义文化条件下的自我不是独立的自主的,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凑的群体。个人的自我仅仅是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人们更关注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注重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个人的需要满足不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依赖他人的提供,否则就会被别人看作“自私”,影响自我同他人的关系。因而自我的内在价值、独特品质、潜能不是强调的中心,个人行为目标不是弘扬自我的独特性或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是更关注群体利益和群体目标,因此中国文化下学生们的价值观选择更倾向于家庭、社会等群体价值实现[2]。那么,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核心的价值观探索是否适用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呢?中国学生所选择的“自我实现”价值观是否和西方理论的“自我实现”内涵一致呢?

(三)决策——自我选择的局限

在经过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准备环节之后,所有收集的信息将为决策环节做出贡献。在西方的大多数决策理论中,例如CASVE循环等,几乎没有他人影响或者考虑家人意见等要素,其核心在于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权衡分析,理性的逻辑和认知等因素。

然而我们经过访谈和问卷经常得到的大学生的答案则是:会遵从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意见去选择专业以及职业。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行为的决定因素会更多在于社会规范、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或者道义与责任,与群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在维护群体的一致性方面做出贡献。若个体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出现不一致,个体更倾向于放弃自己的目标,或者群体的规范迫使个体放弃自己的目标以便维持群体的团结、紧凑和一致[6]。所以在使用西方的一些诸如“决策平衡单”等方法让学生做出的决策,很有可能在与其家庭期望发生冲突的时候被放弃。那么,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次决策中,我们应当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选择选项,而是如何引导学生更多的去权衡这种群体压力和自我选择。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引入我国时,大多是直接引荐国外成熟理论和教学模式。但是,文化背景、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性使得相当一部分理论并不具有普世价值性,不能直接通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学生教育。因此,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移植“排异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时期。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参考文化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重点考虑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性所造成的测试数据的偏差,以便对各种测试工具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得到准确而根源性的个人特质。当然,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紧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不断进入,新时代的学生也必将具有更复杂的文化影响、更多元的价值理念。因此,研究者应当紧密关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不断发展思考,创造出更符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发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辉.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63-65.

[2]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7(5):1032-1036.

[3]侯玉波,张梦.对中国人自我结构的理论分析[J].心理科学,2009,32(1):226-229.

[4]刘将,葛鲁嘉.文化对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5):127-133.

[5]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汪晓]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