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国 (南通理工学院)
据教育部(截至2013年6月21日)最新统计,全国2198所普通高校中,民办高职院校有424所。[1]民办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也逐渐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但近几年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发现,现在招录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部分学生厌学,这种现象如任其蔓延,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就民办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矫正对策做一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诸种不良现象分析
近几年,随着生源的逐步萎缩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招生的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开始,江苏省在部分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院校中,实行注册入学的政策,即只要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选测科目合格,就可申请注册入学,降低了入学门槛。尽管如此,许多学校还是招不满学生,有的学校面临停止办学的窘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来考察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引发一些思考。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透视
首先,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学习基础差,制约其今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民办高职院校都存在,但因校、专业、年份、生源性质的不同又有差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缺乏必要的积累,势必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其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优良学风难以建树[2]。民办高职院校良好学风的形成还需时日。大到学校的校风、系风,小至班风、宿舍风气,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中相当比例的学生被人们认为是差生,他们学习不好并非智商低,而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导致,如怕吃苦、懒惰、缺乏恒心和毅力等,喜欢投机、走捷径。民办高职院校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就学的空间,但也给管理者、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创设出一条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途径,显得十分重要。
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管理者、教育者的理念和手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塑造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尽管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就是这些学生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讲,也是香饽饽。在办学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管理者、教育者经常陷于两难选择:对学生严格管理,就会流失生源;不严格管理,放任自流,则会自毁长城,办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学生成人,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第一要务,再教会学生先进的技能和技术,只有这样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
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厌学现象古已有之。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当中,厌学情况比较突出,有其复杂的原因。
第一,学生个体因素。主要指学生本人对学习的目的、态度及学习的方法等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问题,有部分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时基础就比较差,就有厌学现象,到了大学更明显。另外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的选择盲目、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有的学生是家庭逼迫来就读,还有的学生寄希望于混张文凭,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是抱着玩的心态来学校。在专业的选择上许多学生也未经过慎重思考,没有把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走向及个人的兴趣、特长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第二,学校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薄弱、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欠佳,学校学习气氛不浓厚,对学生的管理还不完善、课程设置及内容不合理,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不足等。原本学生希望到大学感受全新的环境,感知浓郁的大学文化,但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使得他们的厌学情绪加剧。
第三,家庭方面因素。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教育氛围、教育理念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在孩子高考失利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后,期望值就变成了零。这种落差导致家长没有期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失去。另外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还有就是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表现在专制、缺乏责任和爱心、溺爱或充满矛盾的家庭,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学习意志力薄弱,容易诱发厌学情绪。
第四,社会方面因素。从宏观上讲,民办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往往使学生受到冷落和歧视。这种偏见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社会就业环境的压力。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种竞争也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学历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另外无处不在的关系网也使得家有关系的学生感到学无压力,无关系的学生学习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再有就是不良的社会风气,给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金钱”“关系”至上,崇尚权力。部分民办高职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二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造成民办高职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建立立体的教育体系,全方位帮助学生,减少或降低他们的厌学情绪,最终解决厌学问题。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
首先应从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人手,正确进行自我剖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让其内心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人手。从教师方面来讲,在教学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尽早地了解和走进自己所学的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寻求解决专业技术上的问题,从而产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从学生方面来讲,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主动参与探索和体验。学校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
2 学校方面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环境[3]
第一,要狠抓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民办高职院校要得到社会认可,优良学风必不可少。许多民办高职院校以“校训”的形式把学风确立下来,这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更要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学生的行为规范、精神面貌等体现出来。学校要采取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考勤制度、成绩统计制度和考场管理制度等,尤其是考试管理制度,以考风促进学风、教风,杜绝他们的投机和侥幸心理,树立诚信意识。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取决于管理、教学、辅导员三支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第一要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民办高职院校应着力打造一支专职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最理想的选择。“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深人生产第一线,熟悉本专业的生产现场和作业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培训和自学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考察、学习,从而获得一线实践经验,使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
第三,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用爱心唤醒学生。众所周知,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中、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家长、老师乃至同学的训斥、鄙视和嫌弃,自惭形秽,缺乏自信。因此,这些学生更需要温暖、关爱和尊重。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要最大限度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学生多了解、多关心、多观察、多谈心、多找闪光点,少告状、少批评、少发火、不歧视、不放弃,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第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施教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和自主学习,以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当中产生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创造欲。
第五,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实习实训,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民办高职院校主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必须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结合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内容。在调整之前要进行社会需求分析、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现状分析,应使设置课程既要满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适应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增设一些新兴课程,改进优化传统课程,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增加相应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或实验操作室,让学生在高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操作,熟悉本专业的主要设备和工具,进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或向老师请教,能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厌学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就业指导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也极具重要意义。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各种职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就业去向,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增强学习动力具有现实和长远的作用。
3 提升家长素质,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实践表明,家庭在孩子的成功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日新月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多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教育方式,给予适当的期望,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给孩子创造积极向上、崇尚知识的家庭氛围,他们耳濡目染,对学习也会逐渐喜爱。另外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与学校沟通少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不利,因为这些学生自控力差、行为习惯差,更需要家校双方经常交流沟通,让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学生的工作。
4 号召全社会有识之士齐抓共管,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生态系统,其环境的优劣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社会各界应重视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合理评价,加强对其正确的引导,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观念,全社会都重视和关注民办高职教育。要消除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厌学,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首先要纠正社会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对民办高职教育的偏见,树立重视民办高职教育、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让学生觉得学技术有用、学技术吃香。其次要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通过大众媒体积极宣传民办高职教育,帮助社会各界了解民办高职教育,消除对民办高职教育的不正确认识。
第二,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民办高职教育良性发展。民办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准确定位,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自身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专业实习、军训、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支持鼓励民办高职教育,提供宽松环境。这方面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将私立高校划分为赢利性与非赢利性的做法可资借鉴。
第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学校要同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改善学校周边的环境,取缔不法网吧、歌厅、录像厅等娱乐设施场所,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多建立一些电子阅览及加装具有网络屏障功能的上网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良好监管和指导的绿色网络环境。新闻传媒要尽到社会责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刊发正面、积极、向上的力作。
第四,民办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拓宽渠道,增加就业。社会各界应大力支持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尤其是企业界,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企业与学校要尽可能进行合作办学,无缝对接,实现“订单培养”,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双赢。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厌学现象,已非个案。通过对江苏省内几所民办高职院校的调查并借助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到关于这一话题的许多信息,得出结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是可以矫正过来的,关键是选准突破口.找准问题的症结。当然就具体情况来说,各学校、各专业、各个不同时期乃至各个学生厌学的原因、程度、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当务之急,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讲就是要动员广大的教师沉下心来,改变不适合民办高职教育特点、不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帮助他们学好技术、成才成人,更好地立足社会。当然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民办高职的学生也要尽己所能,积极予以配合。按照这一思路,只要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厌学问题就不是什么大问题,遏制乃至根治这一顽疾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3年6月21日)[EB/OL].(2013-06-21)[2013-08-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306/153565.html.
[2]姚丽霞.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现状调查及成因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16-18.
[3]冯志.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28-31.
高校发力于非遗文化的“传”与“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高校如何作为?
刘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保护与传承的理念和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在保护方面可以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现在提倡的生态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从技术层面而言,博物馆保护、数字化保护等也都是必要和有效的保护措施或辅助手段。就技艺而言,除传统的口传身授之外,利用高校现代化的教学和传播手段传授传统技艺事半功倍。
季铁:高校中有不同的队伍都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有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新闻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比如,运用设计学知识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将文化研究对象还原到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社区”中,然后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角度构建基于网络和社区的“地方性知识平台”,组织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和跨学科设计团队等机构共同参与,通过设计使非遗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并适应“当代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刘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导;季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导)
一摘自《中国教育报》2014年0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