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华 王玉新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省衡水市0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5月我院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行质量控制方法,并随机抽取480例尿液检验标本,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常规方法,统计两组标本的检测合格率,并分析原因。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得知,尿液标本合格率受样本污染、标本量少、标识错误、超时送检等因素是影响对照组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各占百分比分别为28.12%、27.58%、16.93%、20.64%。),实验组的不合格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方法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尿液;常规检验;合格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大量尿液分析仪的出现,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已成为临床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步骤[1-2]。所以做好临床质量检测工作十分必要,可以有效保证尿液质量,提高工作效率。2011年3月-2012年5月我院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行质量控制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整理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5月我院临床尿液实行质量控制方法,抽取其中480例尿液检验标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0例。其中观察组男132例,女108例,年龄22-58岁,平均(32.5±1.2)岁;对照组男119例,女121例,年龄23-56岁,平均(31.6±1.5)岁。比较两组标本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统计对照组标本的尿液检测不合格率及其影响因素
就对照组标本共240例进行常规性的检测,发现标本不合格的占总标本数的9.58%,导致其不合格的因素有:标本受到污染、标本量较少、超时送检、标识错误等。
1.2.2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与实施就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制定其岗位操作流程,具体方法包括采集、运送、对接及退回等。规范填写保证申请单、检验单等,保证其内容的完整,相关工作人员依据患者疾病需要和检测指标采集标本,以反映患者真实病情。采集标本之前嘱咐患者注意适当休息,避免服用与尿液检测结果相冲突的食物、药物等。并统一标本采集容器,按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逐一放好标本次序,标本采集后的2h之内宜送去检验,与患者检验申请单逐一核对清楚,防止不必要的差错,影响检测进度。
1.3效果评定
分别统计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原因。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法用X2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检验分析后得出,对照组标本的不合格率为9.58%,其影响因素为样本污染、标本量少、标识错误、超时送检等,各占百分比分别为28.12%、27.58%、16.93%、20.64%。
(2)对两组标本尿液的不合格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标本的不合格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标本的9.5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采取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对临床尿液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其操作步骤简便、报告速度快、无损伤等优点,通过对尿液检测前的标本采集、运送、交接、保存等流程,使得标本的化学物质及成分不太稳定,所以宜在2h内送去检验,并做好尿液常规检查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提高标本的检验合格率[3-4]。为了加强尿液标本检测工作,应对尿液分析仪进行仔细检查分析与测试,仔细核对各项检查与校正工作。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与管理制度,定期安排相关人员检查尿液分析仪,避免因不必要的差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提高检验质量,做好检验前后的准备与核对工作,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患着利益,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行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合格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彭海英.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37,239.
[2]林一民.尿液常规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重庆医学,2004,33(7):1097-1099.
[3]李长殷.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75.
[4]戴泓厚.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