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实践教学方法新论
关键词:文选 双回单法 研究成果 方言
大学古代汉语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教学过程中也是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教授,但囿于课时的限制,大部分文选无法讲授完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提高,为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可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阅读他人论文,了解最新学术动态,自己试着撰写小论文,初步了解写作汉语言文字学论文的一些技巧。
古代汉语一般学校都是每周4课时,可把每周课堂教学变为3课时,为固定教学;另外1课时为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期。具体来说,可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实践。
一.指定每单元需要自学的文选篇目
在每一单元学习伊始,即布置某一篇或几篇该单元文选及课外相关文选为自学篇目,请学生于课外自学。具体自学过程分“三步走”逐步深入:第一步,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教材注释疏通字词,大体理解文选内容。第二步,学生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进行讨论。提倡“问不在高,有疑即问”,师生沟通大大增加,同时引导学生互答,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思考。第三步,教师将本篇中特殊语言要点及重要虚、实词均进行说明并提供参考译文。同学在前两步基础上,重点把握特殊语言要点字词,并参考译文,逐句疏通,进而达到熟练翻译的要求。
这一“三步走”实践贯穿课程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思结合” 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每一步均留一定的时间间隔,让学生完成该步任务。尤其是第二步,学生自由提出自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之间互答讨论,教师针对问题及学生的讨论,再进一步给予回应。自学这一教学实践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现问题后提出并讨论,比课堂的精讲要全面、更深入,有利于发掘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各个击破,深化理解。
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学习江淹《别赋》时,笔者就“耸渊鱼之赤鳞”句中“鳞”和“赤”字的解释就曾引导学生讨论,郭锡良、唐作藩、王力、朱东润、沈祥源、王茂福等人也将“鳞”字释作“鱼”,笔者认为可以商榷;关于“赤”字,笔者从其引申脉“络大火(本义)—红色—赤子—露出”以及方言的运用上引导学生推断此词应该作动词解而不是形容词“红色的”。[1]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看待教材上的解释。
二.阅读课外相关文选类补充材料并研讨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期刊论文等材料,供学生扩展学习。比如每单元文选中一些字词句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就选取相应的讨论文章,让学生对照教材的说法,加以比较,进而思考哪一种理解更合理。这些材料的补充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其思路,将“学术研究”的意识逐渐渗透到学习中。这些材料的阅读,对学生如何做读书札记、如何思考古汉语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小论文写作等诸多方面大有“启思”的裨益。
比如,笔者在讲授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相关论文时,重点提到明代也有一部佚名的《搜神记》,见于《中华道藏》,其中有一段文字可以作为同学们校注古汉语典籍的尝试。这段文字如下:“法施民,劳定国, 勤事,御灾捍患,及山林川谷丘陵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2]
笔者从难认的“ ”字开始,提问学生这是个什么字?然后告诉学生最简便的方法是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找出类似的语句。学生做了前期的工作后,笔者向同学交代,这段文字出自《国语·鲁语(上)》的一篇文章,《古文观止》收录时将其定名为《展禽论祀爰居》,与《中华道藏》对应的一段文字是:“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3]
孔颖达给这段文字作疏云:“‘法施于民则祀之’者,若神农及后土、帝喾与尧及黄帝、颛顼与契之属是也。‘以死勤事则祀之’者,若舜及鲧、冥是也。‘以劳定国则祀之’者,若禹是也。‘能御大灾’及‘能捍大患则祀之’者,若汤及文、武也。”[4]
由此,同学们不仅可以对应出“ ”即“死”字,也可了解先秦的祭祀规则,也可由这则材料加深对柳下惠的认识。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出身于鲁国公族,为鲁孝公五世孙,隐公时得以“展”为氏。有人说他的食邑在柳下,也有人说他住在柳下,所以《庄子》及《战国策》又称他为柳下季。“惠”字是他的私谥。这种由此及彼,窜入文化故事的方式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要善于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贯穿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贯穿到课堂讲授中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概括和归纳。要善于利用教师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双回单法,是古代汉语词语训释教学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经过相关转换把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语素,用其中一个人们容易了解的语素(或者是以这个语素为核心意义的双音节词)作为释词去解释古文中的被释词。”[5]这种方式在古代汉语课本中有很多运用,《吕相绝秦》中有“文公躬擐甲胄”,“躬”一词的解释可用“躬亲”中的语素“亲”来解释,就是“亲自”,躬=亲。“躬”作“亲”讲,古文中常见,如《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南齐书·高帝纪上》:“躬擐甲胄,视险若夷。”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用今天的词语“短促”中的语素“促”解释“短”,适得其义,短=促。
利用双音节词中的一个语素解释另一个语素,在教师要求学生看的《说文解字》中有很多体现,比如:计,会也、筭也;调,和也;警,戒也;谧,静语也;设,施陈也;护,救也;谢,辞也;讴,齐歌也;咏,歌也,呼,召也;迓,相迎也;谤,毁也;诽,谤也;诅詶(咒)也;误,谬也;谑,戏也;訆,大呼也;喧,哗也;谎,梦言也;诈,欺也;诉,告也;谴,谪问也;让,相责让;诘,问也;音,声也;响,声也;奉,承也;弄,玩也;共,同也…… 四.融方言于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将当地方言与古代汉语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方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在全国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佐证,比如信阳方言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例证。信阳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南北交界的地带,这种通常是语言自然过渡、南北交融和相互渗透的地带。其方言中有“着[么子]”一语,比如他们常说“着[么子]子打”“着[么子]给人家钱”“着[么子]搞”“着棍子打你”,此“着”字古已有。韩愈《遣兴》“莫忧世事兼身世,须著人间经梦间。”白居易《还李十一字》“病来唯着杖扶身”,曹唐《小游仙九十八首》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光向天迟”,《夷坚丁志》卷一《南丰知县》“翁叱曰、著棒打,仆从举梃乱击”,这些“着”字都解释为“用”,正如信阳方言同。再如河南、四川中的“触”,方言中至今保留着牛羊等动物用角抵触的涵义,正如《说文·角部》“触,抵也。从角,蜀声”解释相同。《墨子·明鬼下》有“羊起而触之”用的就是这个意义。还有一些方言词在多地使用,使用它们教学能引起更多学生的共鸣,如河南、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常用的方言“嗍”,《类篇·口部》音色角切,训“吮也”。而“吸吮”义《说文·欠部》本作“欶”,后又加形作“嗽”,如《汉书·佞幸传·邓通》:“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而“嗍”则为后来更换声符的异体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七《疗猘犬咬人方》:“先嗍却恶血灸疮中。”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上述两方面内容均列入课程考查范围。考查包括两方面,一是讨论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的主要考量内容,二是自学及研读内容列入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查范围。如此,课外教学就无法被忽略。这种校释放在课堂, 也许只能够讨论少数几个问题,但是放在课外实践,它的作用就大了。每周学习相应的内容以及参与讨论,时间可能是集中的,也可能是零碎的,但综合起来,学生所学习的时间一般都要超过1课时。这种课外自由学习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更能促动学生去主动读书。
参考文献
[1]包朗,屈玉丽.《别赋》“耸渊鱼之赤鳞”句“鳞”字义辨[J].兰台世界,2013(25):154.
[2][明]佚名.搜神记[M].张继禹.中华道藏(第45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17.
[3][清]吴楚材,[清]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M].长沙:岳麓书社,2012:77.
[4][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2372.
[5]包朗,李榕.古汉语词语释义新模式——双音节词回溯单音节词模式引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3):135-13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度“本科教学工程”《<古代汉语>词语教学方法新探——双音节词回溯单音节词法》(项目编号:RWJG1408);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度招标课题重点项目《文化安全视阈下新疆柯尔克孜族伦理文化传承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0113B03)。
(作者介绍:包朗,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历史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