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医学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基础医学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前提下,学院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依托综合大学学科优势,已经初步建成了新型交叉学科。但是在学科发展水平、师资队伍结构、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从几个方面论述,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
关键词:本科生队伍建设
(一)本科生教学工作
(1)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大学培养机制,明确目标,加强岗位培训,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教案及案例撰写、课件制作等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强化“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有关规定和考核。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激励机制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综合考评机制,建立起一支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高水平的基础医学教学队伍。
(2)加强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着重研究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及实验课程整合,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拓展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发挥小班教学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科研思维。完善学生能力考核体系,丰富考核形式,增强学生考核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创新能力。
(3)加强课程体系和质量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配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核心课程体系,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为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依据学科特点、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打破和淡化学科界限,构建整合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立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的、引入科研内容的、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加强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建设。
(4)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争取用3~5年的时间,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运行灵活、资源共享,且相对稳定的能满足各专业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中心。在不断改善教学硬环境的同时,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强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力争开放平台能够完成跨多学科开放实验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开展教学信息化建设,构建以虚拟实验教学及教学视频为主体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二)科学研究
(1)构建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与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提升科研整体实力。以加强科研项目申报作为科研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和一系列奖励措施,对国家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奖项、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等标志性成果实施奖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效应,使学院学术团队的研究水平和整体科研实力稳步提升。
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尤其重视培育重大科研项目。通过扶持现有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带动其它各类项目,为今后申报863、973以及国家科技支撑的重大项目申报做好孵育工作。加强学院内部科技力量的组织协调,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重点地组织、督促承担项目的稳步推进。发挥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重视和校内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横向联合及跨学科协作,瞄准国家级重大项目,积极谋划,组织实施,争取到2020年获得1-2项国家级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
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工作,争取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积极组织高水平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力争到2020年获得1-2项国家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或1-2项省部级一等奖,继续争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使省部级二、三等奖获奖数量稳步上升。鼓励科研人员撰写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瞄准具有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SCI检索论文影响因子增长率超过30%。
(2)加强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增强科研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制订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制度,对学院现有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规范化的考核评估。加强基地研究队伍尤其是专职研究队伍的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坚持“平台-项目-团队”建设模式,增强科研持续发展能力。以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吉林省支持下,采取省部共建的方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扩大前列腺疾病中心的外延,打造新的实验研究平台。争取未来五年内增加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2-3个省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充分利用吉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等研究平台,贯彻卫生部已将支持转化医学研究纳入到“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以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借助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建设体现医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打造优秀的科研团队,建设相应的技术平台。按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求,承担国家及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优化具有显示度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坚持重点学科重点投入,以重点学科的发展带动和培育弱势学科发展的思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学科群。
(3)开展广泛的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以举办(承办)高规格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为重点,通过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向国内外研究机构选派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及时跟踪国内外学术动态,把握学术发展的动向和脉搏,切入学科前沿。重视交叉学科论坛和跨学科学术交流工作。
作者简介:方元元(198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王一佧(198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