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媛媛 卢肖婷 卢梦秋 卢欣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志愿者活动,并渐渐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主力军,但随之而来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热情降温。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随机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高校307名大学生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热情度高参与度低、志愿者组织缺少经费和宣传、追求发展性奖励等问题。笔者从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志愿精神培育、经费支持、志愿者组织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度;热情度;动机;激励
1、选题意义与目的
90后的年轻人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加入志愿者队伍,逐渐成为了志愿队伍中的主力军,但近些年来随之而来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突出,影响到了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因此需要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发现并改进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乐于加入志愿者组织,从而使志愿者组织有鲜活的生命力。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在网络平台进行发放,调查对象按性别、文理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级、政治面貌以一定比例进行选择。采取随机访谈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访谈对象包括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志愿者以及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访谈主要内容包括: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原因等。
2、大学生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2.1总体存在热情度高参与度低的情况
计算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不同时长的比例可知,调查对象中有79.05%的人参与时间在72小时以下,志愿活动参与者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间普遍较短,存在参与度低的问题。
运用spss17.0对“您对志愿者活动的态度”一题进行分析,赋分值1=“非常热爱”,2=“比较热爱”,3=“没什么感觉”,4=“比较厌恶”,5=“非常厌恶”,得出志愿者活动态度的评分为2.04+0.627(得分越小表明对志愿者活动越热爱),结合频率分布可知绝大多数人对志愿者活动表示不厌恶,大部分人热爱志愿者活动。因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大学生志愿者虽然对志愿者活动热情度较高,但参与总时间却比较低,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对总体进行分类研究,可得出干部经历、年级、政治面貌对参与度和热情度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2.2资金与传播渠道—阻碍志愿者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大学生未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和了解志愿者活动信息的渠道,可得结论[1-2]:志愿者活动传播渠道不足和志愿者活动项目单一已经成为阻碍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原因,而志愿者组织在传播信息方面未能利用多元化媒介,仅仅靠学校有关部门、志愿者组织自身和同学熟人作为主要渠道让大学生知晓,或许是造成近六成大学生不了解参与渠道而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根本原因。
2.3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动机
帕克(Parker)认为志愿者的动机无非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利他性(帮助他人);二是交换(期望获得某种回报);三是信仰(传播自己的信仰);四是休闲(寻找休闲的体验)。克拉里(Clary)等人认为人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为了达到不同的社会心理目标,并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动机变量:社会、价值、职业、理解、宣传和保护。对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和期望获得的奖励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40.9%的大学生追求自身发展、偏好于接受发展型激励的特点。
3、大学生激励措施的构建
第一,加强志愿精神的培育,培育良好的志愿氛围。一方面,高校应让大学生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而不是强制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活动,强制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会引起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对志愿者活动产生厌恶感,不利于志愿者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如志愿者演讲、开设相关课程等等,让大学生感受到志愿者的无私奋献精神,从而受到感染,自发地加入志愿者活动。
第二,优化资金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组织来说,可以通过与营利性组织合作,为其进行宣传,进而获得赞助资金,如:在进行志愿者活动时,志愿者可以身穿带有赞助机构标志的服装。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了志愿者组织的经费问题,还起到了为赞助机构宣传的作用,达到了双方互利互惠的状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三,加强多渠道宣传,增强志愿者活动知名度[3]。志愿者活动主体可通过QQ、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公共平台进行志愿活动信息发布,进行志愿者组织宣传。由于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普及度,所以相比传统方式,这种方法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受众面,能够使信息得到高速、大面积的传播。
第四,针对志愿者内在需求,给予相应奖励。有效的激励是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满足了激励对象的需求,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激励。由于大学生注重发展性激励,因此志愿者活动主体应采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手段,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物质精神需求,例如:给予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就业推荐信、荣誉证书等等,达到有效的激励。
第五,推进志愿者组织本身改革,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活动[4]。志愿者组织可以对志愿者实行绩效考核,评定每季度和每年度优秀志愿者,对于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荣誉表彰,并让优秀代表上台发言来传播志愿精神。同时政府和学校应注意减少对于志愿者组织的限制,让其能够在较少的束缚下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开展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的志愿者活动,让志愿者活动有生机和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光松.加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2]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03)
[3]赵爱燕.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4]范丛.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