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斌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 湖南省双峰县 417700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特点。方法:将本院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收治的42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收治的58 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特点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明显高于对照组,低热、乏力、盗汗等典型肺结核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以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多见,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临床特点;治疗反应特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原因,易引起结核杆菌感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时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往往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掩盖,导致肺结核的漏诊或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使诊断和治疗更加棘手[1]。本文分析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特点,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收治的42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0 例,女性12 例;年龄60 岁~ 86 岁,平均年龄(71.83±10.24) 岁; 体重49kg ~ 78kg,平均体重(62.54±11.35)k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4 年~ 16 年, 平均病程(8.27±2.25)年;肺结核病程6 个月~ 3 年,平均病程(1.57±0.45)年。
同期收治的58 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0 例,女性18 例;年龄27 岁~ 72 岁,平均年龄(42.45±11.46)岁;体重51kg ~ 80kg,平均体重(63.47±10.28)kg;肺结核病程6 个月~ 3 年,平均病程(1.21±0.33)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遵循早期、联合、适量、全程的用药原则,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结核药物治疗[2]。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以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气道通换气功能[3]。
1.3 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痰培养结果转阴,胸部X 线片检查结果提示结核病灶消失或钙化。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痰培养结果转阴或为弱阳性,胸部X 线片检查结果提示结核病灶缩小。
无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未改善或加重,痰培养结果仍为阳性[4]。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比较
实验组患者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明显高于对照组,低热、乏力、盗汗等典型肺结核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2.2 抗结核治疗效果比较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3 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长期病痛的影响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退,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下降,导致机体本身不能有效清除气道黏膜表面的结核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解痉等治疗,进一步加重免疫抑制状态,易造成肺结核感染,因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 线表现常不典型,多出现斑片状阴影,类似肺炎的临床表现而易误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咳嗽、气喘、胸闷等肺部症状明显,常导致肺结核症状被忽略或掩盖,缺乏低热、乏力、盗汗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而非特异性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消瘦等多见,易被医生或病人忽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建议其定期进行胸部X 线检查、结核抗体检查、痰涂片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结核,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防止发生漏诊、漏治。
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既要注意抗结核治疗,又要重视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化痰、吸氧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对症治疗,同时还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抗结核治疗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用药原则,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发生生理性退变,体重多减轻,肝肾代偿功能差,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治疗期间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偏低剂量或适当减量,一般为成人常用量的2/3。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易影响肝肾功能。因此抗结核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使用茶碱类药物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可引起损害肝酶活性,减少茶碱类药物半衰期,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调整茶碱剂量,以防影响疗效或引起茶碱中毒。如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时应以吸入给药途径为主,尽量避免口服或静脉给药途径,以免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引起结核感染病灶播散。但对于对支气管痉挛明显、雾化吸入激素不能缓解者,在抗感染与抗结核同时进行下,可采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以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较多见,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芸, 唐神结, 孙华等. 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53-58.
[2] 施毅,陈正堂主编. 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02-403.
[3] 张秀莲,蒋胜华.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67-68.
[4] 孙砚诚.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特点及疗效[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209-210.
[5] 杨明庆, 王新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161-162.
[6] 王睿荣, 巨永利, 王周勋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51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5):49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