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植乔 南华工商学院管理系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12KH03);南华工商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2KQ05)。
摘要:平衡记分卡运用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可以克服以往考核中缺乏目标性、考核方法简单、缺少绩效沟通与反馈、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等弊端。本研究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估落到实处,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平衡记分卡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1.考核缺乏目标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发放绩效津贴或者满足岗位调整的需要,没有把整个学院未来发展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定位等融入考核体系中,忽略了学校长期发展的目标。
2.考核方法过于简单
很多高职院校日常疏于考核,只在年终时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法仅限于学生教学评价和同事之间互评。而且考核内容局限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业绩,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导致出现考核结果趋中、绩效差异不显著的现象。大部分教师会形成“合格”就等于通过的心理,消极对待考核,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3.缺少绩效沟通与反馈
绩效管理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是对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和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必然导致教职工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学校所期望的或不符合学校组织目标的,也导致他们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更不清楚自己应努力的方向。
4.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校的绩效管理,仅从学校内部出发,未开展对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弱化了高校的服务职能,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
二、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等营利组织、政府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都具有适用性。当然,对于非营利组织,如学校,取得财务上的成功并不是基本目标。所以,需要重新考虑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这四个层面的因果关系。但是这四个维度正好为高职教师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有助于开拓新思路,实现高职院校多元化、战略性绩效考核。
平衡计分卡工具在高职院校应用,可以通过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把学院的长远目标与中短期目标、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的平衡起来,向学校各教职工传递组织的战略以及对他们的要求,最终帮助学校达成目标。同时,平衡计分卡进行多维度评价,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使教师明确学校的目标,在绩效考核的驱动下,努力进取,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同步实现学院的战略目标。
三、高职院校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1.高职院校使命、战略目标分析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经济效益不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发挥鲜明的高职特色,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高职院校总体的战略目标落实在教师个体层面,应为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做出的贡献。
2.平衡计分卡指标在高职院校绩效评估中的分析运用
(1)财务角度
高职院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其在财务方面不可能同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且,作为被考核对象的教师群体,其劳动成果肯定不是一堆财务数字。在此把财务层面转换为教师的工作产出层面,具体目标为教师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最大化效益。
(2)客户角度
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提供的是教学和科研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客户。
(3)内部流程角度
这一层面无需转换,从内部角度来看,只有高效率的内部流程可以决定价值的创造与持续。基于对高校育人的主要职能,提炼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资质和沟通合作的关键价值流程。
(4)学习与成长角度
同内部流程维度一样,该维度同样具有普遍适用性,无需转换。学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提供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机会,重视教师个人成长。
四、高职院校教师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过上述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4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和84个四级指标所构成。各级指标的名称(权重)如下:
1.贡献(0.25)
(1)工作指标(0.4610)。
第一,教学工作量(0.4182)包括课堂教学工作量(0.5324)、实验教学工作量(0.3217)、职业实训工作量(0.1459)。
第二,教学过程质量(0.2121)包括授课的进度(0.3567)、辅导、批改作业次数(0.1566)、学生对所学知识接受度(0.4867)。
第三,教学效果及贡献度(0.2065)包括学生评价值(0.2245)、同级评价值(0.4256)、学生成绩状况(0.1267)、教学方法创新次数(0.1467)、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通过率(0.0765)。
第四,教学成果(0.1632)包括教改研究课题(0.3567)、教学成果获奖等级(0.3344)、教学成果获奖数量(0.3089)。
(2)人才培养指标(0.2845)
第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0 .16 4 3)包括指导学生数及优秀率(1.0000)。
第二,指导学生实训(0.1300)包括指导学生数及优秀率(1.0000)。
第三,指导学生竞赛(0.7057)包括:获奖类别及等级(1.0000)。
(3)科研工作指标(0.1723)
第一,科研项目(0.2773)包括科研项目等级及经费(0.6045)和科研项目完成率(0.3955)。
第二,成果鉴定(0.2541)包括成果数目和等级(1.0000)。
第三,论文及书籍(0.2614)包括发表或出版等级(0.4077)和发表或出版数量(0.5923)。
第四,专利(0.2072)包括获取专利情况(1.0000)。
(4)社会服务指标(0.0822)
第一,校内层面服务(0.1242)包括院、系级领导满意度(0.6176)和校内兼职(0.3824)。
第二,社会层面服务(0.8758)包括社会兼职(0.2635),企业培训工作量(0.1356)和成果应用与服务(0.6009)。
2.客户(0.25)
(1)学生方面指标(0.5046)
第一,学生学习(0.3218)包括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0.3778)、学生对教师指导的满意度(0.6222)。
第二,学生成长(0.4021)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程度(0.7536)、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程度(0.2464)。
第三,学生就业(0.2761)包括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1.0000)。
(2)学校方面指标(0.2417)
第一,认可程度(0.4781)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认可程度(1.0000)。
第二,受益程度(0.5 2 1 9)包括学校因教师而扩大影响的程度(1.0000)。
(3)用人单位方面指标(0.2537)
第一,满意度(0.6254)包括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1.0000)。
第二,知名度(0.3746)包括用人单位对教师的知晓程度(1.0000)。
3.内部流程(0.25)
(1)教师资质(0.7545)
第一,职业素质(0.039 0)包括职业纪律(0.38 67)、工作缺勤率(0.4843)、工作态度(0.1290)。
第二,专业素质(0.0416)包括学科专业知识(0.7452)、专业前沿知识(0.2548)。
第三,师范技能(0.0246)包括教育理论知识(0.4990)、教学理论知识(0.5010)。
第四,教学能力(0.0885)包括课堂教学水平(0.6123)、实践教学水平(0.3877)。
第五,技能竞赛(0.4 8 8 0)包括课余竞赛(0.0 91 3)、业务竞赛(0.6457)、教学竞赛(0.2630)。
第六,科研能力(0.1409)包括科研成果奖励(0.5116)、专业外语能力(0.2556)、合作研究能力(0.2328)。
第七,职业指导能力(0.1774)包括职业指导知识(0.7800)、职业指导实践0.2200)。
(2)沟通合作(0.2455)
第一,人际关系能力(0.1429)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0.4289)、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0.1720)、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0.0869)、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0.0706)、教师与用人单位的关系(0.2416)。
第二,与行业联系能力(0.8571)包括企业挂职锻炼(0.6789)、人才需求调研(0.1012)、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0.2199)。
4.学习与成长(0.25)
(1)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0.6092)
第一,专业建设(0.5041)包括精品课程建设(0.3989)、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0.1120)、学生就业工作(0.0875)、参加学术会议(0.1267)、青年教师专业指导(0.0653)、专业实验室建设(0.2096)。
第二,专业能力(0.2141)包括基本能力(0.1543)、学科专业能力(0.8457)。
第三,专业技能(0.2818)包括基本技能(0.1878)、学科专业技能(0.4065)、师范技能(0.1036)、职业资格认证(0.2065)、信息技术能力(0.0956)。
(2)培训与进修(0.1074)
第一,培训指标(0.3875)包括接受培训次数(0.6045)、培训效果实现度(0.3955)。
第二,进修指标(0.6125)包括进修考试成绩(0.6589)、进修成果汇报满意度(0.3411)。
(3)个人成长(0.2834)
第一,学识增长(0.4 4 7 3)包括学历提高(0.6 4 8 2)、职称提高(0.3518)。
第二,其他方面成长(0.5527)包括心理品质(0.160 4)、创新精神(0.6156)、健康状况(0.2240)。
当然,由于各高职院校具体情况以及各位教师岗位职责的不同,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细节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建议各院校按上述的指标体系实施绩效考核时,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确实把绩效评估落到实处,从而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田芳.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J].教育与考试,2010(6):67-71
[ 2 ] 荣艳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J ] .职教论坛,2012(29):81-83
[3]罗述权,郑震.论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的适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