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有关噪声职业病的危害与其防范措施研究

韩兵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 随着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及完善,对职业病的判定越来越严格。噪声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危害日益加剧,形成噪声职业病。本文通过笔者对某工厂的调查分析,从噪声职业病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其防范措施。以期引起公众对噪声职业病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的现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噪声;职业病;危害;防范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50-02

[作者简介] 韩兵(1967-),男,汉族,本科,山东潍坊,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在本文中,作者以噪声对人体的各种危害为基点,重点讨论噪声环境下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职工病的相关内容,以期有裨益于现代噪声职业病的控制与防治。

1某工厂噪声职业病调查

通过对A工厂从事噪声工作1年以上的521名工人进行噪声职业病危害调查(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纯音听力测试),其中男性458人,女性63人,年龄范围在18~55岁,平均年龄为31岁。所检测的73个噪声作业点中有56个检测点噪声超标,超标率达到76.7%。噪声强度在72~112dB(A),平均噪声强度为91 dB(A)。用趋势性卡方检验得出听力损失情况会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详见表1)

2 噪声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性损害,即职员在存在着职业危害因素的不良劳动环境下工作时而引发的身体伤害与损坏等。其中,噪声危害就属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影响人身体健康,并导致其出现各种疾病的物理有害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作业场所的噪声与现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来确定噪声源并识别噪声危害。科学研究表明:噪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另一方面,又因为噪声常常会遮蔽报警信号并引发心理恐惧,因此噪音又是造成工伤事故的重要因素。

2.1 噪声对从业人员听力的危害

TTS变化的幅度与所接触到的噪音强度的高低、作用时间以及频谱特性都有着莫大的关联。经研究发现,在接触中等强度的噪声,也就是声压级在8~105 dB而不超过8 h,TTS会随着声级与接触时间的逐渐增加而呈现线形递增。值得注意的是,TTS其本身所产生的声压级有一个下限,当声压级低于70 dB时,无论在此噪声环境下接触噪声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TTS现象。

波动性或者间断性噪声引发的TTS的变化一般都相对复杂些。TTS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在最开始的2~3 h即可以恢复绝大部分,在接下来的16 h便可以完全恢复。若未能恢复,第二天却又继续接触噪声,日复一日,便会发展成为不可恢复的听阈位移,这是一种病态发展,因此我们将这种听觉疲劳看作为听力损害的一种危险信号。

如果在这种听觉疲劳的基础之上继续长期的接触强噪声,这便会直接导致听力在损害后无从恢复,即我们所说的永久性听阈位移(PTS),这主要是因为耳内的感音器官在强噪声的刺激之下,由其本身的功能性改变发展成为退行性器质性病变,也就是俗称的噪声性耳聋或听力损伤。

噪声性耳聋与听力损伤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在其初期,患者基本没什么感觉,并不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社交活动与交谈。而在这一阶段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时,听力曲线会在3~6 KHZ出则呈现“v”形状态,我们将这一尚未受到噪声严重影响的病变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当听力损害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向更高阶段延伸,进而影响到语言频段时,患者一般会主观感觉自身出现语言障碍,这主要表现为耳聋也就是我们一般所称的噪声性耳聋。这种噪声性耳聋发病相对较为缓慢,其一般都为两耳同时发病,并伴随有耳鸣现象,这一般都不会真正的发展为耳聋,这种病症其听力之所以不能得以恢复,主要是因为耳朵内的螺旋器的听毛细胞在噪声环境下失去了正常的代谢营养功能,以至于细胞变性坏死而直接导致患者失去听觉功能。

2.2 噪声对从业人员其他机体的危害

高强度噪声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不同程度的使人心情烦闷、情绪消极低落,并干扰人的正常交流与生活。再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暂时性、局部性与多发性的特点,往往又会导致患者在听力下降之余,同时患有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与视觉及智力等方面的疾病。

2.2.1神经系统人的大脑皮层以及植物神经中枢若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之下,便会直接导致其神经系统出现一系列各式的反应。比如改变患者脉搏和心率,降低或者提升患者血压,使患者心率不齐,传导受阻,进而加剧患者心脏负担,使其心脏外周血流发生变化,直接导致患者心脏加速衰老,加大患者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2.2.2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患者心率加快或减慢,同时血压不稳,心电图ST段、T波呈现出缺血现象。

2.2.3内分泌系统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将直接导致患者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交感神经活跃过度会不同程度的致使患者的肾激素与尿中儿茶酚胺的分泌与排出逐渐增加,慢慢的使患者的性腺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患者生理周期紊乱,月经失调,生殖能力逐渐下降。

2.2.4消化系统噪声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胃液、胃酸以及唾液的分泌,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人体的胃液、胃酸以及唾液的分泌会不同程度的减少,胃液、胃酸的减少则会直接使人类胃的蠕动频度降低,影响胃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人食欲不振,出现胃溃疡等弊病变,进而降低人类的消化机能,直接增加胃病与胃溃疡的发病率。

3噪声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3.1 噪声控制

控制噪声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各种噪声性疾病,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噪声声源角度出发解决,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相关建设部门,可以在实际操作时,用低噪声的生产设备代替以往的高噪声设备,或者努力改进其自身的生产工艺,以改变噪声源的生产运动方式,进而从声源处降低噪声;其次是当生产所需的机器不能更换时,我们可以从安装机器角度入手。我们可尽量将电器与机械分开放置,并针对机器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安置,例如对于那些声压级过高的机器,我们要尽量使其远离职工工作场所;对那些声音单一,且职工接触相对较少的机器,我们可以将起安置于双层玻璃隔音室;而对那些工人接触稍微较多的,可适当地采用隔音罩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各种有噪音的机器同时开启使用。再次是从机器本身出发。我们可以通过在机器接触处安装橡胶盘,或者在机器磨擦处涂抹适量润滑油,来减少生产中由于机器碰撞或者机器自身摩擦而产生的噪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噪音危害,还可以有效提高机器的利用率。最后是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噪声传播途径来减少噪声,主要的方式有隔音、隔振、吸音以及噪声屏障。可以对已经产生的噪音进行分散处理,或者对声源进行消声处理,比如将声源地布置在吸音场所,或者种植花草树木借助植物进行消音。

3.2 噪声防护

除了在声源以及噪声传播途径处降低噪声,我们还可以从受音者的受音器官处进一步降低,比如让长期处于噪音环境的工作人员佩戴耳塞、耳罩、护耳器等。这种方法经济、简单又环保,因此,努力提高自身佩戴的护耳器的舒适度就是我们目前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首先是舒适性。提高耳塞的舒适性,可以有效提高工人在噪声环境工作下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结合人耳具体情况科学设计耳塞,同时还要加大对耳塞使用者的使用培训,使其正确掌握耳塞的佩戴方法。

其次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耳塞。不同耳塞的衰减值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噪声频谱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耳塞,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要经常清洁、换洗耳塞,使其保持干净整洁。对于比较容易脏的泡沫耳塞,我们可以在使用了1~2周之后进行更换;对于非泡沫的耳塞,一般可在使用了1季度之后及时进行更换清洗。这样不仅卫生还可以有效提高噪声防御效果。

3.3 对从业人员进行噪声健康评估

定期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噪声健康评估,可以使我们准确了解企业噪声的具体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员工噪声暴露的情况,使我们可以针对实际情况随时制定与调整企业员工的听力测试与保护制度。我们可以在员工接触有害性作业之前,先对员工进行体格检查,以及早发现并解决各类职业禁忌病症。

4 结语

目前,噪声职业病不仅是一项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公害之一。有效的控制噪声不仅可以缓解劳动者的病痛,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生产隐患,进而实现生产安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GBZ49-2007.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S].

[2]倪道凤.对工业噪声致听力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18(2):67-72.

[3]廖日炎.拉链厂噪声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J].实用医学,2012,8(4):1144-1145.

[4]朱文静,张峻某.汽车配件厂噪声的职业病危害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3,13(5):61-63.

[5]朱燕群.某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2013,3(11):55-57.

[6]夏猛.淄博市2006—2012年职业病发病情况[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12(14):101-103.

(收稿日期:2014-09-0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