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 梅
长春市中心血站,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择本站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采用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共1256例,然后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为628例。针对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然后观察和对比两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共8例,占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χ2=5.19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分析对机采的捐献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充分体现了在献血服务过程中的人性化,而且更有利于减少以及预防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献血反应;护理干预;机采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40-02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for apheresis platelet donors appear. Methods From 2012 June to 2013 May station by apheresis platelet donors with a total of 1256 cases, and th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628 cases. Routin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don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behavior intervention, incidence and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A total of 8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donors accounted for 1.27%,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donors (4.14%), two groups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 comparison, has obvious difference (χ2=5.197, P< 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pheresis donors, not only fully embodies the humanity in the blood donation service process, but also more conducive to reducing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donation.
[Key words]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pheresis platelets
目前,机采血小板有着白细胞污染率低与纯度高、输血出现不良反应以及经血传播疾病较少的优点,所以深受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但是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时间较长,循环的血量较大,同时又需输人大量的抗凝剂,经常会容易引发较强的献血反应[1]。所以在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必须对献血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以及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从而还能积极调动献血的积极性,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机采血小板的献血队伍[2]。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血站通过对628例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在降低献血反应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站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采用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共1256例,然后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为628例。该两组患者在血小板采集前3 d均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所有的献血者都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护理干预组献血者中,女性为239例,男性为389例,年龄为19~53岁之间,体重46~82 kg;对照组献血者中,女性为260例,男性为368例;年龄在21~51岁之间,体重48~83 kg。该两组献血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在采集的过程中,先让献血者调整好舒适的体位,告诉献血者在采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适当的指导献血者不停的握松拳,同时,密切的观察献血者出现的表情以及献血时的状态,和献血者不断的亲切交谈来分散其注意力,有效的消除献血者出现紧张与害怕的情绪,顺利的进行采集全过程。特别是在献血者采集完毕后,叮嘱其按压针眼5~10 min后,更换创可贴来保护针眼,同时叮嘱献血后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在献血者离开时,再次感谢与鼓励献血者的捐献行为。对于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则在机采血之前先进行讲解宣教,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对患者有效的进行随机干预等各种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认知干预在机采血前,向献血者详细的讲解献血方面的相关知识,正确的介绍正常人体内的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及寿命;还要认真详细的介绍在使用血细胞分离机的采集的全过程、其功能设计的科学性和一次性使用采血耗材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机采血小板在临床的使用范围与在抢救危重患者的作用等知识。另外,对献血者的捐献行为要给予肯定认可,进行表扬鼓励,要让献血者充分感受到参加机采血小板的捐献不仅是自身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且觉得是在拯救患者生命的社会价值。
1.2.2 心理干预要详细地了解献血者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第一次献血,往往会因为没有经历机采的全过程,难免会产生害怕、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反应[3],此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的做好献血者的心理调整,对献血者出现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要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谈,通过耐心的交流,使献血者在心里上接受并完全认同,从而消除不安的心理,顺利的接受并完成采集的全过程,有效地减少出现献血的不良反应。
1.2.3行为干预要为献血者提供更舒适、更安全以及温度适宜的优良环境,使献血者处在良好的氛围下,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顺利完成献血[4]。可以适当的调整室温、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及有线电视等节目,使献血者保持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才能够有效的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采血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每一位献血者,详细的询间其饮食与休息等情况,为献血者在献血后提供点心与牛奶等食物,避免献血者有疲劳以及因空腹采血而引发的低血糖反应。
1.3 献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以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面部出现苍白与口唇发麻、心慌以及头晕,或者出汗等反应现象为轻度症状;以献血者除了有轻度症状以外,还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胸闷、心悸以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为中度症状;以献血者除了出现轻度与中度的症状以外,还出现抽搐、意识模糊、晕厥以及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则为重度症状。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共8例,占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χ2=5.19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在机采血小板的全过程中,因其采集的时间很长,加上体外循环的量大,机器配套耗材又复杂以及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都会引发献血者出现不安、紧张、焦虑情绪以及诱发献血等不良现象[5]。所以要让献血者充分认识到使用血小板采集的科学性,从而更好的消除献血者对使用机采集血小板时出现紧张和恐惧情绪的不良因素。
张建春等[6]通过研究认为,通过对献血者进行综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正确疏导献血者的情绪,并有效的预防并减少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本项研究中,对照组的献血者按常规的护理方法,虽能启到一定的缓解出现紧张的作用,但是因其方法简单,往往缺乏完整性以及系统性。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4.14%,仍然有着较高的水平。
所以,通过对献血者认知方面的干预,加上有针对性的宣传献血方面的相关知识, 能够有效地提升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7]。同时,又能完全使献血者更好的能够正确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好的采取积极主动的去配合,用良好的心态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捐献。尤其通过此次实践证明,实施护理干预的献血者的机采血采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分析对机采的捐献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充分体现了在献血服务过程中的人性化,而且更有利于减少以及预防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8]。因此,本文认为在机采成分血工作中,充分的对献血者开展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与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更好的保证了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促进了无偿机采成分血的队伍的壮大以及稳定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宏,叶小演,孙凤杰,等.影响献血者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因素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2,16(4):157.
[2]刘颖,徐洪卫.护理干预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28(30):231.
[3]杨盈,叶萍.心理干预及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0,17 (S1):190-191.
[4]徐桂秋.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5(18):64-65.
[5]师玉红.护理干预在减少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2(9):113.
[6]张建春,董效兰.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11,20(6):276-277.
[7]马艳红,王翠珩,陈颖.机采血小板特殊献血反应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6):92-93.
[8]柏则蓉,杜玲霞,严书梅.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6(2):144-145.
(收稿日期: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