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康复功能训练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黄富群 苏民 戈小梅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功能训练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9月于两个医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患者各74例按医院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康复功能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和改良BI指数。结果:观察组的FMA评分和M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脑卒中;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康复功能训练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87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脑卒中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发病率却逐年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中枢及外周神经神经元存活、生长发育、分化、再生作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1]。若脑卒中患者同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2]。我们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3~9月两个医院脑卒中患者各7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76例,女72例。年龄35~75岁,平均(56.50±3.60)岁。脑出血79例,脑梗死69例。所有患者均经CT 或MRI证实为新近的病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明显损害。(2)出血或 (和)梗死符合手术指征、蛛网膜下腔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3)治疗过程中自动退出者或发生意外情况而不能坚持治疗者。(4)临床研究过程中依从性差、资料不完整者。所有患者均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肌内注射,30 μg/支,1 d/次,4周为1疗程。将患者按医院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功能训练。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2.1.1心理护理患者突发肢体功能障碍,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护士需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患者的负性心理给予及时疏导,增强其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在穴位注射中,耐心地对患者讲解穴位注射的相关知识,稳定其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1.2穴位注射护理穴位注射可引起局部剧烈胀痛,注射时需指导患者舒适的体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用各种方式转移患者对穴位注射的注意力,缓解疼痛程度。

1.2.1.3健康教育综合应用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具体的健康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讲解坚持规范性服药及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辅助康复功能训练。(1)让患者肢体摆放功能位,其分为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等,治疗早期给予功能位摆放与变换,利于避免肌肉关节产生痉挛或迟缓,继发关节僵直、肩痛等损害。(2)给予患侧肢体按摩及功能运动。首先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每次15 min。然后对其全身所有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即关节所有的活动方向及最大的活动范围,活动时动作应轻柔,活动的范围应由小至大,到主动运动恢复止。(3)吞咽功能训练。护士用纱布持舌作左、右、上、下运动,反复12次,并于早、中、晚给予患者按摩咬肌与面肌,每次坚持15 min。指导患者做皱眉、闭眼、空咀嚼、吹气、鼓腮、张颌、闭颌、微笑等训练。患者在进食时,指导患者使用健侧牙齿进行咀嚼,从患侧吞咽,吞咽食物时,用手上推喉结处,帮助完成吞咽动作。(4)语言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式施以言语训练,每天进行2次,每次保持30 min。(5)日常生活训练。每天协助患者完成进食、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转移物品、行走等训练,尽量发挥患侧肢体的残余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6)患者出院后,护士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指导患者按既定康复护理方案训练,并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其遇到的困难。

1.3疗效评定患者的机体状况分别应用Fugl-Meyer运动积分(FMA)和改良BI指数(MBI)进行评定。FMA评分总分100分,上肢33项共66分,下肢7项共34分。改良BI指数总分100分,共10个条目,分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和完全依赖4部分,最低0分,最高15分。比较两组患者FMA评分和改良MBI指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趋势[3]。脑卒中患者常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临床应用治疗中枢性、周围性、外伤性神经损伤均有明显疗效,按照中医经络辩证,采用中医经络穴位注射方法,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使药物治疗与经络治疗达到协同的治疗目的[4]。若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制定一套有效的康复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坚持康复训练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保健常识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穴位注射治疗的依从性[5]。

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功能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FMA评分和改良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机体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袁婷,何琪.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6-17,20.

[2]席静文,张莹,董凤娇.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26-28.

[3]张捧娃,李来有.Orem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29-30.

[4]陈署艳,韩霞.1例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过敏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22-223.

[5]张阳,常虹,丁晶晶.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118-120.

(收稿日期:2013-11-11)

(本文编辑 冯晓倩)

麻醉面罩在新生儿拍背护理中的应用

仝海霞 周毅先 张玉 谢小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88

拍背护理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通过拍背使胸壁震动,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进入较大气道,便于排出或吸出,改善肺通气防止肺不张。临床中由于新生儿年龄小,痰液黏稠不会咳出,或因痰液过多无力咳痰致使肺部痰液堆积,影响气体交换,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拍背尤为重要。以往采用五指并拢,手掌背屈,掌心凹陷拍背方法,由于新生儿的背部面积窄小,成人手掌过大,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新生儿麻醉面罩代替手掌进行拍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材料

新生儿麻醉面罩1个,纱布1块。

2方法

纱布展开后包裹麻醉面罩,在麻醉面罩顶端球囊接口处打结,目的是通过纱布隔离以减少面罩与皮肤的摩擦力。拍背时拇指与中指固定于面罩两侧,示指压于面罩顶端球囊接口处,固定并防止漏气,适当用力。

3优点

(1)麻醉面罩质地柔韧,有弹性,是传统空心手掌最好的替代品。(2)较成人手掌小,接触的皮肤面积小,避免了手掌拍背的局限性,适用于新生儿。(3)接触皮肤表面均匀,拍背力度容易控制。(4)用后酒精擦拭即可,便于消毒及保管,可重复使用。(5)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临床实用,效果满意。

(收稿日期:2013-11-14)

(本文编辑 冯晓倩)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