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平 吴艳丽 黄 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干部病房,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内科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按就诊顺序号将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旨在改善患者睡眠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接受护理后等不同阶段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PSQI<7分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1周或2周后观察组PSQI<7分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综合采用多种护理手段对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促使其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模式;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90-02
[作者简介] 黄利平(1978-),女,湖北武汉,护师,本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近年来,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而致残、致死的人数也随之增多。此类患者易因疾病自身影响、环境改变和个人体质原因出现睡眠障碍,导致其睡眠质量低下,治疗效果不佳[1]。据相关文献报道[2],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是导致患者疲劳、抑郁、注意力分散和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还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提高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其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进而获得良好的疗效和康复效果。我院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并结合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老年心内科患者为具体对象,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65~88岁,平均(72.4±4.9)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律不齐10例,心功能障碍18例,高血压31例,冠心病36例。观察组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65~89岁,平均(72.6±4.7)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律不齐11例,心功能障碍19例,高血压27例,冠心病3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为先给予常规内科护理,然后进行睡眠健康教育,讲解导致患者失眠的原因、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保证睡眠质量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性较强并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普遍对自身疾病存在顾虑和担忧心理,对治疗也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在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仔细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治疗及护理操作的目的及其效果和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同时,护理人员态度要热情,工作要仔细认真,操作要熟练,努力增强患者对于治愈自身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紧张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4]。护理人员还应深入病房,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可能会对疾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善于调动患者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因素,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其自我康复的能力。②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应保证床铺的洁净度与舒适度,被褥应质地柔软,枕头高低合适,帮助并引导患者采用较舒适的卧位姿势。病房内夜间应使用光线柔和的壁灯或地灯,关掉不使用的仪器,尽量减少走路声、谈话声以及机器运转或报警声,使病房保持安静;可使用屏风保护患者的隐私,夜间睡觉打鼾的患者应安排住单间;在患者清醒时的白天执行日常护理操作,如患者需夜间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应事先通知,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如患者的夜间血压比较平稳,可适当减少测量血压的次数。同时还要及时添加注射泵与输液泵中的药液,以免因无药而引发报警。执行医嘱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影响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例如应尽量在上午为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剂,以免因排尿频繁影响其夜间睡眠质量。③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作息休息表,上午应安排护理治疗、查房、看电视或聊天等各种活动避免患者睡觉,中午应保证1 h左右的睡眠时间,晚上若暂时无法入睡可播放柔和的音乐或鼓励患者起来散步,待感觉困乏后再入睡;睡前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清晨7:00应叫醒患者,如夜晚睡眠质量不好可在午睡中补充[5]。另外,可尽量满足患者的某些睡前生活习惯,避免患者在睡前受到不良刺激。④通过宣教向患者普及催眠类药物相关知识,合理使用催眠类药物。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对于保证严重失眠患者的睡眠、治疗及护理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该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和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嘱患者及其家属遵医嘱服用药物,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3 评估标准
采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总分为21分,成人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阈值为7分左右:PSQI总分<7分表明睡眠质量良好,≥7分表明睡眠质量较差,总分越高提示其睡眠质量越差[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行t或χ2 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PSQI<7分的人数比较见表1。
3 讨论
睡眠是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生物体恢复生理机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6]。大量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时间也逐步减少,白天的精力也随之削弱。老年人受年龄、身体机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生失眠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人,通常睡眠较浅,昼夜之间的睡眠时间分布较为均匀,主要表现为白天睡眠时间较长,夜晚睡眠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或对打扰十分敏感,惊醒的次数较多。尤其当病房环境发生改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交谈声或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较大,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感到紧张和担忧时均有导致睡眠质量低下,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7],日积月累之下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心内科患者的年龄较大,免疫能力低下,除易引发感染外,还会因疾病本身原因出现睡眠质量障碍等严重症状,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速度。良好的睡眠质量可有效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同时,睡眠质量较好的心内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心律不齐或猝死的几率会大大降低[8]。而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后可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增加,同时还会诱发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升高,引发各种心内科疾病,进而危及生命。此外,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外界环境及自身疾病进展会对其情绪产生严重影响[9]。而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环境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对于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0]。
本次研究采用这种综合性较强并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护理,该模式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为医院的针对性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该护理模式还针对严重失眠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催眠类药物以改善其睡眠质量。因此,本次研究认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这种护理模式善于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及实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际效果更好。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1周和2周后该组患者的PSQI<7分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燕[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这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应用包括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和使用催眠类药物等多种护理手段对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及护理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74-2075.
[2]李艳,单岩,张文萍.Roy适应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8):692-694.
[3]李燕.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3-5.
[4]罗金凤,齐玉梅,王承明,等.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多重对应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11): 80-82.
[5]叶向阳,范火芹,蔡磊."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心内科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 2014,13(2):20-21.
[6]苗洁,郭丽梅.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79-81.
[7]Crowley K.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older adults[J].Neuropsychol Rev,2011(21):41-53.
[8]邱立影.心内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619-3620.
[9]Ohayon MM.Epidemiology of insomnia: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learn[J].Sleep Med Rev,2002,6(2):97-111.
[10]楼红红.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输液护理[J].浙江医学,2014,(10):916-917.
(收稿日期:20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