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定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挑战杯”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7
收稿日期:2015-02-27
0 引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参加全国各类“挑战杯”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武汉体育学院多年来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曾获得全国2项铜奖,省级奖项20多项。多年来,笔者指导了多批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2010年指导的学生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铜奖,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在取得令人可喜的比赛成绩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学生,从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发展历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法对“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从分析结果中做可能的原因探讨,并提出有价值的策略。
1.2 研究对象
拟以武汉体育学院参与“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借助现有的研究资料,并调查和采访,探究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竞赛与创新能力形成的相关关系,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对体育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创新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1.3 研究工具
采用SPSS14.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对问卷中涉及的7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通过 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确定7个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载荷和共同性数据分析得出三个因素大致对以上7个因子解释,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确立指标体系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以下7个变量进行分析,指标如下:X1:团队成员有效沟通;X2: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X3:老师交流指导;X4:选题新颖恰当;X5: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X6:收集整理资料;X7:运用所学知识
2.2 数据因子分析
将调研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将有效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1 检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一般KMO的值越大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KMO在0.6以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次问卷调查数据的KMO数值为0.673>0.6,变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了0.05显著水平,变量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2)。
2.2.2 因子载荷和共同性
在上述整体解释变异量的报表中,有三个成分特征值大于1,表示进行因素分析时所抽出的共同因素的个数为三个,该三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91.982%的变异量(见表3)。提取了前三个公因子后可以计算共同度(见表4)。
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来,所有的共同度都在79.2%以上,可以知道被提取的公因子对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比较强。
2.2.3 因子旋转
采用最大变异法对成分矩阵进行直交转轴,转轴后的成分矩阵如表5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从转轴后的成分矩阵显示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共同的因素一包含了x1、x2、x3三个因子,根据本文之前做的假设,三个因子可以共同用“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因此因素一的概念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由输出的数据表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x1、x2、x3三个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该因子反映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沟通和共同努力,因此被命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在x6、x7两个变量上载荷比较大,主要体现参赛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挑战杯中遇到的相关专业方面的问题,因此该因子命名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第三个因子在x4、x5两个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大,主要是选题结合现实需求,善于从实际出发,选题新颖有意义,体现了团队创新的意识,因此命名为“团队创新精神”。这些因子体现的是选所因子的信度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4 结果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 31.58%为队长,68.42%为队员。使用SPSS19.0,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4作为标准,通过反复计算,最终抽取出3个公因子,总解释方差为91.982%,表明原变量91.982%变异可由所提取的三个公因子来解释。从上述载荷矩阵可知,变量X1、X2、X3在因子1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1能代表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老师交流意见这三个变量;变量X6、X7在因子2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2能代表收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这两个变量;变量X4、X5在因子3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3能代选题新颖恰当、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这两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因子所代表变量特征,可以把第一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创新精神,第三个因子解释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各因子包含的指标及含义如表6。
3 结论及改进建议
根据各种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共可发现三个因子的重要性, 程度依次是团队协作、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创新能力。据此, 高校和高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应注意四点。
3.1 重筹备,抓团队建设
各高校的科技竞赛组织者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前期筹备工作。筹备工作包括队员的严格筛选、实战演习与训练、心理素质的培训等,同时团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将团结合作的精神高度重视起来,调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才能铸就一支分工细致而明确、积极进取的精英团队。
此外,组建参赛团队时,选择一位沟通协调能力强,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作为队长带领整个团队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此,才能引领整支团队一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地走向辉煌。
3.2 环境塑人,改变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主要是着重研究并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在教学课程中培养一下思维发散能力就可以了。当然,这些基础的创新教育仍旧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培育创新人才的“土壤”是否适宜,即良好的氛围环境的形成。
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环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高校在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更应该从教育的体制、方法、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强化,有计划地展开创新教育,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思想的创新提升至首位。高校应从课堂入手,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发展过渡,采取这样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扛起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旗帜和重担。
3.3 注引导,重教学创新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引导是不可放弃的一份职责。不管是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是在学生参与创新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力,需要有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具备此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引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师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专业能力卓越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引导、挖掘学生走向成功的伯乐。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3.4 搭建平台,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的实践,将理论付诸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实践能力和意识层面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就在于是否有环境、是否有精神支撑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性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并不仅仅指前文所说的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环境上的重视和改善,更特指学校需要花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务,举办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专题演讲与报告等活动,创建诸如此类的一些在精神上可激励大学生创新,在行动上可支持大学生继续探索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从整个教学环境、教学氛围上的营造,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学生团队的建设与打造,到展示自我的平台搭建……可以看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是单纯通过学校、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努力,就可得以改变的。学生创造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创造力。只有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从根本上提升、 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谭荣波,梅晓仁.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
3 杨胜刚,乔海曙.“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4 余珊燕,杨棉华﹒以“挑战杯”为龙头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3)
5 刘龙,宋书中,陈岩.以“挑战杯”为契机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3)
6 张灵,胡桂英. 从“挑战杯”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高师创新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
7 苏政权,毋福海.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
(责任编辑 晓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