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尤月,王艳华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为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详细介绍了基地的构成、功能、课程设置,最后,提出了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创业基地;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07—03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尤月(1979—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

王艳华(1968— ),女,黑龙江勃利人。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要求各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因此,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

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学生对某些实践教学手段的参与性不高

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很多案例教学的环节,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等原因,往往是教师介绍案例情况,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思考,不能完全投入到案例的整体思考和系统分析过程中,使学生的应用能力无法真正得到锻炼。

(二)不能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在某一门课程进行时或者某一个阶段学习结束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而实际问题往往是需要多学科知识共同应用才能解决的。因此,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能全面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头脑里缺乏系统的思维模式,不知如何将所学的课程知识总结、归纳为整体的知识系统。[1]

(三)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不高

目前,在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并不合理,不能有效实现学校培养复合型、实践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看,注重理论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很多理论过于晦涩和深奥,使学生难以将理论很好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另外,针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所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充分,或是流于形式,使学生对实践过程仅仅是泛泛了解,掌握的深度远远不够,往往脱离实际。

(四)与学生就业脱节

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只是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某一门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没有将实践环节与学生就业紧密连接起来,没有将现实工作中的很多实际情况渗透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因此,这样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就业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无法促进学习环节与就业环节的有效衔接。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一)基地简介

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如以财会模拟账实验室、商品学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经济计量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资源为依托,以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ERP沙盘模拟经营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实践阵地,以学院创业导师资源为人力资源,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基地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实训、孵化等实践培训,提高大学生对课程实际应用的认识,了解实际工作的过程和要点,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另外,基地可以结合全国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主要赛事,为参加赛事的同学提供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项目答辩、参赛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二)基地功能

1.培训功能

以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课程为核心,以创业策划、创业能力培养等课程为辅助内容的实践培训,对实践环节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且帮助学生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小班授课、体验式教学、拓展式培训增强培训效果,加深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2.实践功能

以KAB俱乐部、ERP沙盘协会等实践阵地为依托,通过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大赛等赛事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刻理解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方法。

3.孵化功能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课程实践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些重点的实践项目,并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指导,配备一名创业指导师,进行跟进式帮扶和指导。同时,根据项目的需要,协调校内的创业园资源,积极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园孵化,并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相应扶持。

(三)能力培养及课程设置

1.专业理论培训

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应全面、细致地传授给学生,为其今后的实践学习以及毕业后处理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拓展培训

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同时,为了提升学生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开展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素质拓展培训。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在运动中增加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3.企业实践训练

为增加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职场经验和技能,帮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可以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使学生通过实际工作进一步深入体会和学习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技巧,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4.沙盘模拟训练

通过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诊断点评于一体,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实战性、竞争性、体验性特点的沙盘模拟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企业经营战略、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市场定位、品牌建设、财务管理、团队协作与沟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处理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尽快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与运用。

5.综合素质训练

以企业实际经营为核心,帮助学生设计和操作孵化创业项目,为学生举办系列讲座,讲解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大学生申办个人企业流程、大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学校创业园的流程以及省政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等内容,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申办、运营及管理的具体过程,使学生在亲自管理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切实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管理工作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紧密结合大学生实践环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1.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将理论性过强但实际操作性较弱的课程取消或减少学时,结合用人单位对于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从而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真正建立能够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原则的课程教学体系。

2.开发与学生实践环节相匹配的实践教材

为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应将课堂所学各门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实践性教材,从企业工作活动这个系统工程出发,设计职业岗位、日常管理工作、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等课程的模块,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环节相配套的教材必须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加强实践教材的研发有助于实践性课程模式的设置和运行,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实践环节的功效。

(二)组建能够引导大学生进行基地实训的师资队伍

实施实践教学的主体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因此,组建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学校应将原有的理论型教师逐渐转变为能力型教师,组建“专家型”、“双师型”、“创业型”师资队伍,通过“外培内养”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开发能力强的教师资源,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另外,还可以大力吸收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这些都是实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有效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的制度建设

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基地的管理制度及办法,从基地管理的总则入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设计合理的职责分工,制订进入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具体要求以及退出创业团队等方面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不断完善基地的科学管理,提升基地的实践功能。

(四)不断完善和拓展基地的硬件建设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应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并不断完善和拓展基地的硬件建设,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遴选、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在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性资源优势,主动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合作共建,形成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也要依靠地方政府,争取项目经费来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2]另外,还可以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共同组建校内导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主体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工作室和工作站。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训练、技能培养,参与导师的教科研课题,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3]

(五)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践能力的考核机制

为切实掌握学生经过实践环节之后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如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实习报告等形式的课程考核方法。建立由督导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测网络,实行学生打分、教师同行测评、督导组及教学管理人员听课的综合评教制度,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4]而且,每一次考核或测试应尽可能地全面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这样,既能够使学校客观地掌握学生经过实践环节之后的动手操作能力水平,也能够为今后完善和改革实践环节提供客观依据。[5]另外,将实践环节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实践环节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实训内容和技能要求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吻合程度,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供一个贴近实际的操作平台,使教学计划充分服务于市场需求。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环节,使其了解处理企业经营各种典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与运用,并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决策能力、洞察市场机会的能力、系统的思考能力等,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管理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升福.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2(62).

[2]莫鸣.完善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

[3]于晓萍,王斌.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的构思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

[4]左春波.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探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5]郑宝华.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