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陈为德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教育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并逐步由高等教育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01—03

创业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满足自谋职业或自我创业致富需要的教育活动。[1]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与实践。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仅为82.79万人,而到了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人,高校持续扩招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及国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存在着数量结构矛盾,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2.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不多

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更多局限在校园内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一条街,有独自或三五位同学合伙开网店的,有从事物流配送的,有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开办校园旅行社的,有承接文印服务的,形式多样,但由于缺乏创业知识,资金短缺,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管理不善,平台不足,环境不佳,家长不理解,社会不认可、不支持等等,更缺乏创业文化的引领,因此,现今大学生创业总体成功案例不多,规模不大,能在广大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的更是屈指可数,同时,大学生开展的创业大部分与自身所学专业毫不相关,有的甚至因为创业而影响了专业教育。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还步履维艰,必须下大气力开展创业教育,尤其要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二)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有的认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偏离教育方向,是不务正业。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许多高校在重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增强对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训练,但对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创业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经商办企业,有的认为创业教育作用不大,关键是资金问题,而忽视对管理、服务、法律、财税等方面的学习。此外,从学生家长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子女上大学是为了将来能够当官,光宗耀祖,因此,才会有千军万马竞考公务员的激烈场面。因此,一些学生及家长对待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及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2.创业教育指导师资严重不足

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具有一定的创业经历,从事过企业经营管理的教师来讲授,而我国高校能开设创业教育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只有一部分教师或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思政管理人员在接受了相关创业教育的知识培训后,即为学生讲授创业课程,由于创业实践严重缺乏,创业观念严重滞后,授课缺乏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在内容选择、知识传授、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偏差,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普遍不高。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内容不适应

目前,各有关高校以不同方式开设创业教育课,有的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相结合,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由于创业师资大部分缺乏创业实践历练,创业课程缺乏案例,讲授的创业教育内容不系统、不深入,缺乏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大学生毕业以后进行创业的实际需要。[2]

4.创业教育的实践环境不适应

开展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内部环境、政府制度环境,同时还要有创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许多高校高度重视大学创新计划、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的组织与实施,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覆盖面不广,参与率不高。在许多高校内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成立了创业工作室,有的还成立了“创业投资公司”等,但均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要求。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并且社会系统也还不能接受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因此,社会环境、制度规定还不能充分适应创业教育的实践需要。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创业教育观念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有责任对所有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和服务。”这就要求高校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从单纯就业教育转向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大学生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要加强创业知识的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形成创业理念。大学生则要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坚韧不拔、敢于冒险的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懂经营、会管理,学习法律,了解财税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有长远的投资战略眼光。而对于广大学生家长来说,也必须转变观念,多视角期待,鼓励、支持子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会也必须接纳大学生创业,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给予营业许可、证照办理等便利。[3]

(二)切实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加大培养、引进、使用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选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投资公司挂职锻炼或者短期的参观、学习、培训,让他们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获得创业方面的经验和启示,或者通过邀请创业导师来校讲学,为大学生搭建与创业导师交流对话的平台,或者聘请企业经理人、杰出校友兼任创业指导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努力构建以学校教师为主、社会创业导师为辅的专兼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逐步使全体教师成为创业的指导教师,思政人员成为创业教育的宣传发动者,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成为创业教育的管理者和服务员。[4]

(三)切实重视学生创业能力体系建设

1.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

要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以有效发挥,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适时改变创业方向和路径选择,正确对待创业成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增强自我学习力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技能,而且要有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复合知识,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增强自我学习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学以致用,学了能够创新,学了能够执行,执行能够产生良好效益,使自己真正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3.要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创业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学校各级组织开展的创业计划项目和创新大赛。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的时间,深入社区、农村、厂矿企业,开展市场调查,寻找商机,在实践中创业和成长。

4.设立创业教育学习板块,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有条件的学科专业可以在专业培养方面单独开设创业教育学习板块,要求学生选修一定的创业教育学分,完成一定的创业实践环节,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共享课,增强学习效果,扩大覆盖面。

(四)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创业需要激情,创业需要信念,创业是一种磨砺,创业更是一种幸福”。因此,创业教育应当贯穿大学的全过程,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一种创业能力,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最终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动力。[5]

大学生创业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理解、帮助和支持。要让大学生普遍接受自主创业的观念,摒弃工作岗位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理念。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形成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制度保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大学生创业,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要为创业见习基地提供专项资金补助,给予大学生创业免税优惠及证照办理的便利服务,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切实做好创业教育条件建设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同时还要积极创建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目前,许多高校在校园内兴建了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创业园区、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工作室等,有的高校免收场地租金,有的提供创业补助资金等,对专利技术、创新产品等经过评审还可提供贴息贷款等,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要与大学生生产实习专业实践相结合,每个学科专业在相关企业、有关地区建立若干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或者若干学科专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跨学科专业学生一起实践,合作创业,使校内外见习基地不仅能提供给在校大学生实习实践、创业见习的平台,而且还能给已毕业未就业并且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见习机会。

(六)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创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从大学新生开始到本科毕业全程培育,直至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应该有创业教育的相关学习和实践。[6]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学习、综合技能训练及校园文化等全方位的学习与培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切实转变专业对口的就业理念。对创业的成功要总结经验,进行广泛宣传、正面激励,对创业遇到挫折的学生要进行正确引导,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要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而优化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特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7]

三、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普遍接受,最为关键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不仅包括在学本专科学生,也包括硕博士研究生及已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开始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使其形成创业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更多创业英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熊礼杭.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王晶晶,姣飞等.全球著名商学院创业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3]程文忠.试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朱晓芸,梅伟惠等.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9).

[5]孟祥霞,黄文军.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6]徐爱玲.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方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7]陈为德.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