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夏维鹏

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 目的 探析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灸为主且辅以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H-B量表评分分别为(8.62±3.26)、(2.20±3.14)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4.86)、(6.58±3.56)(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温针灸辅以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单针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周围性面瘫;温针灸;电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85-02

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多采用电针、温针灸、穴位注射、理疗、激光、药物治疗等,但疗效不一,不合理的治疗甚至会发生明显地不良反应,随着临床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温针灸为主的治疗,并和单纯应用电针治疗的40例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收取的80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和《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1],病程<7 d;排除年龄<7岁和>70岁者、中枢性面瘫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惧怕针刺者;参照《神经病学》(第四版)分期标准[2],均为急性期发病,病情尚未稳定,临床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37.58±18.64)岁,病程1~7d,平均病程(2.56±1.68)d,治疗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37.52±18.66)岁,病程1~7d,平均病程(2.64±1.62)d,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高度可比,均于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依据王启才《针灸治疗学》选穴配穴[3],主穴位阳白、地仓、翳风、下关、足三里、颊车,并随证配穴,人中沟歪斜加水沟、承浆,眼睛闭合不全加四百,鼻唇沟歪斜配迎香。

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为主辅以电针治疗,温针灸取穴为下关、翳风、足三里,使用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套约1~1.5 cm的彩龙牌艾条一段,套于针柄上的艾条段要距离皮肤2~3 cm,在从其下端点燃施灸,每次选穴3个,每次1壮,每次治疗30 min,1次/d,6次/周,持续治疗4周;电针选穴为阳白、地仓、迎香、太阳,常规消毒之后使用0.30 mm×40mm毫针,斜刺,面部0.5~1.0寸,四肢1~2寸,进针之后快速捻转补泻行气,得气后使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南京小松医疗器研究所牌XS-998B)治疗,选择疏密波,频率设定为2~10~100Hz,调节电流输出至“0”位,避免通电后刺激过大造成不良反应,每次治疗30min,1次/d,6次/周,持续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具体方法如治疗组。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H-B(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4]分析面瘫病变的程度,其中I~III级为轻度面瘫,IV~V级为重度面瘫。将其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患者面部所有区域均恢复正常,H-B为I级,或积分减少95%;显效:H-B为II级,积分减少70~94%;有效:H-B为III级,积分减少35~69%;无效:H-B为IV、V级,积分减少<35%;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H-B量表评分治疗2周、4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指颈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也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Bell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20~40岁且男性多于女性[5]。多数患者为一侧面瘫,双侧面瘫者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且眼睑闭合不全,患侧眼球在试闭眼时向外上方转动,鼻唇沟表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部分患者发病早期面部和耳后耳下部位放射性疼痛,病情较重者则可能出现听觉过敏、患侧舌前味觉功能丧失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温针灸又称针柄灸是一种针刺和艾灸有机结合的治疗手段,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其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功效[6]。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发挥其温经散寒、补虚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经脉得以濡养,疾病可去。

笔者依据王启才《针灸治疗学》选穴配穴选取足三里、下关、翳风三穴为主穴,均属于少阳、阳明两经,均分布于面神经走行以及其主要的分支附近。少阳、阳明经脉汇聚于面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由此,针刺上述两条经络的穴位能起到祛风散寒、调和气血、通络止痛,改善局部症状的效果,同时还能扶正祛邪、补益正气。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合穴,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取足三里穴补益脾胃以壮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循行上至额角和督脉交会于神庭穴,通过温针灸不仅可以疏通面部脉络,还能健脾益胃、养血活血,进而促进面瘫早期康复。现代研究发现,温针灸足三里穴能让热能药效深入肌肤腠里,通过静脉感传,有效改善神经受损情况以及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减轻血清促炎因子活性,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缩短了病程。翳风穴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处于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处,下关穴为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交会穴,位于面神经颧支上,温针灸两穴能达到疏散风寒、温通阳明、少阳之经脉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针灸两穴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加速面神经管水肿的吸收,促进面神经功能快速恢复,艾灸可进一步加速血液循环。本研究采用温针灸为主辅以电针疗法,表1、2数据提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H-B量表评分治疗2周、4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王丕敏,张卫东等[7]对比分析温针灸和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温针灸治疗愈显率为90.00%明显高于单纯针刺治疗愈显率73.30%(P<0.05);朴炳玉[8]在进行穴位针刺得气后辅以温针灸风池穴,总有效率高达95.00%,疗效显著;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用温针灸辅以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单针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为凤,陈妙根.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36-39.

[2] 倪瑛,黄钰玲,郑焱,等.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2):230-232.

[3] 韩燕,陶文剑,田青乐,等.温针灸翳风穴为主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5):376-377.

[4] 张嘉谕.温针灸足三里穴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 胡昌河.温针灸、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0):36,38.

[6] 韩国引.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7] 王丕敏,张卫东.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24-326.

[8] 朴炳玉.电针加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4-03-07)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英语: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S, T)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 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Y(前两年总发文量)。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