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新宏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过程及现状,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等内容。以期为中职学校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明确指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以及新一届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部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职教热”,明确提出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响亮口号,更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提振职业教育的信号。
面对即将到来的职教春天,各中职学校准备好了吗?如果中职学校只是地被动改变,必定会在此轮变化中淘汰。唯有立足现实,创新思路,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与市场相适应的办学方式,才能担当提振职业教育的重任。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三大模块任务分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中前两大模块更多的是学校内功的提升,学校自身占有主动权;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则更多的要依赖社会,需要与企业配合,也只有这一大模块,才能真正体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可见,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新的形势下所占的权重,甚至能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不谓不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适应社会、健康发展,是学校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对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
顾名思义,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般的理解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到已经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就业的一种形式。
按照江苏省教育教学研究院马成荣教授给出的定义,对我们理解运用这个概念似乎更具有普遍意义: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指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标准模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其本质就在于应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多赢的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目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义上讲,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可以避免学校培训的盲目性和企业用人的凑合性,实现校企双赢。而工学结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多的让学生正式成为企业员工之前的一种贴近实战的实训教学环节,是体现校企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延伸,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得到相应的实惠。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既能提升技能又能提前熟悉企业和岗位,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则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些准员工的基本情况和性向趋势,从而准确判断他们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工学结合中得以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企业员工的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及现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中职学校有一个认识、接受、摸索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按国家计划招生、分配,实行的是统招统配,学校与企业根本不搭界,即使学生有少量的见习期,也是走走过场,谈不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招统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少部分先知先觉的中职学校开始大胆尝试体制外的学生就业安置,特别是“三资”企业在沿海地区的涌入,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多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薪待遇,不断冲击着已参加和即将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少数中职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把学生输送到当时并不被大多数家长认可的“三资”企业务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就业安置方式逐渐被认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绝大部分毕业生要求外出务工的状况,由此也带来了对学校而言相当棘手的问题:企业不太好联系。自然而然,劳务中介就成为了企业和学校的“上帝”。企业用工要找劳务中介、学校安置学生就业更要找劳务中介,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隔岸相望,需要通过“劳务中介”这座桥梁才能沟通的两个方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信息的不畅通,自然也就谈不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了。这种有“劳务中介”在中间的合作,校、企双方都不满意。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许多学校开始主动出击,纷纷派出人员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自寻企业,以求直接把学生输送给企业,这一过程中,渐渐就开始有了“校企合作”,而这种合作仅是粗放式的合作,即学校联系了企业,企业要多少工人,学校就输送多少毕业生,至于专业、岗位、工种、技术要求等等,都被“就业”所忽视,更谈不上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了。
21世纪初,为了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员工的稳定性,学校和企业就开始提出“定向培养”模式,形成人力资源的定向培训,包括教学计划的安排、奖学金的分配、毕业的考核等,都是由学校、企业共同完成,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其间出现了“顶岗实习”,后又演变成了“工学结合”。
由此可见,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了中职学校管理、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主推手。
现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说是人力资源招聘的一种延伸。全国职业学校中,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局限在了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置等比较狭窄的合作领域,把工学结合只作为生产一线的实习。其实,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无论对学校还是企业来说,合作的空间都是无限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根本的目标还可以有更为广泛的探索空间。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技能型员工。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是两者联合的关键,而其中的纽带则是学生。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必须是紧紧围绕学生做文章,在培训的内容、方式上创新,从而形成学生职业生涯培训、成长、提升、成熟的良性循环。
为此,学校和企业有必要在合作上更加深入和广泛,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校企合一培养学生的新形式。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上明确指出:“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这就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政策上给予了足够的可以大胆创新的依据。
各职业学校必须以“学生”这一元素为核心,围绕“引厂进校、引校进厂”这一主线,积极主动寻求企业的合作,坚定地实行“定向培养”,努力完善管理、教学、考核等各环节工作,把毕业生的跟踪管理纳入“定向培养”的重要环节,不断反馈问题和修正不足,形成自我校正的循环机制。合作企业也要增大投入,在学生技能培训上的设备投入、课程设置、职业素养等方面积极参与“定向培养”,对选人、育人、用人全过程跟踪,达到对员工职业生涯有效引导和管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冲破了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了以能力(技能)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从形成到发展,有一个认识、接受、适应的过程,已得到大多职业学校的认可。但是,随着市场变化的不断调整,业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也必须随之丰富完善,要从“引厂进校、引校进厂”上创新思路、大胆改革,寻求突破。
1.形式上多样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打破基于企业扩产导致的人力不足,尤其是技能型生产人员的紧缺而形成的“定向培养”模式,这种局限于招聘、培训、考核上岗的过程解决的只是简单就业以及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提升人员内功。所以还应在形式上深入挖潜,多样化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是建立校内生产实训车间。与大多数校内实习车间不同的是,该车间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上由纸上谈兵的“课题训练”转向实战上的“生产训练”,特点是以产品的生产加工为实训课题,让学生从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开始认识生产与实训的区别,从而接受由学生转向员工这一身份的转变。在此车间的训练,应从对技术工人的职业素养要求上入手,把学生技能训练与习惯的养成训练结合起来,用企业现场的实际要求来考核学生,让学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还能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是建立厂内实训生产车间。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学校在校内建立生产实训车间(以生产为主的实训)的同时,还应积极谋求企业的支持,把学生的训练前移至企业,建立实训生产车间(以实训为主的生产),真正把学生的培训与企业接轨。此车间的训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现场的技能要求、文明生产、产量品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工作纪律、生产纪律应与企业要求一致,把学生由企业准员工培养成真正的企业技术工人。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的老师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的技术能手参与培训学生等双边互动形式要形成常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避免形成单一的模式。
2.内容上情境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形式上很容易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诸如培训车间的建立、学员的选拔、课程的设置与计划的安排到企业奖教金、奖学金的发放等等,都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工作。唯独在学生的培训内容上有其特别之处:学校要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先理论后实践,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培训直至达到中、高级部颁标准;而企业则希望学生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用短、平、快达到目的。两者目标上的差异必定导致合作上的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创新,要把书本上的培训内容与不同企业的产品生产相结合,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主,情境化修正培训内容。围绕企业产品生产实行类似于教学中的综合课题技能训练的目标教学法,老师以专业组为单位合力授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学习。这样既可以完成部颁大纲的教学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在教师合力授课时融入其中,逐步完成),又能满足企业针对性强的要求。
其中的重点是产品的生产要真正从设计开始到最后成为商品的全过程,作为专业组老师应非常熟悉。这样才能确保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才能在培养目标上达到国家的部颁要求。
所谓情境化,就是企业产品的生产在教学过程中的全景再现。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校内生产实训、校外实训生产的训练和培训,对产品生产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他们正式上岗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3.方法上渐进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开展工作。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主体的特征是年纪较小、心智还很不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普遍尚无最基本的认知或规划。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专业(工种)的宣导。这必须要校企双方有针对性的制订方案,让学生对其选择的专业乃至今后的职业从认识、了解到接受再到主动学习,逐步深入。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提高,兴趣将会自然而然促使他们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当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时,无论是学习效率还是学习效果都是会有很大提高的。
其次,是“定向培养”人员选拔。学员的挑选要从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喜爱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岗位要求的灵活度等进行考量。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自愿”,即学生自愿认可公司的文化、自愿服从公司的安排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定向培养”的过程中培训人员的基本稳定和相关制度的执行,以及对企业、工作岗位(专业)的认可,达到稳定队伍的关键目的。
再次,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景化培训,与此相配套的相关奖惩制度、考核方法等随之而出,逐步规范学生的技能习惯和品行品德,把他们训练成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
最后,就是顶岗实训。按企业员工的要求分发生产任务,与企业正式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奖优罚劣,利用一学期或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工学结合”。这种由浅入深、渐进式培训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让那些尚不能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认知、接受并热爱其所学专业,进而能用所学专业(技能)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4.合作上立体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打破培训学生、安置学生单一的传统模式,就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校企双方全方位、立体式合作。
深度合作,要从“产教研”开始,学校利用技术、科研和设备、人员优势,企业利用场地、市场、资金优势,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为目标,形成合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利用“校内生产实训”“校外实训生产”,在以培训为主的同时,积极承担产品加工任务。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加因外协加工带来的资金收入、企业可以缓解生产压力并利用学校提供的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而学生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熟悉零部件加工工艺、提高技能技巧并得到一定的奖学金,工学结合得以充分体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还要努力“创新”。一是培训上要创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积极的,要把这种先天的优势发挥好,就必须在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允许他们边学边改;二是生产上要创新,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生产实训”“实训生产”上敢于否定,通过设立合作企业的奖励金引导学生在产品生产上大胆革新;三是合作上要创新,学校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员工、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参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试制等,企业也要从利于提高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为学校提供相关的设备、扶持学校的外协加工、安排技术能手和科技人员参与培训授课等,丰富校企合作内容。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校企双方真诚互动,大力挖掘合作领域和空间,真正达到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学校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已经从政策层面上指明了方向,中职学校必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围绕学生培训、企业合作,大胆创新,把培训目标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使“一体化教学”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得到很好的诠释,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探索出新的、切实可行的办学模式。
(作者单位:湖北省石首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