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抗战胜利70周年,中日关系何处去?

2015年适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结点,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战败国的日本,在反思和回顾有关二战历史方面表现出迥然有异的态势。中国旨在通过胜利曰阅兵激发国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向国际社会传达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和决心;日本则在历史问题上试图通过发表“安倍谈话”的方式,淡化乃至架空”树山谈话”的实质内容。可见,中日双方在面对历史和瞻望未来的价值取向上仍存在严重的疏离和隔阂,东亚地区的历史性和解之路依然漫长。

文/田庆立

2014年11月,中日两国首脑在APEC会议上举行会谈,确认此前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为其后两国恢复一系列高级别会晤奠定了良好基础。由此,自2012年钓鱼岛争端持续升级以来,一度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2015年适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结点,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战败国的日本,在反思和回顾有关二战历史及国家战略定位方面则表现出迥然有异的态势,中国旨在通过胜利日阅兵激发国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向国际社会传达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和决心;日本则在历史问题上试图通过发表“安倍谈话”的方式,淡化乃至架空“村山谈话”的实质内容.更多地强调自身在战后树立的“和平国家”形象。可见,中日双方在面对历史和瞻望未来的价值取向上仍存在着严重的疏离和隔阂,东亚地区的历史性和解之路依然漫长。

中日关系的双重动向:向好还是走低?

2015年1月12日,中日两国军方就建立海上联络机制、避免因钓鱼岛冲突引发军事对抗,达成一致共识,同意争取早日启动该机制。本次会谈是对于此前三次磋商成果的恢复与继承,由此凸显出两国首脑实现会谈所带来的积极意义。1月22日,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第三轮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日本横滨市举行。双方举行了磋商机制全体会议和机制下设的政治法律、海上防务、海上执法与安全及海洋经济4个工作组会议,就中日关系、东海有关问题及海上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据日本防卫省介绍,双方就建立用事先决定的无线电频率进行联络的方式、在防卫省和中国军方高层之间没置热线,进行了有关技术方面的协商,并达成了一定共识。

中日两国APEC首脑会谈之后,海上联络机制、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等一系列危机管控机制的恢复与重新运作,推动中日关系走上了可控而理性的发展轨道,或者至少可以暂时缓和处于紧张状态的中日关系,使之不再继续恶化。两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直接对话,对于避免出现意外的军事冲突、管控东海空中和海上危机局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见,在中日关系持续低迷的状态下,加强首脑往来及高级别会晤,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日关系应该争取发展为类似于目前中美关系的模式——尽管彼此之间存有战略警戒和战略猜疑,但也具备防止和控制危机的意识和机制。通过开展战略性对话,加强特定领域的战略性协调,构建战略互信与协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高级别会晤机制,将会使中日关系发生摩擦和冲突的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仅仅是防止中日两国滑向军事冲突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四点原则共识”能否真正得到贯彻?从日本方面的近期动向综合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已然成为其安全和防务领域的主要“假想敌”,因此在防范和遏制中国方面依然我行我素、动作频频。1月14日,日本政府通过了2015年度预算案,其中国防预算创下乱98万亿日元的历史新高。据《读卖新闻》报道,今年防卫费主要针对中国的海洋进出,用于强化日本西南诸岛的防卫和警戒监视体制。这是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后连续2年增加防卫预算。对于日本自2002年后连续11年减少国防预算的情况下突然调整国防预算,防卫省解释说,日本安全保障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如果减少防卫预算将可能向周边国家发出“错误信息”。这里所谓安全保障环境日益严峻,具体指的就是所谓的中国和朝鲜加强军备的动向。

日本剑指中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由此彰显出中日关系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对彼此不信任感的日益加剧,往往会助推两国开展军备竞赛,以期在军事安全领域形成新的平衡;另一方面,两国都深刻地意识到此种格局的形成将会带来挑战和危险,需要理性地寻找管控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危机的机制性方案,恢复两国首脑会谈以及建立海上紧急联络机制即是其具体表现之一。“安倍谈话”呈现历史修正主义本质

1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NHK电视节目中讲到将要发表的二战结束70周年首相淡话时,表示可能会修改前首相村山富市“反省过去殖民统治与侵略”的二战结束50周年首相谈话措辞。在节目中,安倍虽然强调“将总体上继承历届首相的谈话”,但是称“希望能从表达安倍政府想法的角度发表(谈话),而不是(拘泥于)是否重复使用迄今为止的语句”。他表示,将在新谈话中写入以下3个要点:对二战进行深刻反省;日本二战结束后70年的民主主义历程;El本将在未来为地区和世界作出怎样的贡献。安倍的此番表态立即遭到日本国内和平人士和亚洲邻国的担心和批判。

从目前安倍为“首相谈话”所定的基调来看,其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已然呈现出修正主义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不必指望,在二战结束70周年的特殊年份中,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能端正态度。

安倍内阁大体通过下面的举措应对2015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第一,调动国内外舆论主动打“历史牌”,变被动为主动。日本高调宣称将会发表“安倍谈话”,且释放出明确信息,试图架空“村山谈话”的实质内容,在历史认识和战争责任问题上避实就虚,仅仅提及“反省”,而绝口不愿提及“殖民统治、侵略、谢罪”等字眼;同时突出强调战后日本一直作为“和平国家”从未发动过战争,并为亚洲地区及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从而转移国内外舆论关注视线,掩饰并竭力回避日本作为二战侵略者的被动身份。第二,安倍将于4月下旬访问美国,通过加强和美国的叻、调与沟通,为发表“安倍谈话”寻求美国的谅解与支持。在安倍的盘算中,在起草“安倍谈话”文本的过程中,寻求美国的理解与认同,远比安抚中韩重要。

本来二战结束7()周年的时机,正好是日本诚意反省历史、并携手与亚洲诸国走向未来的绝佳时机,但安倍却在历史问题上秉承根深蒂固的修正主义立场,不免破坏中日政治互信的根基,进而加深中国对日本的战略疑虑。

胜利日阅兵引发日方猜忌

2015年1月22日,在北京“两会”的政务咨询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在1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正是为了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何振良在1月29日举行的首次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于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举办相关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珍惜。《人民日报》指出,阅兵式将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并向日本政府发出信息,旨在对二战期间曾侵略过中国的日本最近寻求放宽战后和平宪法对自卫队活动的限制,形成某种震慑和牵制。安倍内阁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日趋倒退,不断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日本政坛的右倾化趋势愈益明显,从而加深了中国对日本将走向何方的战略疑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展开胜利日阅兵意在警示日本不应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对于中国即将举行的大型阅兵活动,一些日本分析人士却斥之为“霸道外交”。福井县立大学教授、安倍的智囊岛田洋一甚至表示:“中国显然是在炫耀武力、试图威吓日本,但我认为安倍将不为所动。安倍将直面北京,并打造与美国更为紧密的关系。”

日本与邻国之间一直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历史问题,战后的有关反省和道歉也与邻国的期望存在显著差距。而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日本政府特别需要付出更大精力和诚意去谋求与邻国构建和保持正常关系。然而,从当前安倍的一系列言行来看,恐怕日本政府难以给周边邻国以满意的回应。

安倍内阁在关乎日本国家战略定位及走向上的悖沦在于,一方面力争运用适值二战结束70周年发表谈话之机而青史留名,遂“苦心孤诣”地淡化“村山谈话”对战前殖民侵略的反省和道歉,而将重点放在战后日本所走的“和平国家”的道路上;另一方面,安倍却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推行名义的“积极和平主义”等一系列举措,对“和平国家”的根基进行了实质性的瓦解。安倍这种缺乏减意的外交理念不免失信于邻国。

中日两国在二战结束70周年这一特殊的年份所展开的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活动,无疑会给中日关系蒙上阴影。在历史认识、领土争端及安全防卫问题上依然存在着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前提下,2015年的中日关系无疑会在错综复杂、波诡云谲的态势下踯躅前行。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