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渊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建国以前,商洛民间商洛花鼓在当地活动十分活跃。建国以后,商洛花鼓的生存状况发生了改变,“戏曲地方化”逐渐转变成了“戏曲都市化”,导致商洛花鼓在表演形式、艺术形态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探讨多元文化在商洛花鼓艺术创新中的作用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以及学术方面的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多元文化;商洛花鼓;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05-02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2SKY005);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BY98)
商洛花鼓,民间称为“地蹦子”、“花鼓子”,在陕西商洛地区较为流行,是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小戏。商洛花鼓表演形式欢快、活泼,戏曲委婉动听,深受民众喜爱。近年来,不管是外来文化、市场经济还是传播媒体都对其产生一定冲击,商洛花鼓艺术在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上面临着很多危机,商洛花鼓艺术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一、商洛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素有“戏剧之乡”的美誉。而商洛花鼓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该剧种在全国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被国家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商洛花鼓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发掘其活化石一般的艺术价值[1]。商洛花鼓在历史上有地蹦子、花鼓子、二蹦子三种称谓,而现代花鼓戏是由八岔戏、小调戏、筒子戏三个小戏组成。但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三种小戏并不互相掺杂,是以独立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的。
商洛花鼓在萌芽期的表达方式为山歌谣体的散装形式,有大量的山歌和号子,其音乐形式相对单一,结构为上下句的形式,没有弦索伴奏,只用锣鼓对气氛进行烘托。民国初期,逐渐有了小戏的雏形。该戏在环境要求和演唱形式上都比较自由,表演人员穿随身衣裤,稍加包扎,一顶草帽、一方手帕、一根棍子都可以用作道具,清唱或者有乐器伴奏,在田间或者院落中即兴进行表演,被称为“打花鼓子”。即使传统戏剧已经不再景气情况下,现在仍有一些商洛偏远山区的人民热衷于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
至建国前,商洛花鼓形成了三种腔调的音乐形式:“筒子戏”、“小调戏”、“小调戏”。八岔戏这个名称在陕南各地比较通用,在商洛被分为两类,分别是“阴八岔”和“阳八岔”。其风格、机构、审美与表演形式具有通俗性,更加贴近民众[2]。用大本嗓演唱是其最大的看点,其曲牌各剧目通用,并且已经参入了一定程度的板式因素。传统剧目有《夫妻观灯》、《贾金莲回河南》、《蔡鸣凤辞店》等。小调戏又叫“花鼓戏”,人们习惯称其为小调戏的原因是因为其使用地方民歌作为曲调。戏剧情节较为简单,都是些小歌舞、小演唱。至今为止,小调戏始终是专曲专用,没有形成各个剧目通用的唱腔和曲调。它虽属于最原始的传统商洛花鼓戏品种,不过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它仍在民歌的范畴内,属于民歌向戏曲转变的中间状态。
在陕西南部各地都流行演唱筒子戏,这种小戏发展的比八岔戏和小调戏都更为高级。不仅在弦索伴奏上,在演唱方面还运用了假声唱法,也有较为丰富的板路,再加上演唱时,各位艺人对板路的不同创造,使得筒子戏在适应剧情情绪方面强于八岔戏和小调戏。
二、商洛花鼓的生存状态
在秦楚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下形成的商洛花鼓,在传统形式上属于一种小戏种,主要以小丑、小旦、小生等角色来表演一些故事情节。据说,在民国时期,已经普遍出现了商洛花鼓戏,并且十分活跃看,也较为繁荣。当时有很多花鼓戏班都活跃在商洛专区中的各县,还有一批艺术造诣很高的花鼓艺人,而且影响力也比较大,同时有固定的精致短小、群众乐于欣赏的花鼓剧目。虽然当时花鼓非常繁荣,但是应当看到,由于条件所限,花鼓的整体艺术水平仍然处+于曲艺水平的阶层,还称不上真正的戏剧。新中国成立以后,花鼓调在商洛逐渐从“小戏”转变成了“人戏”,被称之为“商洛花鼓”,从而声名远播[3]。新中国成立后第三年春季,商洛文艺工作团成立,两年后改名为商洛剧团,同年5月被编入到全民事业单位中。一年后,一位风县竹林关花鼓班的老艺人被邀请到可商洛剧团来做教练,并且在陕西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成功演出了由该艺人排演的《夫妻观灯》、《西楼会》、《回河南》、《桑园配》这4个传统的花鼓剧目,并全部获奖。《夫妻观灯》还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不仅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还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进行了转播,从此,商洛花鼓在戏剧界有了自己的位置。进入21世纪,该剧种还被列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商洛花鼓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花鼓戏目流失极为严重
据说传统的商洛花鼓戏剧目的口传本和手抄本超过百本,且很多已经失传,例如《石榴娃烧火》、《吴三宝游春》、《坐西楼》、《打铁》等[4]。唯有刘全兴、宋治福、陈喜堂等已故老艺人曾经演唱过的《胖婆娘》、《十八扯》、《绣荷包》和赵生义、李化振、李新房、明安智等几位老艺人演唱过的《东岭北岭花鼓》等十分珍贵的唱腔资料存留了下来,其他的资料很难找到了。
(二)花鼓戏发展面临瓶颈
为了推动戏剧事业发展,现阶段商洛已有全民事业单位的类型的花鼓戏剧团,在编人员达数百人之多。为了发展穿心花鼓戏,大家共同努力了10年之久,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戏剧团的发展显得越来越困难[5]。很多有经验的一些老前辈,有调省的,有退休的,还有一些已经作古了;再加上剧团的设备不够先进,由缺乏经费去购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过于封闭;员工素质不高,思想比较涣散;演员结构上老化越来越严重。想要演出一台精品戏,却没有著名的编剧,也没有著名的导演和一些名角演员,所以导致当代花鼓戏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受当代文化冲击严重
商洛花鼓在解放前期到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广泛流传在商洛地区,通常的目的都用于赋闲娱乐、庆祝节日、迎神赛会或是婚丧嫁娶。但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视文化传播以及其他文化形态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商洛花鼓。婚丧嫁娶和影身赛会已经不再使用传统花鼓戏剧目了,传统花鼓戏已经不能无法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了[6]。与此相对应的,很多曾经的私人搭班乐队也改变了形式,不再以出演传统花鼓戏和秦腔来谋生,而是更换了演奏乐器,以流行乐队的方式出现在农村。新传媒给传统花鼓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四、创新商洛花鼓艺术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戏曲演出市场却好景不再,尤其是地方戏剧,面临着日益萎缩的窘境。传统商洛花鼓戏要走出困境,就要走一条精品化的剧本、民歌化的唱腔、生活化的演技、地方化的语言与艺术化的品味之路。
(一)打破传统封闭模式
只有在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的帮助与引导下,打破花鼓戏封闭模式,鼓励对花鼓戏进行创新,并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才能营造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才能培养花鼓戏人才,制作精品,获取经济效益。着眼于商洛花鼓的发展实际,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出一个适合商洛花鼓发展的规划[7],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才能再创商洛花鼓的辉煌。
(二)抢救保护传统花鼓技艺
对花鼓曲调和花鼓剧目进行全面的普查和整理,把老艺人掌握的“绝活”抢救下来,及早对传统花鼓戏的经典唱段进行录音或录像,并将珍贵的艺术资料与档案保存完整;通过出版唱片与音像制品的形式,对花鼓艺术进行包装、打造与宣传,进而推到艺术市场之中;将曲谱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出版并附带一些宣传资料,以此来满足想要了解、学习、演唱商洛花鼓者的愿望。
(三)加强花鼓艺术指导
聘请一些著名的戏曲导演和名角演员,加强对艺术工作的指导,并定期的进行排练与演出。不断丰富剧目的演出样式,以传统历史剧目为基础,吸收更多民间音乐、传说和故事中的元素,进而创作出更加符合现代文化特点的作品。
商洛花鼓是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小戏,其表演形式欢快、活泼,戏曲委婉动听,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面对外来文化、市场经济、新媒体对其不断的冲击,使商洛花鼓适应多元文化格局,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将成为一个永久话题。必须要打破常规,打破封闭传承模式,与时代共进步,闯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才能使商洛花鼓永续辉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世鹏.商洛花鼓戏的历史与现代传承[J].中国戏剧,2011,(5):38-40.
〔2〕孙红侠.民间戏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53-54.
〔3〕苏军.新时期商洛花鼓艺术创新的多元文化探索[J].歌海,2011,(13):55-56.
〔4〕李世鹏.新时期商洛花鼓戏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音乐天地,2013,(11):12-15.
〔5〕黄元英,王思怀.商洛民俗文化的区域特征[J].商洛学院学报,2011,(4):36-38.
〔6〕卫迪誉,土宜涛.陕西南洛河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1,(8):99-100.
〔7〕曹本治,陈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曹本治教授关于UNESCO专家小组会议的电话采访纪要[J].音乐艺术,2013,(5):83-85.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