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明 张万辉
摘要:先进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增强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活力,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根据矩阵式管理模式特点及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情况,探讨了矩阵式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矩阵式管理;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应用
高校学生工作是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今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职能的转变、领域的拓展给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思维和方法,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一些高校在学生工作中开始实质性地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培养了一些具有基础社会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构建更高效的学生工作运行模式,提高学校社会工作与传统学生工作的契合度,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专业优势,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矩阵是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系的F·茨维基教授提出的一种通过建立系统结构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后来被推广为激励创新的一种管理方法。矩阵式管理也称系统式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按照生产、财务、销售、工程等设置的一维式管理而言的。它是在旧的纵向层次组织结构基础上,再建立一套或以上横向组织系统,形成一个二维或多维矩阵的组织结构。[1]纵向按管理职能设立工作部门,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管理业务负责;横向按规划目标划分,建立对规划目标总体负责的工作部门。在这样的组织系统中,存在垂直的权力线与水平的权力线。在矩阵的某一节点上,执行人员既要接受纵向职能部门发出的指令,又要听从横向管理部门作出的工作安排,接受双重两个方面的领导。简单地说,矩阵式管理将“点”的管理变为“面”的管理;将“线”的管理变为“体”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组织拥有资源共享,促进横纵向联系,应变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二、引入学校社会工作后高校学生工作运行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适应学生工作新形势需要,许多高校都自觉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思维和方法,通过对外招聘专业社会工作者或校内培养转岗等办法,加强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但从调查情况看,各高校无论以何种形式引入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原因如下:
1.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相对独立性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领域,本质上是服务性的,侧重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从方法层面看,它同传统学生工作有很大区别。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也需要相对独立的纵向职能边界。调查福建省14所本科院校显示,92.9%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组织结构依然是金字塔式(如图一)。这种科层制组织结构中,学校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院系层级作用于学生,其纵向职能无形中被弱化,直接影响其工作专业性发挥。调查还发现,有的高校或简单把学校社会工作者“打包”在一个科室中,或一人兼多职。比如,心理咨询师兼任行政工作,就业指导师由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辅导员担任。工作接受多重领导,受行政干预严重,缺乏独立空间,弱化了其独立部门的功能和专业化的发展。
2.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协作性问题
调查发现,很多高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勤工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但却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缺少统一指挥系统,围绕组织目标运行的整体协调性偏差。同时,在这种“多层领导、条块分割、职能交叉重叠”组织结构中,学生工作信息需经学校党委、行政→学生工作部、团委等机关部门→院系→辅导员→班级干部才能传递到普通学生。双向信息传输路线长、环节多,每个层级都会消磨掉一点时间和一些质量,容易导致信息传递障碍和信息失真。不仅影响了组织机构的运行速度和工作效率,也使处在机关部门层级的社会工作者难以直接获取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影响其工作决策和执行的效果。
3.学生工作职能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和学生工作内容的增加,处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最基层的学生工作队伍——辅导员队伍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这种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制模式,不仅使基层辅导员日常疲于应付各种学生事务,自主创新空间受限,而且其启动重心过高,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难以随着工作内容变化,机动灵活地调整职能。导致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基层参与决策程度低,创造潜能难以释放。
三、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高校学生工作选用矩阵式管理模式优势
1.有助于优势资源整合,增强学生工作体系的协同性
矩阵组织中,矩阵组织领导起主要作用。在其协调下,矩阵式组织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项目集合在一起组成项目组,工作目标明确。通过项目,使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辅导员在同一个项目组里相互协作。职责分工更细化,推进项目思想更统一,处理突发性事件和危机事件具有整体合力优势。
2.有助于社会工作有效介入,提高学生事务处理专业化水平
矩阵式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打破金字塔式“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减少科层的层次,使学校社会工作者直接介入学生事务。在矩阵组织授权下,用更专业方法直接面对和处置学生事务,大大提高了学生工作专业化水平。扁平式结构也更有利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应用,对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发展,构筑“教”“学”“成长”的和谐环境具有积极作用。[2]
3.有助于简化决策程序,提高组织职能应变能力
矩阵式组织采用的是分权管理、扁平形、层次少的组织结构,减少了中间层次,缩短了信息通道,简化了决策程序,加快了决策速度,增强了决策效率。利于信息的横向交流,使信息利用更及时、更充分,保证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同时,这种组织结构可根据学生工作内容的变化和要求,及时延伸工作区域,拓展工作职能,组织应对不可预测变化因素的重构能力强。
四、矩阵式管理模式在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思路
所谓矩阵式管理模式是打破传统的科层式的管理模式,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原有学生管理的学生处、院系、辅导员直线型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整合学生处原有科室职能,以学校社会工作模块化运作形式,再建一个横向系统,两者结合成为矩阵型管理模式(如图二)。实行矩阵式管理模式应注意把握“点线面”问题。
1.明确矩阵式管理模式工作关键点
如图二所示,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纵横焦点是学生。这既是矩阵组织的工作关键点,也是纵横组织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组织结构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问题。比如,学习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协调合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辅导员作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负责自己年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但社会工作模块成员,作为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其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方法等与辅导员有明显区别。主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任务、工作为中心,可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用更加专业的技能服务指导学生或参与学生问题的处置,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获得优质服务和良好育人环境。在育人方面,辅导员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相辅相承,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就要求矩阵式组织成员围绕学生工作焦点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方式,把提高育人实效性作为工作的关键点来抓。
2.理清矩阵式管理模式的运行职能线
“线”有横向和纵向。横向是以学生服务项目为对象的各分项业务管理体系,其职能突出学生工作专业化,注重专项工作研究和专项业务指导,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制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它可以在完成某一任务后暂停联系,也可以根据新的任务重新启动。但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横向社会工作模块需要长期存在,只是随着要求的变化进行人员调整。纵向是以校分管领导牵头,实现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的集中统一、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机制。实际运行中,一线辅导员执行日常工作任务时,接受院系垂直领导;执行具体项目任务或处置特殊学生事件时,接受学生工作处领导和横向对应项目组工作指导。只有横纵向两支工作团队在各个矩阵焦点上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协作关系,才能真正发挥矩阵式管理模式效能。
3.要强化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整体协调面
矩阵式组织中,学生工作处领导作为关键成员,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主要职责是维持其下属独立部门与院系之间的权力平衡,适当委托和责任下放,鼓励学校社会工作模块组成员与院系分管领导、辅导员直接接触,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矩阵式管理模式以其自身特点,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正是由于矩阵式管理模式在人员组织、资源分配、信息流通上的灵活性,使其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应变迅速。学生工作处要充分发挥组织的整体协调职能。要结合学生工作特点,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建立以学生工作流为支撑、以各种业务服务为前台界面的学生工作全面协调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横向信息交流加强,纵向信息流动加速,强化信息的共享和全员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工作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更敏感、灵活。要建立完善学生工作快速反应机制,规范各种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工作流程的优化设计,将管理中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结合起来,更好发挥职能部门、院系和社会工作模块组积极性,形成合力聚焦,促进应急任务的完成。[3]还要加强对学生工作信息的研判,提高学生工作决策的科学性。要定期召开学生情况分析会,研究探讨新时期新阶段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不同时期学生工作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重点地对横向学校社会工作人员任务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专项指导服务,或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
五、结论与建议
先进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为解决学生发展与学生工作之间的矛盾,适应复杂多变的学生工作,在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同时,必须改变现有原则和思路,改造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运用矩阵式理念打造新型管理观念和管理体系,可有效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学校社会工作系统“双系统”矛盾问题,改善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激活学生工作体系,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及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分析矩阵式管理模式的诸多优越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存在的缺点和应用的局限性。
1.组织结构中纵横交错和复杂关系,带来部门之间、具体成员之间沟通协调的困难,若管理跟不上,将可能降低工作效率。
2.各院系的辅导员进入矩阵式组织后,既要听从矩阵组织的领导指挥,又要服从院系分管的领导。如果处理不当,矩阵的横向、纵向可能互相掣肘,使工作陷入僵局。同时,接受双重领导,如果两个直接上司命令经常发生冲突,容易使辅导员感到焦虑与压力。
3.矩阵组织中社会工作者与辅导员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如果工作目标不一致或方法有冲突,过分注意小团体利益,在责任承担方面,有时不易分清责任,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组织效率。[4]
为了更充分发挥矩阵式管理优势,矩阵组织领导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构建领导、决策、管理过程所需信息渠道;二要有效控制和协调学生工作权力、责任和资源;三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学生工作的组织文化,形成凝聚和激励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红艳.矩阵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价值工程,2009(2):95-96.
[2]文军.学校社会工作案例评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3]石沁禾.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51-53.
[4]陶俊清,邓姗姗.高校学生工作矩阵式管理模式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56-57.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3年立项课题B类课题项目,文件号:闽高思研(2013)5号】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