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京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扩大消费对策

高才利

消费品市场涉及的门类广泛,业态众多。为突出重点,本文主要结合2013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围绕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四大门类中的汽车、食品、百货、家电、装饰、建材、通讯等10大行业消费结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下一步发展对策。

一、运行情况

2013年,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4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高于全省、全国0.4和0.7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中,南京总量排名第5位。

1.从近几年发展态势看

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较上年放缓1.6个百分点,较前三年平均放缓4.5个百分点,处于中高速增长期。(图1)

2.从各区完成情况看

增幅在16%以上的有6 个区。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浦口区、雨花台区和江宁区。总量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秦淮区、鼓楼区和玄武区。

3.从城乡看

城镇明显高于乡村。全年城镇和乡村的社零增幅分别为14.9%和10.1%,但城镇社零总额占比高达97.66%,乡村仅为2.34%。

4.从行业看

批零业仍是拉动消费的主力。在社零总额中,批零业累计实现3203.34亿元,同比增长14.7% ,占零售总额比重为91.42%,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动力。住餐业累计实现社零总额300.83亿元,同比增长4.8%,占比为8.6%。

二、主要特点

1.黄金、家具和建材成为年度三大热销商品

2013 年,受国际黄金价格下降影响,足金饰品由最高每克450多元降至300 元左右,刺激了“南京大妈”的消费欲望,使得投资金条和黄金饰品出现一股热潮。全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74.46亿元,同比增长25.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家装、家居类相关商品持续旺销。全年限额以上家具类实现零售14.94亿元,同比增长2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66.8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7%。(图2)

2.汽车及石油制品消费比重大增长平稳

随着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淳、江宁等地汽车产业园建设,引进了一批价位适中、品牌美誉度好的汽车4S店落户;加之县改区,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外地部分城市限牌令的刺激;居民刚性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及部分消费者升级的需要,促进了南京市汽车消费的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实现零售475.15亿元,同比增长9.9%;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289.40 亿元,同比增长19.1%。

3.电子商务对传统百货业影响逐步显现

电子商务的消费潮流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时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实体商业购买力的流失,电商对本地消费品市场影响逐步显现。2013年南京市支付宝用户人均网上支出达到17094元,同比增长30.38%;其中人均网上购物消费为10118 元,同比增长29.95%。而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222.22 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前两年下降约7个百分点,高于平均降幅近3个百分点。

4.假日经济消费拉动显著

根据对新街口商圈9 大百货企业多年连续跟踪统计分析,双休占周消费40%,高的达50%以上;五一、端午小长假,国庆、春节黄金周,消费零售较平时增加3-5个百分点,高的增幅20%以上。

5.住餐业下行成为消费放缓的主导因素

2013年,南京市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83亿元,同比增长4.8%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11.1 个百分点,拉低社零增幅1.5个百分点左右。特别是中高端住餐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全年限额以上住餐业同比下降10.5%,比上年同期下降20.7个百分点。但随着住餐业的逐步转型,特色的中低端大众消费餐饮企业异军突起,营业额有所增加,全年限额以下住餐业的增幅达到15.4%。全年四个季度的增幅分别为-2.1%、3.1%、7.8%和10.7%,呈逐步回升的态势。(图3)

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外经济减速慢行

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内外贸增长乏力,内需政策效应减弱,“家电下乡”、节能补贴政策“收官”;房地产下行,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房地产销量下降,库存增加,这对后期关联的建材、装修、装饰、家具、家电等消费都产生影响;加上八项规定的延续,公务开支将进一步缩减。

2.消费内在动力尚不足

居民收入尚没有根本增长,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直接影响居民即期消费,使消费受到抑制。加之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挫伤了消费热情,影响了消费环境。同时,缺乏新的消费热点,在3G、4G数码产品和iPhone5、6等消费热点退潮后,在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刺激下,短期内很难形成新的消费热潮。

3.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冲击

特别是对传统百货、3C产品、化妆品等消费影响很大。2013年全国电子商务零售额1.85万亿,同比增长40%,占社零总额7.9%;江苏为1800亿元,占社零总额8.7%;南京达618 亿元,增长76.7%(其中商品零售550亿元、服务类68亿元),同口径占社零15.6%。“2013 中国零售百强排行榜”全国超过千亿的超大型零售企业6家中,纯电商有2家,分别是天猫、京东,其余4家实体企业,也重度触网。

4.区域性商业崛起分流

近几年,区域性城市商业综合体陆续强势崛起。目前,南京已有15个大型综合体,经营面积达350万平米。除传统的新街口、夫子庙、山西路等商圈外,新增的有河西万达、江宁万达、新城市广场、虹悦城、弘阳广场、金鹰奥莱城、森林摩尔、大观天地貌、明发商业广场等。此外,都市圈周边城市商业的发展,也使消费明显分流。在城市综合体布局之争中,南京商业格局被无情改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未来几年还会有一批出现,南京商业“转型大幕”刚刚开启。

5.黄金珠宝投资热情降温

去年国际金价出现多年不遇的暴跌,引发了一轮又一轮抢黄金热潮,直接带动了销售。由于同期基数大,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比去年底又上涨了约30元/克,因此,一季度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增幅下降0.7%,相比去年同期的27.9%,下滑较为明显。二季度也不乐观。

四、面对的机遇

1.南京区位与中心城市优势

南京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长江经济带重要极点城市、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商业格局将产生新的变化。需强调的是:在这样的有利区域条件下,应如何作为?重点在商业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上寻求商机,从追求市场份额到追求顾客份额转变。

2.县改区城乡一体化战略

主要是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发展,把高淳、溧水、江北等发展为南京的副城。通过半小时、1小时都市圈的打造,高速、高铁、地铁、轻轨的建设运行,周边部分城市同城化战略的实施,“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时代”将逐步到来。交通利好的涌现,使房产、人流、物流、商业布局等将发生新的变化,迎来发展新契机。

3.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2013年,全国城市化率53.7%,2030年,全国城市化率70% 。目前,江苏64.1%、南京达到80%。城市化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据有关方面测算,城市化率每提升1%,GDP 增长0.7%-0.8%。南京未来将发展为1 个主城、3 个副城、8 个新城、60个新市镇。核心是农民市民化,吃、住、行、医、教等消费潜能巨大。

4.消费转型升级是商业永恒主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消费市场瞬息万变。商品围绕便捷化、环保化、智能化、时尚化永不停息地升级换代。大到住房、汽车、家电,小到水果、日用品、通讯产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状况的改善,加上商家逐利的本能,消费必然不断升级。一定有人(或团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利用互联网思维,以客户消费为中心,研发颠覆性产品,策划颠覆性营销模式,准备发起珍珠港式偷袭。小米手机、腾讯微信、淘宝余额宝等就是典型。

5.后汽车时代的发展

实质是互联网、智能、节能、环保条件下的汽车消费时代。2013年底,南京机动车拥有量181 万辆, 其中汽车拥有量140.41万辆,家庭私人拥有量118万辆,年净增加23万辆,增长19.3%。近几年,每年消费增加20多万辆,20%左右的增幅,预计仍有5年以上的增长期。青奥会后南京车改,将释放部分消费;汽车相关配套消费也有前景。

五、发展对策

1.准确研判形势,把握发展大局应自觉关注、了解、研究、把握国内外形势,及时掌握商业资讯和动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把握“五点”: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点、研究立足点、挖掘增长点、聚焦效益点。掌握未来六大消费趋向:

一是市场化导向。国家提出“不刺激,去杠杆,调结构”的理念,不会出台什么大的刺激政策,将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主要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为主,找准立足点。

二是大众化回归。八项规定将持续发挥作用,已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党内外长期执行,促进了理性消费,向大众化转型。住餐“高大上”应大幅减少。找准定位,但时尚快消品、高端品牌,仍需合理引导、发展消费。品牌是企业战略资源,是扩大消费的核心要素。

三是一体化发展。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建立城乡交通、通讯一体化,建立农民医疗、养老体系等,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核心体现在机会、权利的“公平性”。

四是信息化提升。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思维、消费方式的改变,利用云计算、智能化、电子化,进行信息化开发、管理与发展。

五是全渠道服务。如今逐步发展为“全渠道零售时代”,如何留得住消费者值得深思。企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的需要,采取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消费商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无差别的购买体验。这是纵向消费。

六是一站式消费。城市商业综合体深受消费者亲睐。这是横向消费,多元消费,满足不同消费群多层次的需要。单打独斗的时代渐行渐远,商家应抱团发展,错位互补经营。同时,旅游、文化、休闲等消费快速增长,已成趋势。

2.大力发展大市场,增强辐射带动力

大市场、大平台决定大流通,大拉动。2013年,南京有亿元大市场46个,经营面积295万平米,出租摊位3.66万个,实现成交额912亿元。这与省内南通叠石桥轻纺市场、镇江丹阳眼镜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所起作用不够巨大。必须抓住南京区位优势,进一步发展众彩农副产品物流、航空物流、南京钢铁、化工、汽车等市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发展

这几年,南京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以苏宁易购、焦点科技、南京亚太化工在线、易钢在线、途牛旅游、e鲜美、孩子王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客户、销售业绩、服务管理的提升。传统的商贸企业应加强商业网站建设与运作,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探索“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互动促销的经营方式,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传统商业通过转型升级,增强体验功能,锁定客户群,为消费者提供纵向与横向服务,努力扩大消费。

4.加强供应链管理,平衡发展物流业

从整个城市而言,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网络、仓储、运输设施、流通节点,规划建设城市共同配送平台,打造运转高效顺畅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全社会物流成本。企业则根据行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实现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销售的无缝对接,加强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有机衔接,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5.适度发展信用消费,大力营造消费氛围

商贸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信用消费方式,特别是对消费能力强、信用好的集团和个人,利用信贷消费杠杆,扩大信用消费空间,创造消费业绩。同时,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营销方式,大力营造消费氛围,特别是重大节假日、黄金周,应加强消费市场策划,炒热市场,吸引并锁定消费客户,释放消费潜能。

6.打造特色商业街区,聚集消费人气

通过特色餐饮小吃、老字号、黄金珠宝、农家乐、健身休闲、滨江风情、文化义演等特色街区(场馆),拉动消费。南京夫子庙、1912历史文化街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都有一定影响力。常州的双桂坊、成都的锦里、深圳东门町商业街等全国知名。

7.加强商业网点规划,促进有序发展

根据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未来趋势,进行城乡商业网点重新规划、布局、定位,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上升到法制化。防止城市商业综合体等网点盲目扩张,减少同质恶性竞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民生性网点均衡布局。促进各类业态全面、有序发展。

8.加强流通秩序管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加强政府、企业、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失信和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力度。同时,正确引导消费,营造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和媒体在打击假冒伪劣、净化消费环境的前提下,客观报道有关质量安全问题,正确引导消费,防止言过其实,伤害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作者单位:南京市商务局)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