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对理论内容单向的完全的接受,忽略了社会客体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较少考虑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诉求。教学改革应将国家统编教材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并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大幅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课堂、进实践和进头脑,关键是进头脑。这是很多高校一直秉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该理念强调从教材内容到学生头脑的“单向输入”,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马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征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和宣传,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被大学生尽可能多地吸收和理解,达到“入脑入心”的目标,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心需求和兴趣感受则考虑甚少。应该看到的是,虽然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层出不穷,但由于没能进行理念上的创新,思政课的教学依然陷于“灌输式教学”的窠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免止步于瓶颈阶段。
从认识论的层面而言,人区别于自然客体的重要标志是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社会客体,其主体性不容忽视,这恰恰是人作为社会客体区别于自然客体的特殊性,也是社会客体的复杂性所在。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有意识、有判断、有需求的活生生的个体,我们切不可因为要占领这个思想“阵地”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像不考虑目标环境的土壤、日照、水分等因素的强行移植难以成活一样,不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水土不服的,是根基不稳的,到了受教育者那里很可能是受到排斥的,是被迫伪装的,是僵化教条的,是仅限于学校的。因此,思政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建立面向需求的“供给”,才能切实提高实效性,增强针对性,这才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树立的思政课教学理念。
那么思政课的教学应该如何顾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呢?我们首先要对需求本身进行分析和考察。
从客观方面来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推进,传统的价值观面临挑战和分化,外来的价值观受到一些人追捧,新旧价值观不断融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对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强烈的反作用;从主观方面来说,“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学生思想观念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对社会新的关心、思考甚至困惑。”[1]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人生目标不明确、价值取向不鲜明等思想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上切合实际、有说服力的而不是打官腔式的回答。另一方面,与大学生学习的大量专业课不同,思想政治理论不能给学生带来生存的职业技能和立竿见影的物质利益,毕业时用人单位过于看重实践技能忽视思想政治素质也助长了少数人“思政课无用论”的短见。综合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思政需求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是群体性。理科、文科等不同群体由于高中偏重一方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对思政课的态度、参与热情明显不同;理工科、文科、农科、医科、军事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和思想政治的关系远近不同,在思政方面的需求有很大差异;新生、大二、大三和毕业生、研究生等同一院校的不同群体随学业完成情况和对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对思政课的认识和兴趣也明显不一致。这种群体性差异要求我们重视大学生四年里接受四门思政课的时间和顺序,而不是仅仅注意四门课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专业不同对思想课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历史专业的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要求会更高,哲学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会有自己的看法,政治和经济专业的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会更感兴趣,等等。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根据专业、年级的不同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具有多样性:关心国家大事、具备一定政治素养的学生对于思政理论有自己的态度和见解,往往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互动和初级研究中,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的能力;专注于奖学金或是有志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和所有必修课一样:“成绩高才是硬道理”,因此只要是成绩考核的“点”都会特别在意,教师的考核点往往成为他们努力的指挥棒,他们思政方面的需求往往和上进的需求高度重合;多数中等成绩的学生则视任课教师而定:教师讲得好就多学一点,讲的不好就少学一点,他们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不能说很大,但有待于教师激发出来;对什么课都心不在焉、因为高中课业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而沉溺于玩乐或是等着毕业的学生基本上不怎么关心思政理论和国家大事(甚至对专业课都只求通过),似乎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和他们这一生都是有距离的,对思政课则能不上就不上,只求及格而已。
第三,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虽然从初中甚至小学学生们就开始受党的教育,但从大学生入学时的问卷调查来看,我们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需要客观面对的,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脱离实际、宣讲手法单一、过分依赖说教、过于重视理论条文的背诵、倚重于强制性考试、把思想政治教育视同于一般知识传授、新鲜度不够而重复性较高、用分数来衡量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等等,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学生头脑中树立的思想认识是很少“接地气”的,是外化的而不是内化的,或者说是在很低的层次上内化的,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外化的,这种根基不牢的“移栽”更像温室中的植物,别说抵御不了狂风暴雨,就是风吹草动都容易萎缩倾倒,一件不合心意的生活小事就能让他们是非颠倒、口无遮拦,一则未经核实的负面新闻就能让他们信仰动摇、溢于言表,这从许多高校校园网上回帖就能得到证实。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现实特征,告诉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还是大有可为的。
考虑到这些差异,同时根据QQ群、微信朋友圈、师生交流信箱和BB师生交流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群体需求的调查结果,我们将大学生的思政需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归类整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第一是政治需求。如对国家近现代史的了解需求、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预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认知、教育部教育发展政策了解、政府对本行业的发展定位、政策解读和未来规划等等;第二是道德需求。如大学里的人际交往道德、未来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如何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国近现代道德演变、道德的现代化等等;第三是情感需求。如近现代史上爱国、爱学校、爱专业、爱同学、爱父母、爱他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剖析、中国人古代到近现代情感需求的演变、东西方情感需求的差异等等;第四是素质需求。如结合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谈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等等。将以上四个方面的需求融进教学过程是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施的关键一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教学设计、讲稿和课件等教学文件的重新撰写和制作,精心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有新鲜感的和知识性的教学案例,将课堂教育与课下个别指导相结合,解决学生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
总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要求指导下,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需求的创造者和引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需求的跟随者或者满足者。而且,教师要首先成为学生需求的跟随者和满足者,然后才能成为学生需求的创造者和引导者。要根据学生思想需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新内容、改变手段,形成满足思政理论“供”、“需”两方面要求的教学方案,才能有的放矢地增强教学效果,突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瓶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蒋德勤.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N].光明日报,2013-7-8(16).
[2]刘建忠. 论思想政治工作供求关系的改善[J].山东社会科学,2004(10): 122-125.
[3]薛宝林,张旭.试论供求规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6(12):95-96.
【基金项目】2013 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资助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