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以联系的观点看闲暇教育

汪小红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闲暇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我国,闲暇教育更是一种奢侈的舶来品,甚至连教育行业的某些管理人员也对其持有或片面或武断的看法,这是没有坚持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闲暇教育的一种表现。本文拟从联系的视角探讨闲暇教育,旨在引导人们全面、联系地看待闲暇教育,正确地度过闲暇时光,进而学会休闲,享受生活,珍爱生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联系;休闲;闲暇教育;全面;艺术化人生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50—02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汪小红(1987—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一、联系的内涵

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的事物,既不存在,也不能获得发展;不从联系的观点出发,我们既无法了解事物的性质,也不能认识它的地位以及存在的意义。[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在内,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表现形式。世界的物质性是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有机联系的客观基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事物的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1]直接联系能直接地、及时地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间接联系则以间接曲折的方式影响事物的发展。内部联系即要把一事物内部的诸要素联系起来看;外部联系则要把一事物与他事物联系起来看。本质联系是稳定的、反复的、普遍起作用的联系,是决定这一事物是此事物而不是彼事物的联系;非本质联系正相反,是事物外部的、不确定的、易逝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起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决定事物的性质。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如此不可的联系,它带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而偶然联系就是一种不稳固的、偶尔发生的联系,它带有个别性和不稳定性,它可能今天发生,也可能明天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

二、关于闲暇教育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闲暇指的是人们除了参加社会所规定的劳动之外的其余一切空闲时间,这个空闲时间完全由个人自由支配。所有发生在这个空闲时间里的行为都可以称为闲暇活动。而且闲暇的本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理性的沉思活动。进入闲暇的标志是自由的沉思,陷于繁忙的标志是被迫的盲从。[2]

也有学者指出,闲暇教育指导人们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是一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教会人们学会休闲与享受生活的教育活动。[3]它不仅仅教人学会娱乐、消遣的技巧,也教人学会度过其休闲时光的正确方法和享受闲暇的一般能力,更教会人学会思考,学会艺术化人生,教人珍爱生命,真正享受生活。着力于培养能正确处理其闲暇时间的人,关注人如何真正“成人”。

相关研究指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闲暇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一部分闲暇时光的成年人和那些将其所有时间转化为闲暇时间的退休者来讲,进行闲暇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他们积极运用其闲暇时间的能力和意识,而且能够充分运用其从工作和闲暇时间中所获得的技能来进行自我充实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而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则应当帮助其确立正确的关于闲暇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联系与闲暇教育

在教育系统中,闲暇教育可能会导致一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的抵触,这是因为闲暇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是生活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而是一种隐性的也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其效果的东西,这必然会导致家长们由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担心而对其采取消极的态度。这些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闲暇教育,既没有看到闲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直接联系,又没有看到闲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间接联系。

下面来看一个具体事例。在某校高二的一堂物理课上,教师在讲授天体运行的轨迹问题,学生们坐在下面,脑子里却是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火箭,什么是助推剂,什么是同步卫星?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学生。但是,一些空间思维比较灵敏的学生却能在大脑中迅速建立起模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基础的物质经历,想象就无从谈起。学生甲因为曾在某个科教频道看到过关于天体的动画视觉图,而学生乙的父亲就是一名航天工作者,他的家里摆满了天体的模型,所以,他们能在大脑中迅速建立起模型,但其他学生却没有一丝关于天体的记忆。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注意在小学阶段就带领学生去参观一次航天博物馆,进行一次课外教育,那么再回到物理课堂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天体的运动对学生来说就易于理解得多了。

由此可以看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极其重要,不仅要把事物放到横的联系,即现实的“左邻右舍”的关系中看,还要把事物放到纵的联系,即历史的古今关系中看。对于闲暇教育,更不能片面地看待,应该把它和人的发展共同放在教育系统这个大的整体之中,既看到闲暇教育与其他因素的外部联系,又要把它看成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内部因素。因此,在探讨闲暇教育的时候,必须解放思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近及远,进行多方面的、举一反三的连贯性的思考。只有这样,闲暇教育才能被正确认识,很多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

闲暇教育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之外。人从社会义务、家庭义务中解放出来之后,能更好地珍惜闲暇时间,反而有利于其学习、工作和生活。[4]正如马克思所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时间的利用,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5]对闲暇时间的享受是为了更好地度过劳动时间,而现在的人们在忙碌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不以联系的观点看待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不利于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更不利于人们对劳动的珍惜,不会正确度过其闲暇时间,自然也发现不了闲暇在开发人的潜能方面的巨大价值。

工作的忙碌让人们忽略了自身发展中的整体因素,也没有看到闲暇活动与自身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群体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最终实现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历史性统一。不仅要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看,还要将事物放在其所在的整体环境中去看。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绝没有不处于联系之中的孤立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从联系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联系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正确地认识闲暇,选择合适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培养合理处理闲暇时间的能力,学会享受生活,最终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祖达.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2]贾改莲.关于我国闲暇教育问题的初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2).

[3]刘金玉.试论闲暇与闲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4]冯建军,万亚平.闲暇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5]程少堂.重视闲暇教育 促进素质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