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婷
(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新时期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意义,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的素质现状和中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材改革的特点,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新理念;实施策略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5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15—03
收稿日期:2014—11—28
作者简介:刘婉婷(1985— ),女,广东信宜人。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教学。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恰当地选择、运用案例,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恰当、灵活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意义,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是学习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和必修课,其理论性、实用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面国际贸易的实际例子,他们在学习时会觉得抽象,同时,教师教学也很乏味。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不仅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故事化、情趣化、真实化、时代化,而且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交互式探索,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因此,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如果适当穿插生动有趣、新颖和富于启发性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授“世界经济一体化”时,笔者没有一开始就直接介绍课本的内容,而是先让学生看一则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的见解,然后才开始引入话题。“家住市区的李华丽早晨起床后先用美国黑人牌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法国欧莱雅牌洗面奶,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汉堡包,喝了杯瑞士雀巢咖啡后,穿上德国阿迪达斯外套和美国耐克运动鞋,带上美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和苹果手机去公司上班,刚出家门遇见邻居陈叔叔开着新买的德国奔驰牌汽车。”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何趋势?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存在及其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有更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案例教学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职业技能的现代职业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不断地互动,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职业能力。国际贸易业务交易数额是巨大的,而且会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影响,稍有差错就会给公司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提高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的业务能力,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尤其要熟悉交易流程和有关规则,具备较强的对外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师生间知识的交流互动,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果适当、灵活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讲授“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某个理论知识点后,再精心设计和选择相应的典型案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国际贸易案例的分析,了解对外贸易业务的真实流程和全貌,对所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将教材中有关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和具体实际操作中。这样,既能将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又能通过对国际贸易案例的分析,借鉴当事人对外贸易业务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业务操作,从而减少就业后在对外贸易工作中出现的差错,避免公司企业经济风险的发生。
(三)有利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案例有的直接取自于现实的生活情境和学生身边实际生活中的事情,或者以国际贸易中的真实事例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加工而成。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推导出一般的原理,可以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岗的中、初级外贸应用型人才是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主要方向,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是一门涉外贸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当前国际时事经济政策予以关注,还要向学生介绍海内外的经济发展趋势、最新的国际国内贸易动态,及时地向学生讲授最新的国际经贸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贸易协定及法律法规。例如:在讲解倾销和反倾销时,笔者举了中国金刚石锯片胜诉美国反倾销案的例子,详细介绍了事情的起因、诉讼过程和结果。分析美国为什么对我国的金刚石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金刚石锯片是否真的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对我国企业有什么启示,今后国家商务部需要调整对外贸易中的哪些政策和措施等。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有背景、有完整体系的系统知识链,而不是枯燥的、孤立的理论知识和案例,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相关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对案例提出质疑,研究案例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高水平教师的正确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学生独立探讨案例和分析问题耗费时间过多,而且无法找到切入点,容易产生盲目性和逐渐失去主动性。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其知识结构更趋综合化。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在教学设计时要广泛吸收相关学科之精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所需的相关信息,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能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争辩,在多种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从而顺利地解决案例中发生的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抽空到外贸公司企业中了解其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的观察、调查、研究,搜集材料,经过整理加工,选出适用于“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需要的不同的外贸案例,不断地了解、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贸法规的最新发展变化,及时地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是由既独立又密切相连的五个实施步骤组成的,即精选案例—案例引入—案例讨论—评述案例—撰写案例报告。
(一)精选案例
选择案例是“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之一。选用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特别是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案例,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密切联系,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不同章节的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精心收集、编写、设计。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典型性,要与教材重点、难点相对应。案例同时要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信宜市素有“竹器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竹器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在讲授进出口流程与特点时,可以结合信宜市竹器工艺品出口贸易案例,假定自己是信宜市竹器厂的老总,现在要同外国公司洽谈一笔生意,让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要经历哪些环节和步骤,与国内贸易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其中充满矛盾和挑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案例引入
在一节或一章学习开始时,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常用的引入方式有:运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由教师或学生描述案例、给学生每人发放一份文字案例、设置真实的情景案例和由学生自己即兴表演案例。教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时,可随机插入一两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说明某一概念或观点,将案例与概念和原理融为一体。这样使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原理易懂、好记,学生得到的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买卖合同装运条款中的有关分批装运的概念时,笔者先举以下例子:某公司向新加坡出口1000 公吨大米, 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结果该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在两个不同的装运地点和不同的装船日期把货物装在同一航次的同一船上,并在提货单上分别注明:请问这是否违约? 银行能否议付? 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买卖合同装运条款中的有关分批装运的概念的理解。
(三)案例讨论
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典型案例,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讨论,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讨论案例的关键是要把案例中的内容与课本相应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要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偏离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析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且形成小组的结论。然后,各小组长向全班作小结发言,阐述各自观点,教师最后归纳。为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讨论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使其围绕中心问题积极发言、交流、研讨,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其勇气、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评述案例
由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的局限性,其分析案例可能不到位,需要由教师来补充和评述。通过评述案例,能够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创新、提高,在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对案例本身所蕴含的原理或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评述总结时要讲明案例的切入点与关键点,指出讨论过程中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揭示出案例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强化案例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以激励和鼓舞学生更好地参与讨论。
(五)撰写案例报告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收集、分辨信息的纵深演进的过程。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其分析问题、概括、归纳、总结以及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对“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后对案例进行理性的分析、总结,并形成简洁的文字。案例报告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集体完成。报告要抓住要点,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写明案例的关键问题,概括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和理由。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根据“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所任教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小燕.《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法浅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2]王敏.浅谈案例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0(5).
[3]李毅.浅析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4]高利波.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5]李芳.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运用之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