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Meta分析

牛永青 梁丽丽

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滨州 256504

[摘要] 目的 对冠心病药物治疗疗效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中心,收集关于冠心病药物治疗的中文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对选区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 结果 检出与冠心病药物治疗相关的文献113篇,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9篇文献进入该研究。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共纳入5项研究,其中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65[-0.99,-0.31 ] (P<0.01);在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10[-1.50,-0.71] (P<0.01);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1.40[-1.74,-1.06] (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26[-1.77,-0.74] (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 0.91 [-1.25,-0.57] (P<0.01)。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冠心病在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方面与常规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冠心病;药物治疗;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a)-0110-03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心肌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损伤性变化。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1]。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随着我国老年化形式的不断加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有:冠心病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2-3]。药物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发病及症状,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有: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该文2014年2月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特点以及临床疗效做一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满足以下条件的文章纳入研究:1.已发表的与冠心病药物治疗相关的中文文献;2.文献中患者冠心病检查完善诊断明确者纳入研究;3.选取文献中患者以冠心病治疗为主要治疗目标;4.纳入文献与患者治愈是否有关。

1.2 排除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排除:1.重复发表的文献,仅纳入数据量大的文献;2.采用中药、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文献;3.文献中未准确描述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冠心病疗效评定以患者心绞痛症状恢复情况为主要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为降低消失或两级。原为Ⅰ、Ⅱ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症状),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不多于2次,未口服冠心病药物治疗。②改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一级,药物应用剂量较前减半甚至未用药物。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服用药物剂量较前未减少。④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药物剂量较前增加[4]。

1.4 数据库

文献选取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所选取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09年1月—2013年12月。检索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冠心病”、“药物治疗”。

1.5 文献提取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得到的文献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所选文章进行通读,提取文章的基本信息(研究时间、研究地点、发表年份、所用药物类型、选取样本含量)。

1.6 文献质量评估

文献质量评价由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具体标准根据文章内容与此次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分级,将不同级别的文章分为高级别、中级别、低级别。

1.7 统计方法

对于RCT或仅对照试验的文献,相同治疗方法的用Reviciv Manager4. 2软件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效率的95%CI进行统计分析,当结果不存在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描述,当结果存在异质性时,探讨异质性产生原因,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来描述。

2 结果

2.1 研究的一般情况

将所选文献排除重复文献后,检出与冠心病药物治疗相关的文献113篇。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9篇文献进入该研究,全部9篇文章均为队列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

2.2 治疗药物的评价

2.2.1 研究选取的9篇文献中,应用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60例(观察组),未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153例(对照组),经异质性检验χ2=8.42(P=0.04<0.05),该次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式,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65[-0.99,-0.31 ]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治疗上与对照组未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 研究选取的9篇文献中,应用抗凝类药物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的患者47例(观察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40例(对照组),经异质性检验χ2=11.36(P=0.036<0.05),该次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式,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10[-1.50,-0.71]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治疗上与对照组未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3 研究选取的9篇文献中,应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患者211例(观察组),未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196例(对照组),经异质性检验χ2=15.33(P=0.012<0.05),该次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式,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40[-1.74,-1.06]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上与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4 研究选取的9篇文献中,应用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356例(观察组),未应用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患者340例(对照组),经异质性检验χ2=13.56(P=0.026<0.05),该次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式,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26[-1.77,-0.74]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在冠心病治疗上与对照组未使用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5 研究选取的9篇文献中,应用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患者310例(观察组),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患者302例(对照组),经异质性检验χ2=17.63(P=0.021<0.05),该次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式,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 0.91 [-1.25,-0.57] (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冠心病治疗上与对照组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应当以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调脂治疗为基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并改善预后。

该研究中,我们根据检索所得文献与我们研究的相关性,选取了9篇文章,文章纳入率为8.0%。在选取文章中根据本文研究选取的研究观察指标,统计收集适合该研究的样本例数。该研究中选取的5项纳入研究观察指标,均为目前临床上冠心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根据异质性检验分析,5项纳入研究观察指标均使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抗血小板类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对于应用阿司匹林禁忌的患者,临床上以氯吡格雷为替代药物,但是该研究中以安全、研究真实性为原则,将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排除研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长期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也存在异常[5]。低分子肝素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给药后通过有效的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从而发挥较强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是该研究的纳入研究项目之一[6]。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类药物,可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稳定冠状动脉病变处脂质斑块,防止其破裂及斑快继续增大[7]。目前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脂作用之外,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对抗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的作用。抗心绞痛类药物在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中,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降低心肌氧量,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常用的抗心绞痛类药物有硝酸脂类及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通过物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降低心脏氧耗量并增加侧枝循环血液,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8]。β受体阻滞剂类药可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患者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发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一线用药[9-10]。5项纳入研究观察指标的疗效评价中,阿司匹林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65[-0.99,-0.31 ];低分子肝素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10[-1.50,-0.71];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40[-1.74,-1.06];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26[-1.77,-0.74];在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 0.91 [-1.25,-0.57],全部研究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同样得出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11-12]。

随着目前对冠心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断不断成熟,更有助于研发更多新药。因此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主要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钟鸣,付慎文.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稳定性冠心病预后的比较[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5):385-388.

[2] 靳玺.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的Meta分析[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9.

[3] 贾永亮,梁少伟.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西药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C]//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药学会,2012:443-443.

[4] 山缨.冠心病的药物治疗[J].上海医药,2009,30(11):500-501.

[5] 孙帅.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降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 张超.低分子肝素治疗国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8.

[7] Hochunen JS, Lemas GA, Buller CE, et 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persistent occlu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gl J Med, 2006, 355:2395-407.

[8] 陈可冀,刘玥.稳定性冠心病:PCI还是药物治疗的选择——一项新的Meta分析结果的启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583-584.

[9] 张毅锋.冠心病并高血压采用有效药物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37-138.

[10] Hao PP, Chen YG, Wang JL,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role high-dose statins administered prior to PCI in reducing MA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ery disease[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0,37(4):496-500.

[11] 顼志敏,张叶萍.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要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912-914.

[12] Karalis DG. Intensive lowering of low一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Mayo Clin Proc, 2009, 84(4) ;345-352.

(收稿日期:2014-09-16)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英语: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S, T)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 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Y(前两年总发文量)。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