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玲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在胃常规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空腹胃常规检查与口服胃超声学造影剂胃常规检查,对比两组胃部超声的血流情况以及征象。 结果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病理符合率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口服胃超声造影剂后,患者胃部处于充盈状态,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胃常规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胃常规检查;造影剂;超声造影;胃充盈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185-02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中超声造影得到广泛应用[1-2]。目前,造影剂制备技术逐渐改进与完善,胃充盈超声造影在胃常规检查中普遍使用。该研究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空腹胃常规检查与口服胃超声学造影剂胃常规检查,主要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在胃常规检查中的价值,进而为胃常规检查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空腹胃常规检查与口服胃超声学造影剂胃常规检查,其中有40例女,60例男,年龄为18~77岁,平均为(51.23±2.3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胃区发生隐痛与不适,甚至有泛酸、嗳气等症状出现,一些患者并没有自觉症状。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 MHz。在观察患者血流过程中,取样框的偏转要保持同血流方向一致;被检测血管内径2/3为取样容积。取样角度需要<60°;最小取样门宽为0.5~1.0 mm;获取2个以上稳定清晰频谱。
1.2.2 治疗方法
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方法:患者需要服用造影剂(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3310890号)。依次取患者的坐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与左侧卧位,分别对患者采取纵切面、横切面以及斜切面扫查。观察患者有无占位、光整程度、贲门壁厚薄以及胃贲门开放,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胃周、胃腔、胃体以及胃底等情况。此外,观察胃窦造影剂的胃壁蠕动快慢与实际充盈情况;胃窦与胃周有无出现占位淋巴结增大、血流等征象;幽门瓣造影剂有无通畅;幽门瓣和窦部有无造影剂逆流征象。
空腹胃常规检查方法:患者在采取胃常规检查前1 d,患者所食用的食物以清淡为主,不能食用难以消化以及容易产生气体食物。在行胃常规检查以前,患者需要禁食8~10 h。如果患者存在肠梗阻、活动性出血、急性胃扩张与胃肠穿孔等,不能采取该检查。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对剑突实施多切面常规检查。保存造影前后的有关图像资料,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3-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评价结果。观察患者胃窦部与幽门瓣有无造影剂逆流征象出现:1 min内,造影剂无明显的逆流征象,即为正常;1 min内,造影剂有2个以上逆流征象出现,即为阳性征象。对比胃窦部造影剂充盈状况:取患者的右侧卧位,立即充盈,即为正常;1 min后,才慢慢充盈,即为充盈减慢;1 min内,蠕动波>2个,呈对称与节律,并从胃体部逐渐向胃窦部移动,即为正常;1 min内,未出现或者是有1个蠕动波,即为减慢。检查标准为胃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将病理结果作为本组研究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
1.3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 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外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胃充盈超声:胃底静脉曲张1例,占1.00%;胃壁囊肿1例,占1.00%;胃间质瘤1例,占1.00%;胃黏膜脱垂1例,占1.00%;胃溃疡4例,占4.00%;胃下垂情况3例,占3.00%;胃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2例,占2.00%;贲门部占位情况1例,占1.00%;现胃体部占位1例,占1.00%;胃窦部占位征象3例,占3.00%;幽门瓣造影剂逆流征象4例,占4.00%;胃窦部发生造影剂逆流征象27例,占27.00%;胃窦部充盈减慢13例,占13.00%;有胃窦部蠕动减慢征象出现68例,占68.00%;有胃窦壁黏膜层回声减低、增厚以及肿胀征象出现88例,占88.00%。空腹超声:27例胃病变(27.00%),不能清晰显示病变边界,无法提示诊断。
2.2 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对比
空腹超声检查无法将胃壁清晰显示出来,存在少量胃内容物气体回声与混合回声;口服造影剂后,清晰显示出胃壁结构,胃壁柔软,由胃底至幽门蠕动,3~4次/min,壁厚<5 mm。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将胃镜结果作为诊断标准
经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88例,占88.00%;经空腹常规超声检查诊断3例,占3.00%,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χ2=14.5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符合率对比见表1。
2.4 将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
20例患者将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其进行随访,20例行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符合病理检查,占100.00%;3例经空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病理检查,占15.00%,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病理符合率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χ2=8.6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中,胃部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胃肿瘤病变,在消化道中占据首位,与其他系统超声检查方法相比,胃部超声检查发展滞后,这主要是因为空腹下胃部处于收缩状态,由于气体干扰与胃内容物,对声波穿透产生影响,使得超声检查处于盲区。长期以来,检查消化道病变主要是将胃肠镜与X线钡餐作为检查常规方法,能良好地显示胃肠黏膜的结构,但是均为胃肠管局限性检查,检出胃腔外与胃黏膜的生性病变概率并不理想,不能作为肿瘤内部结构状况的参考,并且无法同步判断病变周边以及其他脏器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孙英[5]等人研究发现,使用胃肠助显剂能清晰的显示出解剖轮廓的结构,这不仅能为超声检查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造影剂物理特性同实质性脏器较为相似,其所产生强回声界面同组织间、毗邻脏器以及胃壁结构的对比效应较为明显。本组结果显示,空腹超声检查无法将胃壁清晰显示出来,存在少量胃内容物气体回声与混合回声;口服造影剂后,清晰显示出胃壁结构,胃壁柔软,由胃底至幽门蠕动,符合研究结果。
通常情况下,患者由于受到气体以及胃内容物等因素的干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声波穿刺,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等状况,从检查结果方面看,仅可以通过贲门部与胃窦部的较大占位进行诊断。该组中胃充盈超声检查,贲门部占位情况1例,胃窦部占位征象3例,胃窦部发生造影剂逆流征象27例,胃窦部充盈减慢13例,有胃窦部蠕动减慢征象出现68例,有胃窦壁黏膜层回声减低、增厚以及肿胀征象出现88例。这说明对患者采取胃充盈超声造影能使胃超声成像的胃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消除患者胃内环境中干扰因素,减少对检查的干扰,顺利通过声束,进而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病变发生部位以及胃壁层次结构。
汪贤臣[6]等人指出对胃部疾病患者采取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可以行多切面与多体位检查,能提高超声对胃周病变以及胃壁肿块的诊断与显示,避免发生漏诊与误诊情况。但在调制造影剂时需要注意,造影剂调制不能太过粘稠[7-8]。该研究中,20例行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符合病理检查(100.00%),3例经空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符合病理检查(15.00%),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病理符合率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这说明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不仅能满足不愿或者是不宜行钡餐与胃镜检查患者的需要,同时也适用于健康体检、高龄体弱以及年幼等人群。年老体弱或是年幼者通常腹壁较薄,能减少气体对检查所产生的干扰,一般能清晰地显示图像。综上所述,在口服胃超声造影剂后,患者胃部处于充盈状态,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高,具有安全、连续、无放射性、可重复性、操作方便、无创等优点,为临床胃常规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亚玉,柳鹏翔.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73-74.
[2] 翟真真.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2,9(1):70-71.
[3] 杨海云,曾广绥,高传江,等.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53-1454.
[4] 张荣刚,李佳平,朱婷,等.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8):1229-1232.
[5] 孙英,王传英,李秀清. 超声造影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4):712-714.
[6] 汪贤臣,郭心璋,施红,等.超声造影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临床研究[J].人民军医,2010(7):518.
[7] 史月秋,卢长庆,黄发基,等.胃充盈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6(8):1212-1213.
[8] 裴峰,刘玉祥,章菲菲,等.口服胃肠道造影剂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7):1293-1295.
(收稿日期: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