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要在幼儿园更好地落实心理活动课,我们要做好以下若干方面的准备:准确地把握辅导理念,明确辅导目标,辅导素材和辅导形式的选择要切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只有如此,方能使心理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心理课;幼儿;辅导理念;辅导目标;素材;形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9-0023-03
2012年,由钟志农老师主编的《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出版,在丛书中钟老师带领我们解构了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不同阶段孩子适合的活动主题,也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有了整体框架与方案。但多数孩子的上学时代是从幼儿园开始,那么幼儿园的孩子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吗?
当我们去翻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心中就会有答案:幼儿园的孩子也适合上心理课。《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健康领域中的两个维度目标(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六个维度目标(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和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框架是相符合的。所以,如果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和孩子们来聊这些话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最近的一次幼儿心理活动课评比中发现,若要在幼儿园更好地落实心理活动课,我们还要做好以下若干方面的准备。
一、辅导理念的把握
理念就是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认识的,怎么思考的。理念统领着设计,统领着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在设计心理辅导课之前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上什么?我要上的内容学生需要吗?我要上的内容和我接触的这个学生群体相适宜吗?
面对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就到学生那里去寻找。去观察学生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事情,如果学生们遇到的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了困扰或者以他们自身能力不能很好应对,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心理课的出发点。
在此次评比中,一节以“第一次”为主题的活动课,通过讲述小女孩第一次独自上街买东西而让学生有所思考。但这节课听下来,我不清楚老师是想把上课重心放在情绪体验上还是独立做事的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上。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频繁提及各类情绪,但上课内容更多是放在成功体验上,这很明显的就是上课之前主题范围的把握不清,不知道到底要上什么。
“看得见的情绪”课上,教师的整体主题思路是清晰的,但是在具体的概念操作上还有待商榷。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嫉妒:“嫉妒是指别人拥有的东西而你没有,这时候你就会非常的生气、难过、郁闷。”而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其实会发现,当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时,还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情绪体验,即“羡慕”,而非一定是“嫉妒”。羡慕和嫉妒之间的心理成分是不一样的,而且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心理课我们强调体验,但也有一部分重要功能是认知,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认识要恰当,不要误导。
“第一次”和“看得见的情绪”这两节课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第三个问题。在“第一次”这节课上,老师在上课一开始便询问学生第一次做一件事时是否害怕和紧张,之后又玩了一个活动“挑战十厘米宽独木桥”,询问学生感受,而大班孩子们的回答都是“不害怕很开心”,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个很尴尬的事情:老师的预设和孩子们的现场生成答案是不一致的。在“看得见的情绪”课上,老师请学生把各类情绪的表情画出来,包括嫉妒。但当老师刚说出口时孩子们马上的反应就是“老师,嫉妒我画不来”,而且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再次提到不会画,而老师都没有给予指导。所以,当我们去呈现上课内容时,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在哪个层次上。同样的心理主题在不同阶段都可以上,但不同阶段的内容层次、内容难易、内容范围是不同的。
在此次上课中,很多老师都把主题放在了情绪上,有害怕、有开心、有生气、有嫉妒。在情绪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情绪分成初级情绪(存在于人和其他动物身上共有的)和次级情绪(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而后期形成的)。初级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惊奇),我们可以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上明显传达出来,而次级情绪更多体现在内心层面上,所以学生很难直接表达出来。另外,虽然我们的很多老师把上课主题放在情绪上,但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们内心情绪感受的关注很少,更多在乎的是成效,孩子们即使有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进行情绪表达。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说“我不知道怎么画嫉妒”。
二、辅导目标的澄清
上课之前,明确该阶段孩子的上课需要,确保上课的内容和这个阶段孩子相符,那么上课的主题也就确定下来了。之后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辅导目标。辅导目标简单说就是希望这节课结束后达到什么效果。在这次评比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要求老师上课之前上交一份教案,但是教案中没有一个人描述辅导目标,上来就是辅导设计,我们需要通过他们的辅导设计来推测他们上课的辅导目标。
一个好的辅导目标有三个原则:辅导目标明确且清晰,辅导目标集中,辅导目标可操作。在此次评比中,让人对辅导目标有深刻印象的是这两节课:一节是“想变勇敢吗?”,一节是“我不怕”。兩节课题目不一样,但上课主题与内容完全一致,讲述的是学生生活中害怕的内容。“想变勇敢吗?”一课上,教师询问学生生活中害怕的事情,并想出变勇敢的方法;而“我不怕”一课则把害怕的情景直接聚焦在孩子们害怕晚上独自一个人睡觉上,而且通过情景设置加上音效配合,学生有很直接的感受,之后教师和学生交流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能一个人睡觉,更加勇敢。
比较发现,“想变勇敢吗?”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广而宽、泛而浅,而“我不怕”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小而深、精而炼,后者的辅导目标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同样是以“害怕”为主题,不同阶段害怕的情景会不一样,幼儿阶段怕黑、怕鬼,到了高中阶段怕考试、怕演讲,而且不同阶段我们教授学生的应对方法不一,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懂得害怕背后隐藏的积极意义。
此外,一个好的辅导课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学会和尝试什么”。一節“小熊笑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开心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并教会孩子们如何能够开心地欢笑;一节“小兔别害羞”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样的表现是害羞,并引导孩子们如何从害羞变得在交往中更加主动;一节“我不怕”让孩子们感受害怕后的身体反应,并学会如何克服自己的害怕。所以,这三节课都完成了一定的辅导目标。
三、辅导素材和辅导形式的选择
在一个完整的辅导课程中,我们经常引用很多素材来帮助我们呈现问题情境,而素材选用过程一定要慎重。在一节“消气商店”的课上,老师引用了“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邀请孩子们一起商量减肥的办法。如果老师上课之前对这个素材有所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这个素材放在大班孩子们身上是不适宜的。且在这节课中老师不间断同时使用三个素材“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熊大哥拳击比赛失败而生气”“小红帽和朋友吵架而生气”,三个素材案例相似,让人感觉课堂过于累赘,问题多而又没有解决情境中主人公的根本问题。如果可以深度解决一个适合这个阶段孩子们的问题情境,其效果将会更好。
在上辅导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选用一定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更加有效,例如经典AB剧,让学生做出两种答案中的一种选择。在“第一次”的课上,老师就使用了这个活动形式。AB剧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但它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自我思考能力并做出独立判断而非盲从,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形式是否适合幼儿阶段。
不同阶段的孩子适合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不同的: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初中阶段是游戏讨论结合,高中阶段以讨论为主。按照这个的逻辑,在幼儿阶段,应用更多的活动形式应该是游戏辅导。比如“在看得见的情绪”一课上,老师一开始教孩子们玩类似抢位置的鳄鱼岛游戏,让孩子们直接体验情绪,这样的环节设计比“想变勇敢”和“我不怕”的直接询问效果会更好,因为孩子们直接在互动中增强了感受。
在“小兔别害羞”中,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随机挑选一个手指玩偶贴贴在手指上,并在配乐下玩“找个朋友碰一碰”的游戏,孩子们很开心,因为游戏的设置和孩子们的年龄段是相符的,既暖心又可爱。所以,活动形式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年龄阶段特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活动形式给孩子们带来误解,那还不如干脆不要选择使用。一节“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中,老师请孩子们伸开双手比谁的爱更多,告诉学生“谁的手伸得长谁的爱就更多”。但是孩子的身体条件本身就不同,有人手长有人手短,是不能拿来比较的。活动不只是为了活动,活动一定是为了活动目标而服务的。
钟志农老师经常说,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讲真话”。“讲真话”能触动上课老师的灵魂,无论我们感受到的是欢乐还是痛苦,最后会发现这些都是“成长的印记”。
李花(作者单位:浙江丽水松阳一中,丽水,3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