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面临心理压力时不知该如何调节,有些问题处理不当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由于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因人生阅历不够等,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问题,遇到事情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感性成分超过理性成分,容易意气用事做出很幼稚很冲动的决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在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中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同学之间的一点小摩擦就很有可能引起他们的肢体冲突;当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时,就会控制不住流露出骄傲的神情,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和学业中遇到不顺,又会怨天尤人,对自己失望。高期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成为青少年自我消沉的原因。除此之外,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原因。
2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2.1美术教育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特长,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调节
美术学科没有严格的考试等硬性要求,对于学生没有强迫学习的压力,所以这门课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美术课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欣赏世界名画,还可以听老师讲解一些名画中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们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而绘画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在美术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和赞赏学生。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抓住这些闪光点对学生加以关注和赞赏。
2.2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在美术作品评价方面,我们要转变以往那种光以美术作业画的不好,或像不像的单一划评价,转为过称性的,综合多元的评价,以此体现美术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如此,并不是只存在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钻进死胡同,使自己陷入误区。产生偏激的思想,而是将很多问题事情都看开,告诉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3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心,促进青少年人际交流
在美术课堂,教师往往会讲一些艺术史,向学生们介绍艺术史上一些伟大的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大多充满自信,很多艺术家一开始的藝术作品都是被当时的权威否定的,但是这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及其的自信,自己开画展,丝毫没有因为权威的否定就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学生们在听了这些故事后,很多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又自信了一点。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更需要自信,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绘画作品自信。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自己内心的艺术品,升华自己的内心。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从其他学科中无法获得的体验。美术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了解世界,看到世界的阳光面,从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用艺术提升生活质量,让生活充满美好。
2.4美术教育中美术的纯粹陶冶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
美术作品依靠美的形象打动人。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不仅欣赏作品中艺术形式美感,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感情,比如在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时如何把前方战争的激烈,骑士们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紧张氛围表达出来;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她高擎三色旗,领导着革命者奋勇前进。画面气势磅礴,色调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幅作品让每一位观者都能体会到战争的无情,人民对于自由的渴望。诸如此类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它们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净化和陶冶的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课没有严格的考试要求,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及过重负担。美术教育注重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一位台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强弱有关。内外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以改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美国学者班奈特.瑞蒙(BennettReimer)说,我们经历的每一个音乐经验,都会对我们造成改变,虽然音乐经验发生于当下,但同时也持续在我们的脑海中,在我们的身体里。这句话同时也适用于美术教育活动,换言之,我们经历的每一个美术经验,都会持续在我们脑海中、在我们的身体里,激发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情操,为我们心理健康大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朱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