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三个策略
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沟通才能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是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门教学艺术,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而学生如何与教师沟通才能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是在校期间学生需要慢慢掌握并逐步提高的一种社交技能,也是将来学生走上就业岗位的一种生存技能。
一、沟通要善于倾听
善于聆听是作为一名优秀中职教师必备的品格。一个不善于或者是不愿意倾听自己学生讲述的教师是自负的、不负责任的教师,同样的,一个不善于或者是不愿意倾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学生。作为教师,如何使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得到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欢迎,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要先倾听学生的讲述,再从学生的讲述中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知识结构信息、领悟能力、接受能力等相关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笔者在担任新班级教学或新课程教学任务的第一节课通常都作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课,首先会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告诉学生,再倾听学生的反馈,当然倾听学生的反馈这个过程会延伸到每一次课结束或是在教学中间,沟通的方法、方式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电话、QQ等网络工具,更多的是微笑、眼神、点头等肢体语言。记得在听董鑫老师的《教师沟通艺术》时,董老师提问了参加培训的我们一个问题:“大家认为真诚的微笑应该是怎样的?其实我想说,判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微笑是否真诚,往往只能由微笑者的微笑对象去意会,是不可言传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给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学生是能意会到的。例如某次课堂上,部分学生不自觉地讲话,而且越讲越大声,那么笔者会突然停下讲课内容并微笑着看着讲话的人,只要讲话的学生意识到课堂气氛的异样并看到了笔者看他的眼神和表情,就一定会安静下来,这种情况屡试不爽。
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课下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讲述去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只有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从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去改善教学手段,使学生愿意并喜欢听任课教师的课;只有学生喜欢和认可任课教师,教师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
二、沟通需要学会表达
表达是中职学校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的想法、教学内容在传递、解释给学生时,往往是通过教师自己的习惯方式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接受并真正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教师沟通的艺术,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互信,影响学生的阶段。
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表达通常以教师语言为工具,以学生的听讲为接收教学内容的对象。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更容易接收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在制作教学课件上应该使用言简意赅、指向明确的语句进行描述,在讲解上要注意用词是否准确,而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如遇不懂或有疑问,应直接提出。
课后的师生交流中,表达更是为了加深师生情、建立师生之间互信的重要沟通方式。教师要卸下教师的尊严与学生平等相处,当学生跟你开个小小玩笑时,不要认为这是在对你至高无尚的尊严的挑战。我们每位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成绩平平、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在生活中和老师相处时,总是能够自然、大方地和老师交流,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得体,这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学生还可以,虽不说让人挺喜欢,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讨厌。那么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我们在校园内外经常遇到学生对你说“老师好”,此时,老师回复一句“你好”、“你们好”,或是在记得学生名字的情况下回复一句“xx同学今天看上去很精神哦”,甚至仅仅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会让学生觉得有一种挺亲切的感觉;又或是在天气突然转冷时老师一句关心的提醒“天气预报说过两天气温下降,大家记得加衣服,别感冒了哦”;又或是在学生生病时多一份关心和理解,都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特别是离家在外学习的中职学校学生,老师的如此关爱会让他们倍感温暖,从而更愿意亲近、相信老师。因此课外的沟通更能使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更能加深师生情、建立师生互信。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时刻注意让学生感到被老师欣赏、被老师关爱、被老师尊重的平等互敬的表达方式,这样才是激励和鞭策学生最好的沟通方式。在听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十佳师德模范”、“历史特级教师”获得者李凤遐老师的《教师之爱与师生幸福》课题讲座时,李老师的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加以表扬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李老师个人独特的语言魅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
三、沟通要有明确的目标
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中,沟通起到了必可不少的作用。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目标的执行,以及目标的检查,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沟通的形式达成。因此,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时通常都目标明确,在课堂上主动引导学生,实现“教”与“学”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当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堂沟通时,除了要认清教学目标外,对学生的了解也很重要,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能力现状等,对于教师的教学是否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间或是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为下次的教学目标摸清底,避免在课堂沟通过程中出现学生无法理解,或是在理解出现偏差时能及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时候在实训课堂上教师会采用分组讨论、分组学习的方式去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教师进行交流,还需要跟同组的人员进行沟通才能完成任务,对学生而言,不断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除了能使他们更快接近需完成的目标外,还能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更能锻炼他们从中学会如何与老师、与同学进行沟通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为将来踏上社会积累社交经验和技巧。
古言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授业”(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道”,传授学生待人接物之道理和方法。沟通,无人不会,是否深谙其道就是一门学问,沟者,水道也;通者,顺畅也。沟通的最高境界是从心开始,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沟通。
【作者简介】黄秋燕(1976— ),女,广西钦州商贸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