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修筑中职的“人才大厦”——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本刊记者 陈晓

在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八个大字不仅镂刻在各个教学楼的墙壁上,还体现在一堂堂专业教学、实训、评价的课堂和实训室里,更凝聚在全校教师团队对人才培养的点滴行动中。“中职学校是施行教育的一个本体,应该具备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探索中将特色凸显出来,使这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变成我们学校拿不走的资本。”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的集思广益之下,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为目标,率先打通了全省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渠道。

在“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引领下,为构筑中职的“人才大厦”,全校师生合力将“创新”做到了极致: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喜欢的配套专业、课程和老师;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升学、中高职衔接、就业和创业四个方向的成才之路;老师让学生的每个学期段都能学有所获、评有所得;学生毕业时需别出心裁地完成一份毕业设计——这种具有学校特色的“三选择、四方向、多期制、一设计”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既与浙江省中职的课改要求相一致,又离不开前期的数据调研、中期的三大专业主体推进和后期两条配套支线的环环相扣。

设计总“蓝图”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修筑大厦之前需要提前勘察地形

要修筑中职的“人才大厦”,需要先勘察好地区的中职人才“地形”,然后才能设计人才培养的“蓝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拒绝“换汤不换药”,而是从“根部”着手:根据既有的专业架构,学校到绍兴市的相关龙头企业和合作密切的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近三年从事的行业、岗位的从业比例、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等进行了广泛的数据收集和统计。

“制之有衡,才能行之有度”。学校根据调研结果将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了一次“换血”——以从业人员在行业和岗位的占比数量决定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开课时间比例:将占比大的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为课程的内容,其他的则缩减或淘汰;以岗位从业人员的比例大小决定课程体系,将从业占比大的岗位的要求设置为核心课程,加强实验实训力度;将占比小的岗位的要求设置为选修课,同时缩减实验实训投入;以“项目化课程”作为所有专业的教学方式,加快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的“理实一体化”进程;以多样性、专业适应性和动态性为评价模式的制定标准,各个专业建立自己独特的评价机制。

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方案制定和专家论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建立起遵循“三选择、四方向、多期制、一设计”的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修筑“人才大厦”的总设计“蓝图”。

为保障蓝图最终转化为现实的“人才大厦”,学校的领导团队和执行者专门组建了五个项目建设团队和七个专项建设团队,纵横相接,编织成一张“执行网络”。同时,学校以“专家+校领导+中层+项目负责人”的“四个一”模式,由专家指导、校领导挂帅、中层主阵、项目组长负责,保证“人才大厦”总蓝图的顺利“落地”。

主体施工,“添砖加瓦”

——在修筑“人才大厦”时,夯实桩基和主体工程是重中之重

作为“人才大厦”的主体,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三大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染整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定制了特色的子模式,为构筑人才大厦“添砖加瓦”。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鲁班匠士”评价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构建了“一主线、双证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主线”即以学生的专业能力递进培养为主线,三年的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始终围绕学生是否能够最终获得企业和岗位要求的能力,设立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实训项目。“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毕业时,建筑专业每个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都必须至少达到中级。为做好“三结合”中的产学结合,学校成立了两个产学研工作室。一是与杭州恒润仪器公司合作共建的建筑测量仪器检测工作站,公司专门派了一位技术人员在学校进行常态化驻点,学生在实训遇到疑难时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提高了实训效度。二是造价咨询工作室,与嵊州中天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合作,将公司的实地造价咨询资料作为学生开展造价实训学习的一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真实状态,更能激发学生对学好工作技能的认同感。

传统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评零碎而分散,学生虽然上了力学课、测量课、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等课程,但企业对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究竟到何种程度无法直观地了解,使学生难以更快地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岗位。为改变这种状况,本专业老师制定了“鲁班匠士评价模式”,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个针对性的技能大纲,到毕业时生成个性化的技能反馈,与原有的针对课程评价的体系形成并列,使课程评价与技能评价得以相互补充。

“鲁班匠士评价模式”实行技能量化考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老师将细分后的技能模块形成要点和体系,并将这些标准编制成“技能考核册”,成为学生的第二本“技能证书”。无论是绘图、CAD制作、验算还是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得到清晰定性或量化,既可以作为优秀毕业生推荐的参考资料,也方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所具备的专项技能,成为学生的一份直观能力展示样本。“技能考核册”还成了教学改革的参考资料,通过分析专业特点、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不足,倒逼教学和课程体系作进一步的改革,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专业教学—实训—考评”的自动革新循环链。

染整技术专业:“校协共建、分段培养”模式

身处“纺织之都”的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在发展“染缸经济”——纺织品染整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染整技术专业是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与协会共同量身打造了“校协共建、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协共建”涵盖了绍兴市280余家印染企业,以学校染整技术专业为中心点,以“点”对“面”,让学生能够与地区最成熟的染整企业接触,在先进的印染轧染生产线及气流染色车间操作。“分段培养”建立在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基础上,染整技术专业将学生的三年学习期进行科学细分,分别实行“习岗”“轮岗”和“顶岗”,让学生从入校到最终毕业始终与实际操作挂钩,更符合对实际染整人才的要求。学生第一学期的“习岗”不仅要在课堂学习染整专业知识,还要到浙江七色彩虹印染有限公司、志仁印染有限公司等企业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基本岗位要求;第二至第四学期是“轮岗”,每个学生都需在前处理、去杂质、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各个岗位进行轮换操作能力,跟着企业员工进一步深化专业操作;第五至第六学期为固定岗位期,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带着任务操作,以“准员工”的身份染整出优质的布料和衣物成品。

精良的设备是学生学习的“武器”,染整技术专业带给学生最先进的印染设备,建造了“实景式印染产品订单加工”实训室,实训由原来的在小小的烧杯里对布块进行染色实验变成将一整匹布投入大的染缸机器染整,同时面对的场景与实地工作的场景相一致。这种实地工场式的操作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训练中真实感受到染整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问题,在多次的“摸爬滚打”中过渡为一个胜任实地工作岗位的“职业人”。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自主菜单式”评价模式

“递进式、分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特色所在,为确保学生在这一模式下的每个阶段学有所得,专业老师实行“项目化教学”,以若干实际项目为学习的内容,每一 个项目涉及的知识面不再单一,碎片式的知识点和专业理论被老师打破重组,按照科学规律建立彼此的关联。学生在学习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每涉及到一个步骤的理论点,老师就适时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更深刻地领会专业知识要点,将其定义为下一段“任务台阶”的“铺路石”。

学生的能力千差万别,不应该用同一把尺子量出“长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老师意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一刀切”模式,转而采用新型的多元动态评价机制,自主创新了一套名为“自主菜单式”的评价模式。

这个独创式的评价模式摒弃了只注重实训成品质量的单一考量方式,由老师先制定一份技能的“考核菜单”,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勾选出几项考评项目作为“子菜单”,形成每个学生“私人定制”的考核表。在实训课堂上,学生制作一幅控制电路图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一个总体分数,而是将机械操作过程纳入考核体系,每个学生的工艺、准确度、速度、对元器件的选择、故障排除情况等都被纳入评价范围。在执行完一个任务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拥有了参与评价系统的主动权,在同一个任务中实现了各显其长,在每个任务阶段都能找到自信。这种灵活的、差异化的评价路径,将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节点“点亮”,其学习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在全员的努力下,获得了质的提升。

配套工程,“全网”覆盖

——在“主体建筑”搭建好后,离不开对整栋“人才大厦”的网络覆盖和一系列配套工程

在各个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都树立起来后,这座中职的“人才大厦”主体初具规模。但要打通“大厦”内部各个区块的隔阂,快速做好模块之间的协调,真正发挥这座独具一格“人才大厦”的功能和魅力,离不开贯穿教学、实训过程的配套工程:一是编写《成长发展指导书》,为学生入门引路;二是打造互联网络学习平台,以“网”促教。

《成长发展指导书》里见“真章”

“师傅引进门,修行看个人。”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引下,重新定位了学生职业教育“引路人”的角色,以自主编写的《成长发展指导书》为载体,引学生入专业学习之门,为学生拨开有关专业知识的“迷雾”,找到未来的出路。

学校每个专业的《成长发展指导书》都打上了自己特有的烙印,但都图文并茂、简明易懂。这本简单而又翔实的指导书是学生入校接触的第一本书,开篇从专业细微处开始讲起,以小见大,打开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变成了陪伴在学生身边的贴心“专业向导”。指导书的编写以学校做的当地相关行业企业和中职毕业生从业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成“走进专业”“认识职业”“专业培养”和“走进职场”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做出了预设、指明了方向。

在新生入学第一周,专业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带着学生学会看这本人手一册的专业指导书,学生在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对本专业的现状、用人需求、专业能力、薪资水平、发展方向等都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明晰了未来的学习之路该往哪个方向使劲,将来的职业规划该向哪个版块深入。与此同时,学生在进校初期对专业的模糊认识和误解消除了,对所学专业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并产生了一心向学的内驱力,增进了今后正式上课时的干劲。

E-learning平台传感“教学做”

为把学生培养成公民素质、人文艺术修养和职业精神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提倡适应学生个性成长的“自然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接受熏陶。

面对E-learning这个网络教育新兴词汇,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在了实际行动上:以网络在线教育平台为依托,学校将E-learning平台扩展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

E-learning平台的全校全专业覆盖,包含了专业学习、评测、实训内容,实现了实体与虚拟教学的一体化。平台分成“公共教育资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平台”三个模块,同时三个重点专业呈现出不同的区隔: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自主设计开发了建筑仿真软件,软件的建模基于学校既有的完备建筑施工实训工场,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并虚拟操作;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门设置了自己的网站,包含大量课程视频、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和作业超市,方便学生在“网络自助餐厅”自行取用;染整技术专业集全专业教师之力,将印染设备的操作流程、实施方法和设备内部结构做成立体三维动画,放到资源平台库供学生模仿和反复练习,然后才“转战”实体印染设备,衍生出实训教学和实训设备使用的效率最大化。

学校还打破了原来广播台和学校电视台的空间局限,设置了一套广电演播系统,学生得以异地观摩教学视频和老师在实训室的演示过程,同时,老师可以异地评价和操作,既节省了精力,又提高了效率。通过与学校的实训录播系统相衔接,实现了资源课程直播、点播和录播的“三播合一”。节目内容从传统文化到创造发明不一而足,紧贴职教时势,以“周环日循”的形式达到了“形形色色处处皆教育”的效果。此外,学校设置了“E家通”网站,搭起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互联桥梁:学校老师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成绩生成数据模板,放在“E家通”网站上,方便家长随时随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最新动态,实现了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同步教育。

“一切以学生为本,满当当、全过程、毫不松懈地铸就每一个孩子的明天。”这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邵国成校长在多年育人过程中的肺腑之言。正因为有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探路地图”,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变得更加顺畅,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合规合理。在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过程中,在修筑优质的中职“人才大厦”的行动里,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业、立人”唤醒学生,立意更加高远,继续拓宽人才培养模式的视野。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