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在当下国内的各种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普遍,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从各种媒体的,报道来看,不论是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还是普通的课程考试,时有作弊现象发生。除了普通民众以外,大学生自身对考试作弊的普遍性也感受颇深。
考试作弊的普遍性可能导致学风的急剧恶化,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下降。这一点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因而,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就开始对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随后,更多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在诚信严重缺失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认为该课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还需要从不同角度解析考试作弊的成因。
一 考试作弊原因探析
1 历史原因
考试作弊古来有之,从有考试起就有作弊。历史上就曾有几起著名的作弊案,例如清前期最大的两次舞弊案——顺治丁酉科场案和康熙辛卯科场案,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等。这些科场案都是当时震惊朝野的科场作弊大案,当时的统治者花了很大的气力整肃科场,维护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2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存在信任危机,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曾经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因为当时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可是当今社会如果这样做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就像路遇老人摔倒,人们不敢去扶老人起来。并不是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冷漠,只是有前车之鉴,人们不敢扶。“2006南京彭宇案”和“2009天津许云鹤案”中,彭宇和许云鹤就是因为扶起摔倒的老人而被讹诈。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诈骗,中奖诈骗、短信诈骗、银行卡诈骗等,骗子们为了利益不惜借助各种手段进行诈骗。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对大学生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获得权利和财富就是成功的标志。这种功利性的成功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权利和财富,一些人不惜使用各种欺诈手段。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通过正常的途径不能达到目的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非正常手段来达到目的。在考试中,非正常手段主要是作弊。
3 个体原因
一些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玩手机游戏,甚至逃课或者为了赚钱在外面兼职。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凭他们自己的实力自然很难通过考试,因此只能用非正常的手段——作弊,来应付考试。这些学生往往在考试前就做好准备,把与考试有关的资料缩印在小纸片上。考试时,乘监考老师不注意趁机作弊。不论监考老师严格与否,这类学生都会设法寻找机会作弊。
另一些大学生的课程学习还过得去,他们本没有打算作弊,只是在考试的过程中,看到别人作弊,心里不平衡,心想要作弊大家都作弊,这样才不吃亏。在监考老师严格监考的情况下,抱这种心态的学生作弊行为就要收敛很多。
还有一些大学生作弊主要是由于经济和荣誉方面的原因。首先,一些学生作弊是为了避免经济上因考试不及格而遭受损失。一般而言,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补考不及格就得重修,而重修一般是按学分收费的;其次,一些学生作弊是为了得高分、评优、评先进或评奖学金。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教学管理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加强监考力度,比如增加考场、增加监考老师以及安装考场监控设备等;二是对作弊者严肃处理,比如笔者所在的大学,考试作弊的学生会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并取消学位授予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以上措施尽管有一些成效,但不能解决考试作弊的根本问题。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考试主体——学生,只有学生在考试中做到自觉、诚信,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升大学生的素养。
二 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在诚信考试中的作用
要想杜绝考试作弊,仅仅靠严肃考纪远远不够,正如治理洪水不能靠围堵一样。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采用了疏通的方法。我们在应对考试作弊时,不妨效仿大禹治水,采用疏通引导的办法。疏通引导就要靠平时的教育积累,要依靠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来完成。
1 学校层面
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说得严重一点就是诚信的普遍缺失,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方面,作业抄袭和考试作弊等;在经济方面,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学费等;在道德方面欺骗、盗窃等。毫无疑问,学校和社会的诚信教育不可或缺。一般情况下,最初的家庭教育并不缺乏诚信教育的内容,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很大的希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们灌输不撒谎的观念,这是最初的诚信教育。不同人生阶段的诚信教育侧重点有所差异,进人大学阶段,诚信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人际交往、诚信经济交往以及诚信求职等。在大学开展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大学生诚信教育教材,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诚信教育。在有效实施诚信教育的前提下,大学生基于诚信而形成的自我行为约束力会极大地减少考试作弊的发生。
2 教师层面
为了严肃考风考纪,仅仅依靠监考老师是不够的,还需要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诚信教育。从学生入学进校开始,就应该给予指导,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踏踏实实地学习。优良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有了良好的学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爱学习的人多了,沉溺于网络的人自然就少了。学校管理者要制定有益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制度,老师要教书育人,学生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老师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他们不仅在专业学习和学术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老师不仅是学生学术上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思想上的引路人。学生在好老师群体的指导、熏陶和影响下,就可能成长为有责任心、有荣誉感、有创造性的合格人才。对于一个有荣誉感、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而言,抵抗考试作弊诱惑的自制力会更强。
3 学生层面
(1)专业素养提升
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应具有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专业学习主要凭借以下两条路径:第一,学习已有的对前人专业经验所作的理性概括。第二,在自身专业知识和理论指导的实践中学习。大学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对相关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明确的要求。大学生只有认真按要求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走上职业之路时,才能在本行业里走得稳当、走得长远。
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在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有近期、中期甚至长远的规划。大学生在做学习规划之前,可以咨询相关老师或校外专业人士,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跟风。课程学好了还怕考试吗,考试还需要作弊吗?
(2)道德素养提升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造就高素质的世界公民。怎样才算合格人才或高素质世界公民呢?我们认为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全面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个人道德素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m。道德素养在大学生是否成才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些各行各业的楷模都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责任感、荣辱感、尊重他人等都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而诚信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在成才的道路上,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使是接受学校教育,最终也要通过终身的自我教育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大学生不仅要了解道德素养的含义、体现形式及其提升途径,还要做到知行合一,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考试时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屑做出考试作弊这种可鄙之事。
(3)人文素养提升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爱”,这个“爱”是大爱,是热爱,是关爱,大到爱祖国、爱和平,小到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在做事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爱”,这就是人文素养的体现。
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有相应的规定,比如: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及哲学方面的课程就设定为必修课,无论文史类的学生还是理工类的学生都必须修的课程。此外,还设置了很多选修课,涵盖文学、艺术、历史、经济等领域。这便是常识教育,也称通识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健全的人、出色的人、幸福的人,同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人才。大学生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人文素养高的人。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呢?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学习。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学校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还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在学习和活动中体现“爱”的精神。此外还必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做好经典阅读规划,阅读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经典,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最后,积极参加各种大师的经典讲座,参加学校邀请的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的经典导读,通过学习,力争把自己培养成学者型的大学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施纯琳,考试作弊的心理和矫正[J].青年研究,1983(2).
[2]张君亮,孙永法.关于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一点体会——我校纠正考试作弊的做法[J].高校德育研究.1985(4).
[3]韩军强,再论清代科场案——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4.
[4]易红梅,陈玉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2):108.
[5]张健,张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J].教育探索,2012(7):136.
[6]丁柏铨.论新闻专业学习的必要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3(5):37.
[7]张一澍,王永明,高校开展孝德教育的重要意义[J].教育探索,2011(11):117.
[81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3(7):37.
[9]陈明霞.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