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红
萧山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浙江省萧山市 3112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IgA 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 年9 月到2013 年6 月收治的80 例IgA 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血压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正常血压组,观察组为高血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特点。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指数、间质指数、硬化指数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 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肾功能不全、贫血、高尿酸血症,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可能的病理风险为肾血管病变、间质小管病变、肾小球硬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IgA 肾病;高血压;病理特点
在多数地区,IgA 肾病为一种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无明显临床症状,镜下检查患者出现血尿。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影响IgA 肾病发展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1]。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 年9 月到2013年6 月收治的80 例IgA 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 年9 月到2013 年6月收治的80 例IgA 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血压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正常血压组,观察组为高血压组。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临床相关检查,且经肾穿刺活检患者被确诊,均排除患者为肝硬化、过敏性紫癜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IgA 肾病。所选取的80 例患者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为15-69 岁,平均年龄为42±1.2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措施治疗。
给予患者防治感染、血压控制,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期复查。
(1)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血清蛋白、血脂、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等。
(2)肾脏病理评分诊断标准[2] 根据相关诊断,小球指数0-9 分,其中包括系膜沉积、系膜基质增生以及系膜细胞增生;间质指数0-9 分,包括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三项;血管指数0-9 分,包括血管硬化、微血栓形成、血管内膜增生三项;硬化指数0-3 分(硬化小球/ 总小球数);新月体数0-3 分(新月体小球/ 总小球数)。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高血压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夜尿、蛋白尿增加,肾功能不全患者17 例(42.5%),血尿发生率为65.0%(26/40), 正常血压组患者5 例(12.5%),血尿发生率为27.5%(11/40),高血压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肾脏病理评分对比肾脏病理评分客观反应缓则病理损伤的轻重程度。两组患者的血管指数、间质指数、硬化指数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正常血压组患者的肾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较非高血压组更为严重。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血尿酸的升高会直接导致IgA 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以及病情恶化严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炎症或硬化、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以及肾小球硬化等均可能导致肾功能预后不良,但临床较少研究其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中,高血压组肾小球的病变程度严重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患者的血管指数、间质指数、硬化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血压患者,表明上述菜蔬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
由此可见,合并高血压的IgA 肾病患者,随着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恶化发展,则患者的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发生率均有所增加,其中高血压是主导导致患者病情发展以及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评估,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可有效延缓IgA 肾病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建中, 姜傥, 谢耀群等.222 例IgA 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 广州医药,2005,36(04):15-17.
[2] 张香如.IgA 肾病68 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 安徽医学,2008,29(02):198-200.
[3] 薛超, 廖蕴华, 陈秋红.IgA 肾病伴肾功能进展患者肾脏病理学特点[J]. 中国综合临床,2009,25(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