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再读——处处皆风景
由于时间、精力、悟性、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解读文本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无论差别在何处,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读书。我非常欣赏的台湾一位语文教师李玉贵曾说:“早上读,中午读,深夜读;站着读,行走坐卧也能读;读主干,也读枝节;试着把主干读成枝节,把枝节读成主干。读熟悉处也读陌生处,把陌生处读熟悉,也试着把熟悉处读陌生。顺向读,逆向读;俯瞰读,仰望读;换角度读,换角色读,改结局读;读动态,也读静态;读情节,也读场景、气氛、心情;在理智处,感性读;在感性处,理性读。读凝练处,也读松散处;读生花处,也读烂笔头。把疑惑处读清楚,也把清楚处读疑惑;把虚处读实,把实处读虚。设身处地读一读;置身事外读一读。先读文章内容意涵主旨,再读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形式。”
一段关于“读”的阐述,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怎么读,读什么。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之时,笔者就尝试着这样反复读教材,发现了文中词语的特别之处,例如“压条”“嫁接”等科学名词需要准确地解释,“培育、培植、饲养”“繁殖、繁衍”“濒危、濒临”等多组意思相近却大有不同的词语同时出现在文中,需要精准辨析、加强运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孙悟空拔毫毛变出自己的故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抱着“把熟悉处读陌生”的态度读,我们就发现这一段有作者的用意。那么,第一自然段就成为了我们教学的重点。至于如何教,稍后谈到。
不难发现,我们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是能够找到文本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的。
二、敏锐检视,发现合适教学点——选择好风景
既然课文是载体,备课时需要斟酌课文所传递的内涵与借课文所要培养的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需要重视并优先考虑眼前学生需要什么、不会什么,在课堂上让出学习的空间、思考的时间、练习的机会。正如歌德所言:“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能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由此检视文本解读,我们就可以掌握教学的大致方向。例如:文章的用字、遣词、组句、构段、成篇、定题、写作目的、内在意涵、事件安排、细节铺陈、节奏快慢、作者思路脉络、中心思想……
接下来,以《三顾茅庐》一文为例,阐述如何选择备课过程中所看到的好“风景”。
(一)选择文本强调的重点教
《三顾茅庐》一文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所以教学重点自然应放在2、3自然段。这一段的核心问题就是“从哪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可以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品析细节,抓住“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轻轻敲门、不要惊醒、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快步”等词语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二)选择文本精妙的语言教
在《三顾茅庐》一文的第3自然段中,“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轻轻敲门、不要惊醒、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快步”等词语虽然很简单,却准确地抓住了人物动作,表现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一定要品味语言,让学生明白,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抓住什么。
(三)选择文本特别的写法教
第2自然段写张飞的行为是为了侧面烘托刘备的尊重人才;第4段中“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写出了刘备的豁然开朗,也侧面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是课文特别的写法,要明确点出来告诉孩子。当然,如果学生语言文字水平较高,可以适当模仿。
(四)选择文本易学的特色教
《三顾茅庐》一文的比喻也非常特别。在分析了“卧龙”和“巨龙”的区别后,文后习题的比喻句练习也能做到准确、形象了。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在选择的时候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别的年段教不了的,教别的课文教不了的”。
三、聚焦细节,思索教学的途径——通往好风景
备课时,当我们科学地选择了适当的教学内容后,就要思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路径,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好风景的路径未必一成不变。
(一)一个开放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习惯在自己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问题给学生。以《莫高窟》为例,在教学课文2、3自然段时,我们通常设计这样的问题“彩塑都有哪些神态?写写你的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是教师带着本身对文本已有的认识,给学生下了个套儿——这也是学生觉得语文课没有新意的原因之一。面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萎靡不振”和“陈腔滥调”,作为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的问题。教学《莫高窟》一文2、3自然段的时候,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贯穿学习——“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相应的地方写写自己的发现。”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可以自主发现段落的结构是“总领、整体、典型、感受”。这样,学生了解了内容,也发现了形式的奥秘;学生会发现两个自然段各有排比,排比却大不相同——关注了语言的形式,也知晓了不同形式的作用……
(二)三个推进的环节
通常,我们在备课时特别关注教师自己所发现的文本价值,但也可能忽略了课堂上孩子的生长。其实,学生的生长未必仅靠课堂的生成和教师的教学机智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我的教学设计是否有至少三个环节来推进呢?没有这些环节,学生的生长必然是空话。以“概括”为例,很多教师抱怨到了高年级学生仍然缺乏这一能力,其实,这是教师一贯“笼统”的教学策略所导致的。通常我们是这样教学概括段意的:学生概括,一定有错,换一个学生说,教学结束。其实不然,“概括”这一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至少三个教学环节来推进:学生概括,不够准确——老师概括,发现有什么变化?少了什么?总结出方法——新的段落,学生概括,以此强化——其余段落,放手自主概括。
再以上文提到的《神奇的克隆》第1、2自然段的教学为例:第一步,整体感知,知道分别写的是什么?第二步,对比阅读,知道第1自然段写家喻户晓的故事,作用在于首先增强趣味,吸引读者,引出“克隆”这个主题,其次还可以把第2自然段中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浅显生动。第三步,如此重要的第1自然段,为什么不生动具体地写出完整的故事?三个教学步骤完成后,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征、选材、文字如何恰当运用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认识。
段落教学是这样,词语的教学也是如此,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个教学点,我是否有三个环节推进了,如果没有,只能跟自己说“舍得花时间,善于想办法”。在备课的时候只要关注到教学的环节,就可以使40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从浮光掠影走向细致入微;从朦朦胧胧走向清晰可用;从表面热度走向内在深度。
(三)几句记住的话语
有人说,语文老师要用教数学的思维来教语文,数学课堂注重孩子的训练,“一课一得”。语文课也是如此,还更需要重视语言训练,把训练点落实在“培养语感”和“品词析句”上。然而,这些不仅仅是读读就好,品品就算,而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思索,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训练的点从“感知”走向“习得”。三年级《荷花》一文的第2自然段,教学时,很多老师都通过朗读、品析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描写的先后顺序、描写的手法等,可是走出教室,又有多少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配合品读感悟,适时地总结这样三句话:“写叶再写花;写花三姿态;写开少用开。”这样学生不仅对《荷花》一文描写花的方式有清晰的认识,更可迁移至对任何一种“花”的阅读或创作之中。备课的时候,形成凝练准确的语言,更易于使学生获得带得走,记得住,也用得上的能力。
四、了解儿童,贴近学生可能点——聚焦好风景
在备课的时候,眼中除了要有文本之外,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仍然以《神奇的克隆》一文的备课为例,备课的时候关注到了课后习题“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这俨然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这个问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合情也合理。然而高年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善于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清晰表达。因此备课时的设计应当贴近这个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于是,我将“设计思维导图”放入教学之中,学生在设计及阐述的过程之中,这篇科普文的表达顺序、篇章架构、重点安排等都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实,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日日要走的备课路上,都能找到惊艳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玉贵.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审视[J].全球教育展望,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