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小学数学课堂破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对策

摘 要: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小学数学课堂破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对策有三:用启发点拨的方法;合理安排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合理运用评价语言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个体差异;对策 
教师备课要把学情纳入备课视野,充分考虑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全班每一个同学,即找准方向,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学习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所以说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就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联系到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现象。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时,本课是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有位教师在《认识四边形》的教学中,先给学生出示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让他们从中找出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力求使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学生所说,展示在黑板上,并将它们进行分类。此时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它们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得自己的知识概念,从而得到不同的分法,经过教师引导揭示课题,使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界定有清晰认识,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了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但最终归结为一个统一的知识点。可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有些学生却把它与四边形分开了,对给定的一组图形,找出四边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居然分成了没有关系的两类。不同的学习能力带来的不同学习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表现。所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破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对策 
(一)用启发点拨的方法 
课堂上对于那些优等生少讲多思,尽量让他们独立探索学习,在他们有所惑时稍加点拨,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中等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学困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真正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出示“三份桃子,每份五个,又多一个”的情境,由学生自编应用题,此时会出现两种算法:3×5+1=16(个)和16÷3=5……1,用乘法的同学是因为对“余数”还没有概念,当引导全班想除法算式时,有少数同学不知如何处理多出来的那一个桃子,由于是新知识点,所以必须加以强调“余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再引出除法竖式,这些内容可能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可让这部分同学重新介绍除法竖式的格式及各部分的名称,其他同学对此提问,全班共同分析,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这样由学生带动学生,形式上更活跃、更主动些。接着由练习再到反馈情况,针对性的讲解,个别辅导,效果会更好些,最后的拓展练习,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增加总数,列算式比较,逐步得出“除数相同的情况下,被除数增加,商不变时,余数在增加,商增加时,余数在改变”的概念,同时得出“余数总比除数小”,少数学生跟着练习,也会明白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大胆的学生此时就会询问“为什么”,于是可让他们用小棒代替实物,自己动手分一分,当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下,还能怎么样,由此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多的时候还可以再分。这个定理其实并不容易掌握,因为在后面的练习中,当碰到商和余数相等的情况,有学生会混淆,认为这是错误的,而没有考虑余数只和除数有关,所以大量的实践练习才是证明这一定理最好的药方。 
(二)合理安排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把“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规定下来,并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每一学段。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因类制宜,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类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如教学《退位减法》时,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巩固新知,如计算528-249;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411米,小明家到学校有246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192-□□=□□。这样既使部分有余力的学生有时间完成最基本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知,也有机会适当拓展,又使其他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而不至于“无事可干”,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运用评价语言 
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承认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在测试和考核中有所反映,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评的脱节,导致学生积极性遭受挫伤。因此对学困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优等生以提高其竞争意识为主。因为评价的目的就是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与问题,而不是关注考试成绩。每次考试出错率高的大都是计算题,其实这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态度与习惯的问题,对于书本知识相信所有同学都是掌握的,差距就在于拓展题和思维题,还有对于应用题的题意理解上,所以每次考试后应该让学生认真订正,学会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尽量不要打击其积极性,否则事倍功半,厌学心理由此而生。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让他们热切地追寻自身内在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让每个学生有学习的信心,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基础教育才会更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陈英.认知发展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冯茁.因材施教原则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0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