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以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为例

马坚波 史文锐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

[摘要]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为例,总结归纳了管庄地区工委围绕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发挥党员作用,在发展、教育、管理党员方面探索创新、值得推广借鉴的实践经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管庄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个基础强不强,关键取决于基层党员队伍的素质。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工委根据辖区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积累了新鲜经验。

一、以提高党员质量为核心,创新党员发展模式

201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2014年5月,又印发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发展党员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出明确要求[1]。管庄地区工委在贯彻落实工作中,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坚持高标准、严程序,深化、细化、硬化发展党员措施,创新探索了“753党员发展模式”,确保了发展党员质量。

(一)坚持发展过程“七联审”。一是组织部门审核发展程序是否完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二是计生部门审核发展对象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三是综治部门审核发展对象在安全方面是否有违法违章行为;四是信访部门审核发展对象是否有违规上访行为;五是610办公室审核发展对象是否参与邪教组织;六是纪检监察部门审核发展对象是否曾被群众反映或举报;七是派出所审核发展对象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通过部门联动审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为确定发展对象提供重要依据。

(二)推进培养过程“五延伸”。一是将教育培训延伸至党员培养的整个过程,通过上党课、学典型、看资料、谈体会等方式,做好发展对象培训。二是将票决制延伸至党员发展各个环节,在选拔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讨论发展入党和预备党员转正等过程中均实行会议票决制,有效发挥党内民主。三是将公示制延伸至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及时向党员群众公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转正人员的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将征求意见延伸至党员发展各个方面,采取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到基层单位听取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居(村)民代表意见,热线电话,意见箱、电子邮件等形式,充分考察发展对象的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五是将责任追究制延伸发展党员的各个阶段,对于不认真履行发展党员工作职责,把关不严、违反程序、弄虚作假、瞒报失察或利用职权干扰发展党员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及有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通过延伸培养过程,更加严格了党员发展程序,为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提供了保证。

(三)确定发展对象“三把关”。一是报送发展对象的基层党组织把关,了解其日常表现和参与活动情况。二是主管发展对象的地区领导把关,考察其政治素养和工作情况。三是相关部门把关,对曾经有调动、借调、挂职等经历的发展对象,在听取其现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还要请原单位(部门)把关。通过组织的严格把关,更加深入地考察了解发展对象,为确保发展质量提供了前提。

二、以思想建党为永恒主题,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思想建党,是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管庄地区工委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政治首位标准,积极借助区委党校、市委党校、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等师资力量,着力改进党员党课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形成了“334党员教育模式”,效果明显,广大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意识不断增强。

(一)组织方式坚持“三化”。一是党课教育制度化,即由地区工委结合中心工作和形势要求,确定一年4次党课主题,各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党课教育,使党员定期听党课成为制度,使党课教育这种模式成为长效机制。二是选课模式菜单化。即根据确定的党课主题,由党建办联系授课院校和有关部门领导,列出具体的课程菜单。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选”,即自主选定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具体课程和授课教师。三是授课方式人性化。各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党员需求确定授课方式,安排大课堂教学方式,或者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讨论,还可几个党组织联合开课,或者一个党组织的各支部分别开课。

(二)课程安排坚持“三突出”。一是突出党的历史教育。加强我党历史教育是地区工委确定的基层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以我党历史为主题,对党员进行专题教育,使广大党员牢记我党宗旨,不断增强党性意识。二是突出最新形势。党的代表大会、重要全会以及每年的两会等重要会议召开之后,地区工委都要对这些重要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借助外力,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学习辅导,使广大党员了解掌握我党最新政策、最新要求、最新提法等。三是突出重要节点。每逢建党庆典、党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时点前后,工委都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课教育。

(三)教育效果追求“四增强”。一是增强普及性。进一步拓展教育的覆盖面,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委员扩大至基层全体党员,做到全员教育、不留死角。二是增强服务性。进一步改善培训方式,将原来到机关集中听课改为送学到基层,做到党课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三是增强权威性。改变培训主体,将培训老师由原来的党组织书记讲课改为专家或党校老师授课,努力提高培训的专业水准。四是增强针对性。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培训工作的主导作用,将党课内容由原来地区工委指定转变为各基层党组织自主选课,使培训内容更结合实际、更贴近党员需求,确保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创新党员管理模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践行党的纲领和路线,是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庄地区工委在工作中,创新形成了“154党员管理模式”,在调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收到了很好成效。

(一)实施全员“一册式”管理。管庄地区工委围绕全区党员的统筹管理,制定了《管庄地区党员手册》。通过该手册,实现了全地区近3000名党员个人信息、党费缴纳、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和奖惩的“一册式”管理。

(二)建立运行“五个机制”。一是党员亮身份机制。通过该机制,使辖区内的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管庄地区党员手册》管理范围。二是党员发挥作用机制。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者活动,推行地区无职党员全部认岗,基层党组织公示党员认岗、承诺情况,规范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员帮扶关爱机制。制定了《管庄地区工委关于做好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坚持有情必问、有困必帮、有难必助,经常性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开展了给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党员不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在党意识,提高了荣誉感、使命感。四是党员考核评议机制。制定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年底前采取党员评、群众评的“两票两评”方式,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对不合格党员,通过发出限改通知书、警示通知书等方式,督促其整改提高,对拒不改正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处置,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是党员奖励惩治机制。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志愿者之星进行表彰,制作党员风采录,号召地区党员向他们学习。对违反党纪的党员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坚决处理,绝不姑息。

(三)开展“四争当”活动。地区工委在辖区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争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争当开展工作的主心骨,争当排忧解难的主力军,争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的活动,要求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进党员家、访党员事、解党员难”进百家门活动,通过建立书记工作日志,加强督促考核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学习读本》附录一、二,红旗出版社,2014年

作者简介

马坚波,女,1966年4月出生,江苏常州人,现为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教授。

史文锐,女,1969年5月出生,山西阳泉人,现为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教授。

下载文本